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6日,第四屆地方高校利用紅色資源鑄魂育人暨大中小學紅色文化教育一體化建設研討會在宜春學院召開。本次研討會在宜春市教體局的大力指導下,由宜春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江西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湘鄂贛蘇區發展研究中心承辦,得到了《老區建設》等多家學術期刊及名師工作室的協辦支援。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市委、市政府相關職能部門領導、省內外大中小學教師代表、紅色名村黨支部書記、紅色文化教育實踐教學基地負責人、大學生代表等300余人參會,研討會就紅色資源在大中小學思政教育中的創新應用與深度融合、大中小學紅色文化教育的有效銜接與協同發展進行分享交流,探討在紅色文化教育方面的成功經驗與前沿研究成果等。
開幕式:校領導致辭,共繪紅色教育藍圖
開幕式由宜春學院黨委委員、副校長余新衛主持。宜春學院黨委副書記、校長蔡海生發表熱情洋溢的致辭。他強調,紅色資源不僅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而且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才培養中具有獨特價值,利用紅色資源鑄魂育人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需要,也是地方高校的重要而神聖的使命。宜春學院一直致力於挖掘和利用本地紅色資源,將紅色文化融入教育教學體系,融入一二三課堂各環節,取得較好成效。相信本次研討會的召開將進一步推動學校在紅色文化教育更深入地探索與實踐,希望與會專家學者、嘉賓等能夠深入交流、凝聚共識,為宜春學院乃至全國地方高校的紅色文化教育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宜春市教體局黨委書記、局長李智勇講話。他指出,市教體局對紅色文化教育高度重視,指導宜春市大中小學校在推動紅色文化教育一體化方面不斷探索,取得了卓有成效的階段性成果,他充分肯定宜春學院在推動各學段紅色文化教育銜接與協同方面的探索創新和成效,表示將繼續大力支援全市各學段學校開展紅色文化教育教學,進一步整合資源,形成家校社協同育人的良好格局,讓紅色文化在青少年心中生根發芽結果。
宜春學院黨委副書記、校長蔡海生
宜春學院黨委委員、副校長余新衛
宜春市教體局黨委書記、局長李智勇
學術交流:多元視角,深入挖掘紅色教育內涵
學術交流分為主旨報告和大會發言兩個階段,來自政府職能部門、科研機構、大中小學不同學段的專家學者和教育工作者圍繞紅色資源的發掘、紅色文化教育一體化建設、思政教育創新等主題展開深入探討,為現場聽眾帶來了一場豐富的學術盛宴。
主旨報告階段由宜春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湘鄂贛蘇區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范松仁教授主持。
中國井岡山幹部學院原分管日常工作副院長梅黎明以《弘揚紅色革命歷史,做好大中小學紅色文化教育一體化建設》為題,深入剖析了紅色革命歷史在當代教育中的重要價值。梅黎明指出,弘揚紅色革命歷史對黨的教育至關重要,紅色革命歷史是一部生動的教科書,是滋養一代又一代學子心靈的精神源泉。在談到宜春的革命實踐時,梅黎明詳細講述了宜春在湘鄂贛蘇區所發揮的重要作用,豐富的革命事跡和英勇的鬥爭歷程為當地紅色文化教育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基於此,他進一步提出了做好大中小學紅色文化教育一體化建設的思路與方法,強調要依據不同學段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心理髮展規律,精心設計課程內容與教學活動,形成循序漸進、有機銜接的教育鏈條,使紅色文化教育在各個學段都能精準發力,深入人心。梅教授的報告熱情洋溢、情真意切,深深感染著大家!
