北京——重陽花糕滋味足
北京吃重陽糕,明朝時就有記載,是宮廷食品。”這一天要吃重陽花糕,上面插五色小旗當標誌,人們買回花糕供于佛堂、祠堂或作為禮品饋贈親友。清乾隆年間袁枚《隨園食單》中説:“煮栗極爛,以純糯粉加糖蒸上,加上瓜仁松子,此重陽小食也。
天津——登高、吃羊肉火鍋
在1931年版的《河北省天津志略》一書中也有下列記載:“九月初九為重陽節,登高作北斗會,居民多食羊肉火鍋,又食糕,蓋以麥粉為糕,置棗栗糖果于上者也,父母必迎出嫁女同食之,故亦稱女兒節”。雖然這兩段文字記載非常簡略,但為我們提供了明清時期天津人過重陽節習俗的線索。
上海——辦菊花會
上海豫園于重陽節辦菊花會,以新巧、高貴、珍異三項評分定高下。
重慶——吃糍粑
吃糍耙,是我國西南地區重陽佳節的又一食俗。糍耙分為軟甜、硬鹹兩種。其做法是將洗凈的糯米下到開水鍋裏,一沸即撈,上籠蒸熟,再放臼裏搗爛,揉搓成團即可。
河北——以重陽天氣佔未來晴雨
香河縣九月九日,有姻親關係的家庭會互相送禮,稱為“追節”。 永平府以重陽的天氣佔未來晴雨。重陽節若下雨,這幾個日子也都會下雨。典周縣境內無山,縣民多於重陽節上城樓登高。
山西——登高
山西晉南地區自古就有九月九日登高的傳統習慣。飽覽大好河山,觀仰名勝古跡,成為節日的盛舉。至今還在民間傳誦著“乾坤開勝概,我輩合登高”,“東風留不住,冉冉起峰頭”,“九月欣新霽,三農慶有秋”等名言。
內蒙古——登山、扭秧歌
今年的10月7日是重陽節,內蒙古各地群眾選擇登山、扭秧歌等方式來歡度這個節日,祝願全家幸福吉祥、生活美滿。10月7日早晨,赤峰市中心城區2萬餘名中老年市民結伴登山、扭秧歌,鍛鍊身體過重陽;赤峰市喀喇沁旗、巴林左旗等地群眾陪著父母登山、散步觀光,祝願家人身體健康。
遼寧——糊窗戶紙、腌大白菜
從清代起,瀋陽人就有登高、飲菊花酒、吃螃蟹的習俗。《瀋陽百咏》中也記載了瀋陽歷史上重陽節時期生活的詩句:“砧杵聲多力不降,高麗紙薄快糊窗。秋田菜屬秋菘好,滿趁西風著幾缸。” 詩中所説的“秋菘”指的是秋白菜,這句詩形象地描述了當時瀋陽人開始糊窗戶紙、腌大白菜的生動場景。
江蘇——小重陽吃糕,大重陽吃酒
民間有一種説法:“小重陽吃糕,大重陽吃酒。”在一些揚州人的觀念中,重陽節可以分成兩次:九月初一(或初十)為小重陽,九月初九為大重陽。 另外,揚州還有“吃了重陽酒,日夜不停手”之説。重陽節後,白天漸短,夜晚漸長,店家作坊利用“打夜作”、延長工作時間,提高生産效益。
浙江——食栗糕,糕上插彩旗
杭州有登高之舉,一般登城隍山或葛嶺初陽臺。重陽家家皆食栗糕,重陽糕以糜栗粉和糯米拌蜜蒸熟,切斜方形,上插彩旗。插旗之風,南宋已有。紹興府重陽節互相拜訪,除非親友家有喪事,才往靈前哭拜。
安徽——龍燭會、竹馬戲
銅陵縣以九日重陽為龍燭會,以迎山神。削竹馬為戲,據説可以驅逐瘟疫。
福建——蒸九層米果
在福建莆仙,人們沿襲舊俗,要蒸九層的重陽米果,我國古代就有重陽“食餌”之俗,“餌”即今之糕點、米果之類。由於沿海,九月初九也是媽祖羽化升天的忌日,鄉民多到湄洲媽祖廟或港裏的天后祖祠、宮廟祭祀,求得保祐。
江西——新鮮蔬菜瓜果曬乾
婺源縣九月九日,篁嶺舉辦曬秋節。婺源篁嶺古村還保留較好的“曬秋”生産生活現象,秋季有大量新鮮蔬菜瓜果需要曬乾貯藏,形成了蔚為壯觀的景象。
山東——烙焦餅祭財神
昌邑北部人家于重陽節吃辣蘿蔔湯,有諺語道:“喝了蘿蔔湯,全家不遭殃”。 鄄城民間稱重陽節為財神生日,家家烙焦餅祭財神。 鄒平則在重陽祭祀范仲淹,舊時,染坊及酒坊也在九月九日祭缸神。 滕州出嫁不到三年的女兒,忌回娘家過節,有“回家過重陽,死她婆婆娘”的説法。
河南——西峽重陽文化節
2010年中國民協授予南陽市西峽縣為“中國重陽文化之鄉” ,並在西峽建立了全國唯一的“中國重陽文化研究中心”,每年農曆九月九日這裡都會舉辦“中國·西峽重陽文化節”。
湖北——重陽日釀酒
武昌縣于重陽日釀酒,據説此所釀之酒最為清洌,且久藏不壞。 應城縣重陽節是還願的日期,甚家皆於此日祭拜方社田祖之神。
湖南——郊遊野餐
