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學技術外延的涵義及關鍵因素

發佈時間:2024-11-20 16:28:30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李汀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一、什麼是教學技術外延

教學技術外延主要關注在教學活動中如何應用各種技術手段和方法,以提高教學效果和效率。如多媒體、網際網路、電腦軟硬體等技術、以及傳統的教學方法和策略。教學技術外延的目的是利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使學生能夠更簡單的理解掌握知識,提高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教學技術外延是教育技術外延的一個子集,涉及教學領域中的技術。教育技術外延更廣泛,涵蓋了教育領域中所有技術相關環節。教學技術外延的創新應用可以為教育技術外延提供更具體的實踐和經驗,而教育技術外延的理論研究和發展則為教學技術外延提供更廣闊的視野和更深入理解。兩者在教育實踐中相互交織、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高校發展中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提升教學技術水準。這不僅是教學過程的提高,還是教學技術外延的發展。教學技術外延是一個範圍較大的綜合場,它不僅包括教師素質培養、教學環境配備,還涵蓋教材編寫、課程安排、教學技術方法等多種因素。

但是,部分高校在這個綜合場的調配過程往往存在較多的問題,應當總結經驗並改革提升。

二、部分高校教學存在較普遍的問題

1. 設備老化

當前大多數高校的教學環境得以改善,多媒體教學技術已經廣泛應用。但國內高校的差別亦很大,一些二本、民辦院校的教學環境仍存在較多問題。部分學校多媒體教學設施老化已經影響到了正常教學。比如:有的多媒體電腦記憶體只有4G,且仍在使用windows7,有的甚至還在使用32位作業系統。

2. 管理方式陳舊

有的學校管理方式陳舊,上課不允許訪問網路,甚至連教師也不行。部分多媒體管理人員素質有待提高。

當今的電腦教學,不僅要教授學生如何使用電腦及軟體,更重要的是要帶領學生搭建開發環境。而這項工作並非像以前安裝一個軟體那樣簡單,它除了安裝開發用的平臺軟體之外,還需安裝各種插件、外部庫等,這些都需要直接從網上下載。但是,有的多媒體管理者電腦軟硬體知識不甚精通,他們總持懷疑的態度説:你安裝新的軟體會不會破壞原有的軟體、是否會造成資訊混亂等。這種落後認知觀念影響著管理工作,他們不知道Windows7以後版本的防病毒和防攻擊能力。現在Windows都自帶Defender殺毒軟體,可以抵禦大部分惡意軟體的攻擊,具有較強的攻擊防護功能,包括身份標識和訪問控制、資訊保護以及防惡意軟體等。

説明一點:當前使用windows作業系統教學的學校還較多,因為它有較豐富的應用支援,且教學過程不涉及資訊安全。但隨著時間的推移,linux將會逐步普及。

3. 教材存在漏洞

二本層次一般院校的學生理解能力弱,學習效果差是普遍問題。但是,有些教科書的作者也未考慮全面,有的對一些概念自己懂了,就認為別人也懂,所以寫教材時將一些易混淆的概念一帶而過,使學生理解有空缺。

比如:“引擎”這個詞在多種教學中普遍提及。但是電腦中的“引擎”卻並非日常所講“發動機”的意思,它與發動機在機械工程中的定義不同。電腦中的引擎是指核心組件,而日常的“發動機”是指將其他形式能量轉化為機械能的設備。

若教學中遇到此類問題,沒有注意並加以解釋,就會給學生留下一個深深的疑問。還有的作者,對某個問題未經實驗證實,直接將別人的結論拿來寫書,這也是導致學生理解困難的一個因素。

比如:電腦C語言中指針教學是個難點,可有的教材卻也模糊。一個突出問題是:主調函數傳遞一個數組參數時,本質是傳遞數組地址。有的教材卻將被調函數中形參寫成數組作為一個標準知識點。但從基本原理上講,被調函數應該用指針作為形參。雖然語法上允許寫成數組,但這並非核心要義。如果把特例當作常規,就會導致學生理解混亂。

此外,數據結構課中的結構體、靜態線性表為什麼要定義在結構體內、python中有諸多中間數據類型等。有的教科書只是講用法,未講其所以然,這種未説明原由的教學會造成理解斷層。

4. 課程管理不合理

(1)課程設置不合理

有的學校將C語言和數據結構合併成一門課,但總課時卻只有96節,這本身就是不合理的教學任務量。而且還將課程壓縮在8周上完,以至於每週要上12節課,且至少有一天是6節連排,其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有的學校同年級多專業班級很多,但不按專業、分學期錯開同一門課,而是在一個學期各個專業和班級齊開同門課,例如全年級4各專業共16個班,讓他們同時都開設python課,這必然造成教師不夠。而到了下學期,這些老師又都要各自轉教其他課程。那麼,老師怎麼做到對一門課精益求精呢?

(2)課時設置違背教育規律

同一班級的同一門課、一天給學生連續安排6節課,導致老師不好講、學生不易學。講多了學生消化不了,講少了無事可做,若為了課堂練習設計大任務訓練,則每個題目都需老師花大量精力去設計和事先的調試驗證,這個工作和輔導量都是巨大的,基本無法實現。而教材上的作業則不適合這種練習方式,它極易造成學生疲勞走神。

高等教育不是培訓學校,學生一學期要學習多門課,每門課都要有吸收消化的時間,偶爾一次長時間練習尚可,長期如此會導致學生困窘。

(3)部分管理者認識有偏差,教學方法設計不科學

有的學院不建設電腦實驗室,學生上課全部自帶筆記型電腦。這種做法對於課堂教學有積極意義,便於學生邊學邊練。但是必要的電腦訓練實驗室也是必不可少的。比如:有的數字技術産業學院設置“夢工廠”教學,但卻沒有多媒體課程,也沒有專業多媒體實驗室,忽略了多媒體在夢工廠教學中的重要性。有的管理者認為:編程就是“夢工廠”的教學。這顯然是很片面的認識。