中國井岡山幹部學院原分管日常工作副院長梅黎明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宣傳教育局原副局長薛慶超在“大力發掘紅色資源,用紅色文化鑄魂育人”的報告中,首先強調了黨史研究對於弘揚紅色文化的重要作用。他深入剖析了在以黨史研究為依託弘揚紅色文化過程中需要重點關注的若干問題,如史料的準確性、解讀的客觀性以及教育轉化的有效性等。同時,薛慶超著重指出,弘揚紅色文化必須堅守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則,以科學的態度和方法深入挖掘紅色資源的內涵與價值,去粗取精,去偽存真,從而為紅色文化鑄魂育人提供堅實的理論支撐。在教學實踐中,要注重引導學生運用辯證思維分析紅色文化現象,深刻理解紅色文化所蘊含的歷史必然性與時代意義,使紅色文化真正內化為學生的精神追求,外化為自覺行動。薛教授的報告背景宏闊、深入淺出,開闊了大家視野。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宣傳教育局原副局長薛慶超
范松仁教授對兩位專家所作的精彩主旨報告表示感謝。他指出,馬克思主義學院及湘鄂贛蘇區發展研究中心的建設一直以來得到了兩位專家的大力支援,他們的報告為學校深化紅色資源的開發利用、推進紅色文化的傳承傳播指明瞭方向,為聚焦紅色文化開展學科建設和科研工作提供了思路啟發。
宜春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湘鄂贛蘇區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范松仁
大會發言階段由宜春學院科研處副處長、湘鄂贛蘇區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李霞教授主持。
浙江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原院長渠長根教授在《弘揚紅色文化是務實推進大中小學思政教育一體化的有力抓手》的發言中,從四個維度深入分析了為何弘揚紅色文化是務實推進大中小學思政教育一體化的有力抓手。詳細介紹了浙江理工大學在紅色文化教育方面“一馬當先、雙輪並驅、三駕馬車、四力融通、‘五位一體’”的實踐探索,提供了富有參考價值的範例。
浙江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原院長渠長根
上饒師範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馮會明教授在《弘揚方志敏精神,打造“可愛的中國”思政育人品牌》的發言中,深情講述了方志敏烈士的英勇事跡和崇高精神,分享該校深入挖掘方志敏精神的內涵與時代價值,通過開展主題教育、編寫校本教材、開設特色課程、建設紅色文化實踐基地等,將方志敏精神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形成具有鮮明地方特色和時代內涵的思政育人品牌的實踐探索,為其他地方高校提供有益借鑒。
上饒師範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馮會明
宜春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的李昭亮博士以《紅色名村成長記:市域內大中小學思政教育一體化的有力抓手》為題,分享宜春學院依託本地紅色名村資源,將紅色名村歷史故事、革命遺跡等轉化為思政教育的生動教材,通過組織學生實地參觀、調研、志願服務等了解紅色文化,傳承紅色基因,推進大中小學紅色教育一體化的做法路徑,實現學校教育與社會實踐的有機結合,有效拓展紅色教育的空間與形式。
宜春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政課教師李昭亮博士
宜春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的李婷博士在《紅潤童心 健體強基:高校師範生助力小學課後服務探索與實踐》的發言中,介紹宜春學院在小學課後服務中,通過設計紅色主題體育遊戲、開展紅色文化體育社團活動等進行紅色教育的創新實踐,實現增強體質、培養紅色文化素養、增強團隊合作精神三位一體的目標,展現了地方高校的社會責任與創新擔當。
宜春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政課教師李婷博士
此外,來自中小學教育一線的領導和教師也分享了在紅色文化教育實踐中的創新做法和寶貴經驗。
宜春三中政治教研組組長張國章老師以《傳承紅色文化資源,賦能高中思政教育》為題,探討了高中思政教育中紅色文化資源的運用,闡述了紅色文化資源融入高中思政教育的必要性,指出這一工作面臨的困境,並提出了紅色文化資源融入高中思政教育的思考建議。
宜春三中政治教研組組長張國章
宜春數圓中學黨支部書記、校長尚瓊在《傳承紅色基因 培育時代新人》的發言中,強調中學階段在紅色基因傳承中的關鍵作用。她從黨建引領、課程要素、實踐資源三個方面分享該校開展系列紅色文化教育活動,及如何營造濃厚的紅色文化氛圍,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紅色文化熏陶。
宜春數圓中學黨支部書記、校長尚瓊
來自百年老校——宜春市第一小學的黨總支書記張志紅在《借黨建紅色之力,燃辦學奮進之火,開啟紅色賦能教育新征程》的發言中,介紹了該校借助黨建工作推動紅色文化教育,創建紅色課程、研究紅色課題、開展紅色活動,將紅色文化融入學校教育教學各個環節,培養學生愛國情懷和社會責任感的做法和成效。
宜春一小黨總支書記張志紅
宜春市文昌小學黨支部書記、校長李淑琴在《紅星逐夢,綻放光芒》的發言中,介紹了該校把紅色文化鑄魂育人與學校發展規劃、校本教材、德育活動緊密結合,開展豐富多彩的紅色育人活動,讓紅色文化在孩子們心中生根發芽的創新做法和系列成果。
宜春市文昌小學黨支部書記、校長李淑琴
李霞副處長對八位發言嘉賓就紅色文化育人實踐經驗及研究成果的無私分享表示感謝。希望大家在溝通中凝聚共識,在交流中展望未來,共同描繪大中小學紅色文化教育一體化藍圖。
宜春學院科研處副處長、湘鄂贛蘇區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李霞
