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身清風抒壯志 丹心滿懷育桃李——記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金成浩教授的科教興國之路

發佈時間:2024-11-14 10:35:57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李汀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科教興國,是我國數十年來的既定戰略。我們國家能實現偉大復興,那些奮鬥在科研和教學工作第一線的人們功不可沒。作為一名教師,他初心不改,潛心育人,三尺講臺上,揮灑的不是汗水,而是真情;作為一名科研人員,他攻堅克難,勇攀高峰,科研工作中,取得了豐碩成果,屢獲獎勵。他為我國實現科教興國的偉大復興之夢奉獻出了自己的聰明才智。他就是延邊大學、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雙聘博士生導師金成浩教授。

多年來,金成浩數十年如一日,克勤克勉,亦篤亦行,在人類重大疾病分子機理研究及藥物研發工作中積極創新,針對癌症、糖尿病、類風濕關節炎等多種疾病,從分子、細胞、動物水準上開展系統研究,在發病機制、診斷靶標和治療方法的基礎研究上研發出多種高效、安全、價廉的中草藥天然活性物質、食品功能因子、新型靶向治療藥物,為加快我國生命科學科研環境建設步伐和促進生物醫藥産業的快速發展做出了傑出貢獻。

執著奉獻,致力科研譜華章

勵志篤行,築牢基礎。金成浩出生於1977年,2000年畢業于延邊大學農學院動物科學專業,2003年獲得延邊大學農學院動物遺傳育種與繁殖專業碩士學位,並以優異的成績留學到南韓全南大學口腔醫學院攻讀生物化學專業的博士學位。2006年博士畢業後,直接進入南韓成均館大學藥學部藥物靶向化研究室進一步進行博士後研修,2009年被聘為南韓延世大學醫學院生化與分子生物學教研室研究助教授。

厚積薄發,方能成績斐然。近十年來,金成浩對人類重大疾病包括癌症、類風濕關節炎及糖尿病等多種疾病開展了系統地研究,在發病機制、診斷靶標和治療方法的基礎研究上研發出了多種新型治療藥物。目前相關研究已經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並在國內外核心期刊上發表了多篇學術論文,申請了多項國家發明專利。

經過10年留學深入學習和研究,金成浩具備了較強的科研創新能力和組織管理能力,當時已經取得了多項矚目的科研成果,國外多家科研機構以高職位、高薪資聘請他任職,他都一一拒絕,毅然決然選擇歸國。2013年5月,金成浩來到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擔任生命科學技術學院特聘教授。

勇於擔當,積極創新出成果。回顧當時的情形,面對科研條件差、人力資源少的情況下,金成浩克服種種困難,自掏腰包購買儀器設備,打造先進的實驗室平臺,組建了由生命科學技術學院、食品學院、動物科技學院及理學院等多個學院的18名專職教師和50余名研究生所組成的跨學院、跨學科交叉融合科研團隊,團隊成員年富力強、關係和諧,具有創新思維,均為生物學、醫學、藥學及食品科學等方面的專業研究人員。

科研是點點滴滴經驗沉積,回國後,金成浩苦心專研、孜孜以求、不斷進取。2013年,他通過層層審核和面試最終被獲聘為首批青年龍江學者特聘教授(全省僅4人),當時他是黑龍江省唯一一個哈外城市的青年龍江學者,也是全省第一個少數民族(朝鮮族)青年龍江學者,還是全省第一個從海外引進的青年龍江學者高層次人才。近些年來,金成浩已承擔科研項目30余項,發表學術論文200余篇、教改論文20余篇,主編學術專著5部、教材2部,授權國內外發明專利11項、實用新型專利12項、外觀設計專利15項、軟體著作權4項,作國際學術大會特邀報告3次,擔任《OA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當代生物研究》主編、《農業與食品科學》聯合主編、《環球生命科學研究》榮譽主編、《Drug Development Research》、《Biocell》等20余個學術期刊編委及《Trends in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Medicine》、《Cell Death & Disease》等150余個SCI國際期刊特邀審稿人,每年受邀審稿論文數超200篇,榮獲威立Wiley中國高貢獻作者獎。