如果考察歷史,其實在重陽節登高,長沙人一貫就在野外就餐。翻開民國報紙不難發現,上世紀20年代初,長沙人就有人在重陽節時,在對河銀色沙灘上壘灶野餐,而麓山寺、愛晚亭前竟分佈不少專賣燒烤或冷食的小攤,雲麓宮俗稱“妖道”的道士所下的鹼面,在重陽節那天,生意興隆,需排隊購買。
廣東——放紙鳶、趕山貓
古往今來,潮汕人家,世代相沿,“九九”重陽有賞菊、餐菊、飲菊、插菊等風俗。古醫籍《神農本草經》中有“菊花,久服利血氣、輕身、耐老、延年”之妙效。故古人讚美菊花為“延壽客”,其功可知矣。惠州民間過重陽節是以放紙鷂為主要特徵的。 臨高縣民重陽節早起,大家齊聲高喊"趕山貓",以此為安和富利之吉兆。陽江市重陽節放紙鳶,並係藤弓于其上,在半空中聲音十分嘹亮。
海南——銅鼓登高唱土歌
“‘重陽’又稱‘重九’,古代人將九定為陽數,九月初九,兩九相重,所以稱做重陽。”海南人過重陽節有登高望遠、插茱萸、送“重陽糕”、“趕山貓”的習俗。産生於瓊島人民日常生活的土歌民謠,其中不乏一些記錄重陽節活動的片段,這些植根於民間的文化瑰寶,有著悠久厚重的文化背景。
廣西——用大炮賽神酬願
懷集縣以重陽為元帝得道之辰。男女老少,傾城而出,賽神酬願,皆用大炮。隆安縣九月九日放任牛羊自行覓食,俗語説:“九月九,牛羊各自守”。
四川——糯米蒸酒,制醪糟
舊時南溪縣讀書人於此日在龍騰山岑山樓聚會,紀念詩人岑參,稱為“岑公會”。民間舊俗,重陽前後要以糯米蒸酒,制醪糟。俗話説:“重陽蒸酒,香甜可口”。
貴州——打糯米粑粑、釀酒祭水
黔東北的土家族較為重視,須打糯米粑粑,推豆腐,祭“家虎”,有“重陽不打粑,老虎要咬媽;重陽不推豆腐,老虎要咬屁股”之説。
雲南——少數民族敬老愛老
雲南是全國少數民族種類最多的省份,各個民族都有尊老敬老的傳統習俗,世代相承,成為人們行為規範的準則,雖各有韆鞦,但都閃爍著動人的人性美和人情美。布依族建“老人房”,白族老人坐“花轎”,彝族的“讓路詞”
陜西——以口採茱萸
西鄉縣重陽節,親友以菊花、菊糕相饋贈。士子以詩酒相賞。據説婦女此日以口採茱萸,可以治心疼。
新疆——吃羊肉面
吃羊肉面。“羊”與“陽”諧音,應重陽之典。面要吃白麵,“白”是“百”字去掉頂上的“一”,有一百減一為九十九的寓意,以應“九九”之典。京城給九十九歲老人過生日叫“白壽”。有錢人家當日可舉行以羊肉為主的宴會,爆、烤、涮以至全羊席。秋天是羊兒最肥的季節,羊肉性暖,可以禦寒。
香港——秋祭重陽,登高掃墓祭祖
在這一天,香港特區政府也舉行了一年一度的紀念儀式,悼念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為保衛香港而捐軀的先烈。據筆者的香港朋友介紹,許多香港人掃完墓、看望過先人之後,再舉家帶上吃喝,去野外郊遊。
澳門——登高、掃墓、吃重陽餅
每年的九月初九,澳門人有登高、掃墓、吃重陽餅的習俗。在這一天很多人會攜男帶女登上螺絲山、松山、主教山等高處,一邊飽覽秋色,一邊度過一個愉快的家庭日。
台灣——九降秋風放風箏
台灣也有過重陽節的習俗,據高拱幹《台灣府志.卷七》上載:“重九,士大夫載酒為登高之會。臺地菊花早開,至此鬻得一、二,價可數倍。”可見台灣過重陽節習俗和中國各地幾乎是一樣的。台灣的氣候自九月開始就颳起了號稱“九降”的秋風,吹的是無雨的北風,此時最適宜放風箏。

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及死難者遺屬清明祭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及死難者遺屬清明祭

清明奇葩祭品:別墅外挂太陽能熱水器清明奇葩祭品:別墅外挂太陽能熱水器

清明花語:一束鮮花 捎去對親人的思念清明花語:一束鮮花 捎去對親人的思念

野菜養身正當時 各地清明時令美食全盤點野菜養身正當時 各地清明時令美食全盤點

來一場綠色祭祀 清明更加“清明”來一場綠色祭祀 清明更加“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