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算法推薦視域下短視頻創作者的反規訓路徑

發佈時間:2024-11-19 15:54:20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李汀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網路用戶最大聚集場域的短視頻平臺,演算法推薦機制憑藉其在供需兩端的高效連接以及服務適配的獨特優勢,為短視頻創作者的內容生産與傳播不斷賦能。同時,演算法推薦機制也不可避免地形成對媒介生態的塑造與壟斷,影響著短視頻創作者的內容生産、情感價值與版權歸屬,並引發一系列對創作者量化的規訓。因此,研究在演算法推薦機制處於中樞的短視頻創作環境中,如何為短視頻創作者開闢一條反規訓的破局之路,是推動短視頻産業走向高品質發展的關鍵。

問題的提出:基於對創作者的調查

近年來短視頻平臺利用演算法推薦機製表現出強大的資源整合能力,通過對時空維度的共用,開闢出一個多元場景互動、多符碼共存、多社群共振的傳媒實踐空間,使作為短視頻平臺生産力主體的創作者在其傳播鏈條上衍生出大量錯綜複雜的關係。筆者在廣泛查閱相關資料的基礎上,針對不同年齡段、不同內容生産領域的創作者進行問卷調研後發現:演算法推薦機製作為一種居間性媒介技術,在自有規則的掌控下架構起內容生産者與消費者間的良性迴圈,但其帶有的商業增值導向也促使短視頻創作者更加依賴數據來指導創作,並利用短視頻創作者在多元無知環境中所表現出的流動性心理狀態,通過他者經驗的勸服實現對短視頻創作者內容生産、情感認知與版權歸屬的規訓。馬克思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指出“人們一旦使報刊的存在取決於它們的思想,報刊就無疑處於非法地位了。”1同理,演算法推薦機制對短視頻創作者隱性的規訓無形中加速網路空間的異化,並催生大量零散的抵抗。面對當前短視頻平臺以商業邏輯鋪底、由演算法運作而生成的景觀社會,短視頻創作者常常陷入逼仄的合法性生存空間,在與用戶、平臺及其他創作者的社會性生産關係的建構過程中居於弱勢地位。因此,研究短視頻創作者對演算法推薦機制合理有效的反規訓極為必要。

悖論、脫域與盜獵:短視頻創作者面臨演算法推薦規訓的困境

文本規訓:商業導向的悖論

資料顯示,2023年短視頻市場規模達到了近3000億,用戶規模佔整體網民的94.8%,每人平均單日使用時長近3個小時,在內容産品消費方面,超過60%以上的流量關鍵來源於演算法推薦機制。2演算法推薦機制為創作者帶來機會均等的曝光的同時,也對其內容生産的自由度進行了無邊界化的消弭。演算法推薦機制對短視頻創作者文本導向的規訓是顯而易見的,這種規訓直接影響用戶對於短視頻垂直領域的可見性認知。即演算法推薦機制憑藉其在特定領域的應用範圍內所具有的自主性經驗為短視頻創作者套上了偽自由的外衣,短視頻創作者最終生成的內容仍是演算法推薦機制規訓下的商業化文本。

情感規訓:技術博弈的場域

智媒時代,流量作為通用資本是短視頻創作者用以把控視頻傳播範圍與權力擴張的籌碼。短視頻創作者需不斷展開與演算法技術的博弈,通過自我調適來彌合其在初始階段對演算法推薦的認知與實際推薦效果之間的差距。在效率與功能至上的高飽和度媒介環境的作用下,短視頻創作者的生存語境發生根本性轉變,演算法推薦機制對短視頻創作者作品流量的操控無形中形成了對創作者情感體驗的規訓。即在短視頻行業已成體系的生産規範的作用下,短視頻創作者的試錯空間是極其狹隘的,對用戶評價的感知能力是極其微弱的,大部分短視頻創作者在與演算法技術博弈的過程中出現情感脫域的現象。

