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處在“十四五規劃”的重要時期,前行在全面建設中國式現代化的新征程中,法制建設對於新時代上層建築的整體完善與社會實踐的有序發展都處於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全面準確把握中國式現代化的內涵,必須從憲法文本中的現代化規範出發,分析中國式現代化憲法邏輯的生成與運作。這也是公安院校學生學習憲法學,貫通運用相關憲法知識的應有之義。憲法是我國社會主義法制的基石,憲法學作為法學基礎課程的重要作用往往因為其與政治學、社會學等學科的交叉內容而被學生忽視。
首先,憲法學是與國家法制建設關係最為密切法律學科。我國憲法的每一次修改,都意味著大政方針的變化、國家組織機構的變動或國家指導思想的豐富。這也同時賦予了公安院校憲法學教育應當呼應黨中央、國務院推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深化發展的重大舉措的重要使命。這些提綱挈領的政策生成、重要機構變動和指導思想在憲法上的擴充,不僅僅是法律體例、內容上的重要指引,更會在現實社會運作中由內而外的反應在我們日常的生活。還需要在此基礎上對公安院校學生作出家國情懷、法治信仰等價值引領。
其次,憲法學在法學體系中具有根本性地位決定了其在法制體系內部,任何法律法規都不得與之相抵觸。配套出現的還有我國的合憲性審查機制,用以確保其他規範性文件都是在憲法框架之下運作。只有深刻領會憲法學的知識內涵,明確我國法律的最大外沿,才能構建起法學體系的邊界範疇與整體框架。對外,任何社會的組成部分都不得擁有超越憲法的特權。因此,憲法是法制的最後一道紅線,它表明瞭我國法律的價值取向,這也將潛移默化地從底層邏輯入手培養公安院校學生的法治思維。
最後,憲法學蘊含的法治思想和原則指導公安院校學生具體工作。相較于具體的部門法律條文之外,憲法基本原則等理論,具有更深層次的指導意義,助力社會各類主體更好的學習憲法、尊崇憲法、運用憲法。更應當貫徹落實在其今後作為執法者、司法工作者的工作進程之中,以確保實現具體案件的公平正義。這種意識與思維的培養是更深層次的教育需求,對人的塑造具有根本性的意義。所以在憲法學的教學過程中,培育公安院校學生法治意識也是一個重要環節。
公安院校憲法學進一步提升實際效用的發展路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
第一,增強對於憲法學課程指導性。根本立足點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法治為人民服務。這本就是中國憲法學的基本價值取向,與憲法的本質、憲法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等憲法學基礎理論深度契合,同時也貫穿于公民基本權利義務、國家機構的職權職等憲法學具體知識中。教師應當不斷通過將重要內容融匯教學過程,把原本零碎的憲法學知識有序串聯。一方面激發學生自主思考構建自我的憲法學邏輯體系,另一方面著意于在公安院校學生意識形態領域扣好第一顆扣子。
第二,多方協同建立起科學合理的課程設置。強化對於憲法學的法學基礎課程地位的重視,避注免現有的將憲法學看做是邊緣學科的做法,更要杜絕將其與其他學科混為一談的現象。一方面,結合憲法學教學方案合理根據憲法學教師經驗反饋適當增加相應的課時。給教師展開充分講解留有足夠的發揮餘地,把原則性、抽象性較強的憲法學知識拆分解析,學生能學懂才會有興趣學。另一方面,培養專業化的憲法學教師隊伍,從培訓入手消除部分憲法教師認為憲法課不重要、不好教的思想誤區。增強教師業務的專業鑽研能力,吸收中國憲法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建設的相關成果建立學科自信。不斷探索發掘憲法學作為基礎與指導和現實之間密不可分的關係,從而反哺現實教學達到更積極地效果。
第三,平衡課程思政內容在憲法學教學的比重。深入開展課程思政是當前高校響應黨和國家相關重大舉措的重點工作,對於公安院校憲法學課程而言,因其政治性突出的特點有著豐富的課程思政內涵資源,通過相關建設能夠在教學過程中更好地實現立德樹人的教育目標。但是公安院校及憲法學教師不能簡單的將其等同於思政課程,這將模糊憲法學的法學基礎課程定位,從而與基本的教學目標相背離。需要在教學理念和具體方法中厘清憲法學的本質和特性,區分清楚課程思政和思政課程的邊界。著重以憲法學理論體系和專業知識內容作為立足點,依據其自身的邏輯與內涵,潤物無聲的滲透思政內容,切不可生搬硬套、本末倒置。應將其與當前學界著重建設的中國特設社會主義憲法理論體系建設有機結合,紮根實踐融入公安院校專業化教育特色,突出發揮對於公安院校學生的價值引領作用。
第四,改進教學模式增強憲法學教學效果。憲法學課程通常設置於大學一年級,大部分學生還未轉變其在前一學習階段被動式接受的學習方法,加之憲法學科的原則性和政治性使得其畏難不前。這就需要教師充分發揮其引領、指導作用。同時,要從中國憲法實踐中提煉標誌性概念、原創性觀點,要運用作為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來改造和完善現行憲法學的學科體系。通過把社會不同方面與憲法息息相關的熱點事例引入憲法學課堂,在實踐課時中通過辯論賽、案例討論沙龍等創新舉措,結合公安院校開展的校局、校企合作對於各單位展開參觀學習,從而開拓理論研究視角,提升學生運用憲法理論知識分析現實問題的能力,也將進一步激發學生對於憲法學的學習動力。(劉之洋 陜西警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