另外,學生自帶的筆記型電腦,其硬體配置往往是學生自己選定的,也不統一,完成一般的實驗驗證、軟體開發都沒有問題,但是若想完成多媒體的設計與訓練,是無法勝任的。

當然,還有不同的多種問題存在。因此,有必要改革和改善。

三、教學技術外延改革應考慮的因素

二本普通高校中涉及教材編寫、教師素質、教學管理、設備配置等方面問題較多。在此,本人提出一些改革建議。

1.教師應對所教課程知識熟知

教材是教學工具,但教師對所講知識應該有更深的理解。不能在講課中本著書上怎麼寫,我就怎麼講的出發點,要能夠判斷教材上的謬誤並加以及擴展。

這看似是對教師的要求,實則是學校層面的事情。學校應組織有經驗的老師定期交流經驗。但要想這項工作得以實施,學校應該給予資助或補助,否則是無法落實的。

有條件的學校(學院)應該組織自己的教師編寫適合本校教學的教材,編寫過程不但能提高教師的素質,還能為教師的晉陞職稱、科研任務完成積累材料。

2.合理安排教學課程

教師每一輪次的同門課教學都是一次提高,都有新體會和理解,這種鍛鍊比他看多遍教材的效果好得多。學校應安排老師在同一門課上下功夫,這樣才能産生精品課程。反之,若讓老師頻繁任教不同的課程,則會造成諸課不精的後果。

學校還應按專業在兩個學期錯開相同的課程開設,這樣同一門課老師的需求量就會減半,同時也使老師在不同學期反覆講授同一門課,從而使其對本門課有不斷提高、精益求精的機會。那種一次性全部開設十幾個班同門課、以及下學期又讓這些老師改教它課的做法不可取。如果讓數學教師去上電腦課、大學物理老師去教高等數學等諸如此類的做法,必然導致“橫的不平,豎的不直”。

3.重視實踐的重要性

要真正實現教學過程的講練結合,需要進行深層次的設計與改革。傳統的電腦課程教學的講練過程不完整,學生聽課、記筆記的做法只是聽知,與認知理解有很大差距,常有學生到了實驗室卻不知怎麼做,需要老師重新講解。

若想學生快速理解、牢固掌握知識,就必須做到邊講邊練。培訓機構的做法可以借鑒,他們在機房上課,學生聽課中可隨時動手。而我們高校的實驗室,往往目的就是專做實驗,很多是無法講課的。這其實是將理論和實驗分離了,不符合學習規律,達不到邊講邊練的目的。有的電腦房很大、有上百台機器,有的則將機房建的在拐彎抹角的房間等;有的機房也有大螢幕、黑板等,但學生坐向不統一面向螢幕。上述這些機房都不適合講課,也不利於邊講邊練。

理工科老師上課要有演示,學生也應馬上倣做。為此,我們經過兩年多的教學試驗,提出:鼓勵學生自帶筆電到教室上課。這對促進電腦應用類教學起了至關重要的成效性作用,比如:各種電腦語言教學的編程環境搭建、軟體安裝等,可以帶著學生做。因為現代軟體平臺的搭建是一個綜合技術,而不是一鍵安裝就能完成的。如Vasual Studio系統安裝、Python編程環境的安裝與平臺搭建,外部庫及插件的下載安裝等,都需要老師指引。初學時怎麼輸入代碼、文件保存、編譯、運作,各種邏輯、語法錯誤的排查等也都是不可或缺的操作,最好的效果就是學生跟做。這一點很重要,因為學生就業時遇到的第一個問題就是自己搭建開發環境,否則就可能被淘汰。

4.認識學生自帶電腦上課的可行性

當今的社會環境,學生自帶電腦是可行的。大多數電腦專業的學生進校之初就都購買了筆記型電腦,因此,不會加重學生的經濟負擔。若有少數困難學生,學校可以組織一些互幫機構或採取幫扶措施,或出租、借用等,解決他們上課用機問題。

筆者所在學院的學生百分之百都有筆記型電腦,而我們應該做的是:在教室配備足夠的多功能電源插座。

我們實施這種模式教學以來,教學效果明顯提升。學生編程能力明顯增強,參加競賽取得名次的人數大幅度提高,從最初的幾個人,上升到現在的超過百人,有多名學生在國賽中獲獎。

5.認識多媒體教學的重要性

某些專業、特別是數字産業學院之類的學校,多媒體是重要的教學內容。若把多媒體作為通識課,則是謬誤理解。多媒體是利用多種媒體技術(文字、圖像、音頻、視頻等)來呈現資訊的方式,可以讓資訊更加生動和具有互動性,更好地吸引注意力並傳達資訊。這項技術廣泛應用於多種行業領域,為人們的生活和工作帶來了很多便利和樂趣。所以,學習專業性的多媒體技術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他們多方向發展。比如:PS、AE、三維動畫等,能夠打造一批電腦應用領域的特殊編程人才。如果學生能夠自己設計一套VR平臺、自己編寫一個遊戲,必然能在將來的就業競爭中增加自己的砝碼。

可見,開設專業的多媒體課程極其重要。但這要求學校應該注重引進這類教師、建設相應的實驗室。

綜上所述,二本普通院校在教學中要注意教學技術外延,包括:考慮應對教科書中的模糊觀念;重視電腦編程課“講-練”結合,鼓勵學生自帶電腦上課,在課堂上直接動手講練結合;做好課程設置;重視專業的多媒體技術教學,激發學生興趣和培養其探索與創造性。(鄭州西亞斯學院周銅)

中國網官方微信
中國國情
網站無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