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背景下應用型本科高校課程思政的推進探索

發佈時間:2024-12-19 16:41:34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李汀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一、新文科、應用型本科高校、課程思政的內在關聯

立德樹人是教育工作的中心環節,思政工作應該貫穿于整個教育教學全過程。推進課程思政是落實立德樹人教育的重要舉措,而新文科建設為推動課程思政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新文科建設是高等教育改革、創新、系統發展的重大工程,在新文科建設的召喚下,課程思政建設的視野、原則、目標和內容等均得以進一步豐富,新文科建設與課程思政發展二者相得益彰。但新文科建設的新要求也給課程思政發展帶來新的壓力,新文科要求課程思政要與時事政治、專業知識、創新思維、道德素養、科學精神等深度嵌合,對課程思政提出了更高、更全、更深的價值滲透和品德培養要求,由此,新文科建設背景下課程思政建設“危”、“機”並存,但兩者的價值觀指向在根本上不謀而合,這是本研究重要的邏輯基礎。

而應用型本科高校建設是我國在高教領域著力建設的又一項重大工程。“應用型”建設強調在高校日常教學中更突出專業性、實踐性、技能性、本地性,會大量設置、重點佈局、不斷強化與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緊密相關的學科、課程以及專業,但這些學科、課程以及專業常常更重視實操動手能力,輕社科素養培育,造成應用型本科高校大學生在政治擔當、思想覺悟、職業素養等方面的成長有所不足,這就需要新文科建設和課程思政育人予以糾偏加強。

基於這樣的認識,本研究較早將新文科、應用型本科與課程思政三者耦合關聯進行研究,從新文科建設與高校課程思政的育人功能出發,探索新文科建設背景下應用型本科高校課程思政的建設之道,為構建“大思政”育人格局提供新視角和新思路。

二、新文科背景下應用型本科高校推進課程思政發展的策略

一是,宏觀層面上要從成效評價、路徑設計以及機制舉措方面著手。

首先,要構建專門的課程思政發展成效評價體系。通過構建針對性的評價指標和方法對新文科背景下應用型本科高校課程思政發展成效進行評價,會有助於校內各級部門、不同單位對課程思政教育教學資源進行整合和優化,提高教育投資、教學資源的使用功效。因此需要從政府、高校、教師、學生、社會五個方面系統梳理影響課程思政建設的內外部因素、主客觀因素等,並從成效評價指標、成效評價主體和成效評價反饋這三個維度對課程思政績效評價體系進行刻畫,構建宏觀和微觀、定量和定性並存的不同層級、不同性質的綜合評價指標體系,並通過信度和效度檢驗進行指標的科學篩選。

其次,要基於成效評價結果進行模式創新和針對性路徑設計。通過成效評價結果審視應用型本科高校課程思政發展的短板和不足,為完善和創新課程思政發展模式提供客觀依據,為符合應用型本科高校發展定位和自身特色的課程思政提供最優發展模式。同時要根據成效評價結果判別新文科背景下影響應用型本科高校課程思政育人成效提升的關鍵、優先路徑,明確今後工作路徑的著力點和推進方向。

此外,要給出所有助力應用型本科高校推進課程思政發展的機制舉措。借鑒省內外成功經驗並結合成功案例研究,根據成效評價、模式創新和路徑設計科學設計推進應用型本科高校課程思政發展的優化機制與政策措施。其一,要設計推進課程思政建設的保障機制、協調機制、耦合機制、合作機制,確保課程思政建設成效的不斷提升。其二,要根據課程思政建設的“內部”和“外部”兩個角度做出優化對策。其三,要結合績效評價和模式創新的結論,在不同的機制模式和不同路徑選擇條件下,針對各應用型本科高校設定不同的政策取向、重點和力度,實施差異化措施。

二是,具體層面上要從政府、高校、教師、學生、社會五維方面並舉共進。

首先,在政府出面,各級政府主管部門要進行頂層設計,制定相關的課程思政發展保障政策,為高校課程思政發展指引方向、營造良好的氛圍環境,並且及時足額給予專門的財政資金支援,為思政育人的一系列活動開展,如教學比賽、業績展示、成效考核、課題申報、成果發表、競賽活動等給予資助。

其次,在高校層面,高校可以通過設置專門、差異化、高品質的思政課程,打造高水準專業化的師資隊伍,制定校院級規章支援制度,構建課程思政活動的實訓實踐平臺,建設思政育人的數據資料庫以及廣泛開展思政類的學術講座報告和比賽活動等,在校內展開積極、熱烈的學思政、議思政、用思政熱潮。

再次,高水準的師資是確保思政育人工作順利、高效、持久開展的基礎和關鍵,因而在教師層面,既應充分發揮馬克思主義學院、高等教育研究中心等對口、專業二級學院和專門機構的專長優勢和平臺作用,又要抓牢黨員教師的先鋒模範作用,通過人才評選、職稱評定、聘崗定崗、評優評獎等的政策傾斜充分調動全體教師樂於、善於思政育人的積極性和熱情,有效發揮好高校教師在課程思政教育方面的引導人和領路者角色。

還有,在學生層面,可以在課堂上從理論課程的基本知識、研究範式、分析工具等方面,引導學生充分了解、正確認識黨和國家的各項政策方針,培養學生愛黨愛國愛人民的情懷,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 激發學生參與課程思政、認可課程思政、共建課程思政的興趣。

最後,在社會層面,應積極整合各類社會資源、吸引多元社會主體進行政企、校企合作,構建大思政育人協同框架,積極通過社會各方力量參與、學生進行社會調查,把思政育人和專業知識共同嵌入社會實踐的各個環節當中,以社會實踐為載體加深學生對思政教育的了解和對思政力量的感知。

(臧秀娟 南昌工程學院經濟貿易學院講師,趙亮 南昌工程學院經濟貿易學院副教授)

基金項目:江西省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課題(編號:22YB244);江西省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課題(高等教育管理改革研究專項)(編號:24GJZX014);江西省高校黨建研究項目(編號:24DJQN030);江西省高等教育學會課題(編號:ZH-B-003);南昌工程學院本科教學改革研究課題(課程思政專項)(編號:2022SZJG10);南昌工程學院畢業生就業課題階段性成果。

中國網官方微信
中國國情
網站無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