關係規訓:版權盜獵的濫觴

演算法推薦機制帶來的另一個顯而易見悖論是,一部分短視頻創作者違法成本過低和另一部分創作者維權成本過高之間的矛盾無法調和。即創作者、傳播者、消費者這三者身份的流動與轉換變得更為容易,可見性變得更為模糊。因此,短視頻侵權判定的標準始終呈現遊移化的狀態,演算法推薦機制對短視頻創作者訴求的漠視更是加速了版權盜獵的進程,甚至橫生出大量“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演算法推薦機制在版權保護領域對短視頻創作者異化的規訓使創作者對於權利合法性的爭取呈現出極大的不確定性,並默認演算法推薦的規訓對自身原創作品的收編,呈現犬儒主義傾向。

造繭、嬗變與掣肘:短視頻創作者面臨演算法推薦規訓的原因

數字媒介實踐下的全民造繭

從訂閱時代到搜索時代再到如今的演算法時代,演算法推薦機制貌似擁有更高級形式的智慧,合理性想像賦予演算法推薦機制真理性、客觀性與準確性的光環,這種用戶無法察覺與反抗的數字媒介實踐缺陷,使得用戶長時間沉溺于自身所打造的資訊繭房之中。演算法決策者試圖利用技術的缺陷來掩蓋他們為商業所控的真實意圖,利用其為用戶打造的興趣需求這一內生性結構偏差,不斷規訓著短視頻創作者生産符合其商業價值期望的內容,並在短視頻創作者與用戶之間建構穩定的資訊繭房相互催生體系,繼而造成這一內生性結構偏差的無止境迴圈,穩定其效率至上的功能主義媒介經營環境。正如鮑曼在《液態現代性》中所説“現代社會已經從一種堅固、沉重、形式明確的固態狀態變為流動、輕盈、千姿百態的液體狀態”。3演算法推薦機制利用液態媒介環境下的短視頻創作者生存語境的不穩定性不斷重塑視頻類內容的生産秩序,利用作品流量指數與用戶反饋數據對短視頻創作者進行服從性檢驗,使其最終徹底遵循演算法推薦機製造繭的程式化規訓。

關係耦合實踐下的情感嬗變

桑斯坦認為,整個社會良性平穩的運作有賴於一種社會黏性,這種社會黏性主要由共同經驗得出。4演算法推薦機制本身即潛藏著耦合創作者與用戶情感關係的可能性,這種可能性伴隨著短視頻創作者粉絲規模的凝聚而不斷在其內部演化為共同經驗,並維持著群體秩序的和諧與穩定。然而短視頻創作者在與用戶實現雙向情感滿足的過程中,難免不同程度地陷入自我主體異化困境,演算法推薦機制的規訓更是加劇了這一行為的發生。雖然演算法推薦機制規訓下的情感體驗並不必然導致異化的出現,但其在情感場域對短視頻創作者的規訓包含大量偽自主意志的商業增值手段,使得短視頻創作者在與用戶的關係耦合過程中面臨情感嬗變的風險。

話語霸權實踐下的版權掣肘

短視頻平臺作為演算法推薦機制應用的主要持有者,逐漸與創作者間形成一種相互依存的實踐關係。一方面,短視頻平臺的繁榮發展離不開創作者的內容支援;另一方面,創作者同樣高度依賴短視頻平臺為其提供職業歸屬,借此獲取經濟收益。短視頻創作者在經過前期對用戶可見性的爭取,逐漸適應演算法推薦機制的規訓並滿足短視頻平臺的最終利益訴求,但短視頻平臺利用創作者權益獲取最大限度的流量並實現商業變現的同時,卻未能做到與創作者共擔風險,大多數短視頻平臺仍利用演算法訴諸量化評估與工具理性,對創作者形成隱蔽的規訓。同時,短視頻平臺利用演算法推薦機制對侵權事件的發生具有較強的危險控制能力,創作者取得完整證據鏈的過程相當困難,且難以承受巨大的維權成本,短視頻平臺在與創作者的較量之中掌握著版權評判的絕對話語優勢,使得短視頻創作者面臨被演算法推薦機制掣肘的困境。