學術交流階段結束後,宜春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委書記朱向華做小結。他從有高度、有寬度、有精度、有溫度、有操作度五個方面,充分肯定了本次研討會的重要意義和取得的豐碩成果。朱向華表示,本次研討會站位高,緊扣教育強國主題,聚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深入探討紅色文化教育的重要意義和使命擔當;覆蓋範圍廣,與會代表有專家學者、政府官員、研究機構、社會熱心人士、紅色企業、紅色村鎮,大中小學各層面;研討內容涵蓋大中小學各個學段,體現了紅色文化教育一體化建設的全面性;研討內容精確、精準、精彩,無論是理論研究還是創新實踐探索都具有很高的專業水準;同時,研討會聚焦“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的精神和要求,充滿了對革命先輩先烈的無限崇敬,對青少年成長成才和教育事業的無比關注,體現了對紅色文化鑄魂育人的溫度;專家學者們就紅色文化傳承傳播提出的真知灼見、實踐探索、建議思考具有很強的針對性、操作性、創新性,開闊了視野、拓寬了思路、增添了信心。朱向華強調,紅色文化教育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需要各方持續努力接續發力。要以本次研討會為契機,進一步增強紅色文化融入大中小學教育教學的責任感、使命感,進一步勇於探索、善於創新、勤於總結,進一步加強交流、通力合作、群策群力,為發揮紅色文化在大中小學立德樹人工作中的特殊重要作用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宜春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委書記朱向華
實地考察:傳承紅色基因,踐行教育初心
16日下午,與會專家學者前往洪江鎮實地考察調研,在優秀校友、袁州區洪江鎮黨委書記歐陽韻、古廟村黨支部書記羅仲的陪同下,先後參觀洪江鎮東南村鄭穀草堂、古廟村紅色展覽館、南惹古村,深入了解當地豐富的歷史文化與紅色資源,親身感受紅色文化在鄉村振興與教育傳承中的獨特魅力。
在鄭穀草堂,專家學者們感受紅色文化與傳統文化交融,體會到歷史文化名人在紅色文化傳承中的精神引領作用。在紅色名村——古廟村紅色展覽館,豐富的歷史文物和詳實的史料展示了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湘贛省委在當地開展波瀾壯闊的革命鬥爭的歷史,專家學者們認真聆聽講解,深刻體會到紅色政權來之不易,對紅色文化資源的挖掘與保護有了更直觀認識。南惹古村優美的自然風光與深厚的紅色文化底蘊相得益彰,專家學者們在這裡領略到了鄉村振興與紅色文化傳承協同發展的生動實踐;在村民家中,大家圍坐炭火盆旁,探討鄉村振興與紅色文化旅遊的有機結合。屋內暖意融融,氣氛熱烈而融洽,大家“頭腦風暴”,為南惹村紅色文化古色文化有機結合推動鄉村振興“把脈問診”,出謀劃策。
實地考察調研活動,不僅為專家學者們提供了寶貴的實踐經驗,加深了他們對紅色文化教育的理解和認識,也為他們進一步研究紅色文化教育在鄉村振興、文旅融合等領域的應用提供豐富的素材與靈感。通過實地走訪,學者們更加深刻認識到紅色文化教育不應局限于課堂教學,還應拓展到社會實踐的各個領域,通過實地參觀、實踐活動等方式,讓學生在真實的情境裏感受紅色文化的力量,增強文化自信與民族自豪感。
洪江鎮東南村鄭穀草堂
古廟村紅色展覽館
南惹古村農戶家中
研討會成果與展望
第四屆地方高校利用紅色資源鑄魂育人暨大中小學紅色文化教育一體化建設研討會的成功舉辦,為地方高校利用紅色資源鑄魂育人以及大中小學紅色文化教育一體化建設提供了重要的交流平臺。通過專家學者們的深入研討與實地考察,不僅分享了各地在紅色文化教育方面的成功經驗與創新實踐,也為未來大中小學紅色文化教育一體化建設提供了明確的方向與路徑。
研討會的成果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深化了對紅色資源教育價值的認識,明確了紅色文化教育在新時代人才培養中的重要地位與作用;二是促進了大中小學紅色文化教育的有效銜接與協同發展,形成了一批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學方法與課程體系建設經驗;三是加強了地方高校與中小學、實踐教學基地、紅色名村等的交流合作,構建了資源共用、優勢互補的合作機制;四是為紅色文化教育在鄉村振興、文旅融合等領域的拓展應用提供了新思路與新方法,推動了紅色文化教育的創新發展與實踐轉化。
展望未來,紅色文化教育將在傳承紅色基因、培育時代新人方面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地方高校應進一步加強與地方政府、中小學及社會各界的合作,深入挖掘和利用本地紅色資源,創新教育教學方式方法,打造更多具有地方特色與時代價值的紅色文化教育品牌。同時,要注重加強紅色文化教育的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不斷總結經驗教訓,完善教育體系與機制,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與人才支撐。
大家紛紛表示,將以此次研討會為契機,進一步加強合作與交流,共同推動紅色文化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注入強大的精神動力。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紅色文化教育將在祖國大地綻放更加絢麗的光彩。
宜春市社聯黨組書記、主席王果、宜春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晏偉、宜春市委組織部二科三級主任科員徐雯婷、宜春幼專黨委副書記、校長楊學龍、宜春職業技術學院馬院院長錢愛文、宜春中學黨委書記何鋒、宜春九中黨委副書記、校長李長春等蒞會指導。宜春學院組織部、宣傳部、保衛處、學工部、團委、教務處等職能部門領導也參加了研討會。
撰稿:燕 齊
圖文一審:李 霞
圖文二審:徐天蘭
圖文三審:朱向華、范松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