短視頻創作者面臨演算法推薦規訓的突圍路徑

創造他者視角的破繭象牙塔

在演算法推薦機制佔據短視頻平臺內容觸達用戶的主導地位的動態維度過程之中,短視頻創作者逐漸演變成了資本所期望的佔有他人意志的統治關係催生下的共同體。西方學者伊恩·哈奇比(lan Hutchby)提出一種折中主義視角,即行動的可能性是從技術之中逐漸浮現出來的。5因此,短視頻創作者應主動承擔起解開演算法迷思的角色責任,在理解演算法、迎合演算法的過程中不斷校正演算法,並應將注意力從單純迎合用戶興趣需求方面轉向讓演算法捕捉自身賬號及作品特徵方面,讓演算法清楚其內容定位,並利用粉絲的聚合力對演算法運作規則形成反規訓。例如,運用官方所提供的創作者中心以及同賽道同類別的其他賬號獲取關鍵詞標簽,在持續更新作品的過程中不斷與演算法推薦機制互動來修正演算法的認知,幫助演算法更快建立貼合創作者賬號特徵的推薦數據模型,以擺脫演算法為商業所控的局面,做到真正為創作者服務。

營造他者邏輯的創作烏托邦

比爾·蓋茨在1996年1月發表的《Content is King》的文章裏寫道,“要想讓網際網路蓬勃發展,應讓內容提供者能夠從自己的作品中獲得報酬。”6因此,演算法的設計者以及管理者應構建起他者邏輯的演算法運作規則,將流量分配的維度進行細分與優化,重視與用戶互動深度的指標數據,讓優質的內容更容易被看見,從而增加對短視頻創作者創作熱情的激勵程度。同時,短視頻創作者對於平臺的信賴程度與內容生産的積極性不僅受到演算法推薦機制的影響,更在於短視頻平臺能否提供穩定的創作環境。短視頻平臺應提供以“創作者服務”為核心的機構式管理平臺,針對賬號數據,經營變現與任務處理等難題提供完善的解決方案。在施蒂格·夏瓦看來,媒介“扮演其他文化和社會制度之間的紐帶角色,併為我們理解作為整體的社會提供比較完整的詮釋框架。”7在短視頻平臺的産業化運營過程中,創作者對景觀社會的思考與對普通大眾的價值引領才是確立行業整體秩序的根本所在,對創作者情感價值的尊重是演算法推薦機制的運作所不可忽視的。

創造他律效應的權利理想國

短視頻作為具有産業屬性、數字技術屬性與意識形態屬性的新型視聽業態,其版權“合理使用”判定困難、技術中立“避風港原則”存在套用現象以及版權文化氛圍尚未形成等,皆顯示出我國短視頻版權的保護必然要經歷反覆曲折的過程。短視頻創作者的版權保護涉及政府職能部門、短視頻平臺、短視頻創作者、網路用戶等,建立全流程的協同治理是保護短視頻創作者合法權益直接而有效的辦法。首先,推動短視頻版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大短視頻版權公共服務供給;其次,完善短視頻版權交易機制,明確交易資格,從而使短視頻創作者自身能夠有效對接短視頻版權交易平臺;最後,建立短視頻版權保護制度,形成事前預防、事中監管與事後嚴懲的全流程監管機制。原創版權保護不僅需要創作者向外延伸的自律,更需要社會各界向內探索的他律,才能為短視頻創作者築牢版權保護的“防盜墻”。

(作者劉靜係河北傳媒學院智慧傳媒研究院教授,趙微係河北傳媒學院新聞傳播學院碩士研究生)

1 馬克思,恩格斯,郭沫若. 德意志意識形態〔M〕.人民出版社,1961.

2 劉志婷.解密演算法:它如何將短視頻推上熱門〔J〕.上海廣播電視研究,2021,(02):36-40.

3 張夢霞,桂萬保.社交媒體用戶隱私邊界的失控與調適〔J〕.青年記者,2020(15):37-38.

4 (美)凱斯·桑斯坦(Cass Sunstein)著.網路共和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5 陸貴曦.智媒時代演算法新聞推薦機制的發展困境及路徑探析——以聚合類新聞客戶端今日頭條為例〔J〕.新聞研究導刊,2022,13(10):4-6.

6 Gates B. Content is king〔J〕. Retrieved October,1996,29:2017.

7 〔丹麥〕施蒂格·夏瓦:《文化與社會的媒介化》,劉君等譯,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8年版,第6頁。〔作者簡介〕 1.劉靜,女(1962-),河北傳媒學院新聞傳播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影視藝術、新聞傳播。 2.趙薇,女(1999-),河北傳媒學院新聞傳播學院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為輿情管理、新聞傳播。

中國網官方微信
中國國情
網站無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