精誠團結,眾志成城創偉業。金成浩所帶領的“雜糧特殊醫學食品基礎研究”科研團隊,依託國家雜糧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承擔並完成了多項重要科技攻關項目,能夠引領原創性重大理論與實踐問題的研究和關鍵領域攻關,成為黑龍江省最優秀的科研團隊之一,為黑龍江省生命科學研究做出了突出貢獻。其所在工作室2021年獲批大慶市“勞模創新工作室”榮譽稱號,作為學校首個勞模工作室受到大慶市總工會的褒獎和表彰。金成浩表示,將不忘初心和使命,立足本職雙崗建功,不斷開展技術創新、管理創新、服務創新、機制創新,努力成為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教工,為大慶“三個城市”建設貢獻更大力量。

春風化雨,悉心教導育英才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作為一名大學教授,金成浩熱愛教育事業,堅守報國初心,堅守師者情懷,踐行立德樹人使命,積極投身教書育人工作,培育了一批又一批創新創業科技人才。如果説科研是他的幸福來源,那麼學生就是他的成就源泉,奉獻就是他的人格代言。

為了活躍課堂氛圍並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金成浩將自身在國外教學的經驗與國內的教學模式相互融合,風趣幽默的教學方式使學生在減少學習壓力的同時獲得了更多的專業知識,由於他的課程內容豐富、知識涵蓋面廣,深受學生喜愛和好評。他注重發揮學科專業特色優勢,深掘專業課程思政元素,將立德樹人理念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打造出具有專業特色的課程思政“金課”,他帶領的團隊獲2021年度黑龍江省研究生導學思政團隊稱號。他組織了“金成浩教授生物技術系列專題講座”,利用週末時間為多學院、多學科的400多名師生定期講授生物學相關專題報告,每次報告反響強烈、廣受好評,場場爆滿,累計參加人數達7800余人次。他牽頭創建的學院首個“生命科研創新聯合會”科研社團,為幫助本科生擴展學術視野、激發科研興趣、提升創新能力奠定堅實基礎,給廣大生命學子提供了廣闊的科學研究平臺,提高了學生的科研興趣,為提升學院考研率和上線率提供了有力支撐。

識才愛才惜才,是栽培人才的前提。金成浩非常重視學生個性化培養和創新能力培養,同時,關注學生的身心健康,曾資助多名因家庭經濟困難而要放棄學業的學生,鼓勵學生克服困難、堅持學習。近5年來,他指導實驗室學生完成國家級大創項目10項、研創項目12項,發表SCI論文43篇,獲“全國大學生生命科學創新創業大賽特等獎”、“黑龍江省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金獎”等競賽獎120余項,學生獲研究生國家獎學金10項,同時先後將12名優秀學生推送至國內外高校繼續深造,從而為黑龍江省生物醫藥産業培養出了一批又一批的優秀專業技術人才。

學生眼中的金成浩,似乎總是沒有假期,甚至連週末都沒有,他每天一大早就到實驗室,一直工作到深夜才回家。由於多年積勞成疾,2018年10月,被確診為腎功能衰竭,醫生強烈要求他注意休息及時治療,但時值研究生畢業,他仍堅持一天工作15個小時以上,悉心指導研究生科研工作。2019年4月,金成浩尿毒症三期,同時引發心衰、腎衰、肺積水等多達11種致命性並發癥,被緊急送往醫院,醫院甚至下達了病危通知書,經過3天搶救才甦醒過來。大家都勸他好好休息,但是他為了不耽誤學生們的科研進程,竟然在住院期間,把學生分成早、中、晚三組,一直在醫院邊透析治療邊指導學生,感動了無數醫務人員和同事。出院當天,他馬上又回到學校全身心投入工作,堅持每天工作12個小時以上,2019年上半年就發表了SCI論文12篇,被列為黑龍江省“頭雁”團隊骨幹成員。黑龍江省人才領導小組聽聞金成浩的事跡後非常重視併發函至省衛健委,要求協助為其尋找合適腎源,現已成功接受腎臟移植手術的他又繼續奮戰在一線教學科研工作崗位上。

春華秋實,甘於奉獻和付出,歲月不會辜負。由於教育事業的突出貢獻,金成浩多次獲評“校教學名師”“校優秀教師”“校教書育人先進個人”“校師德先進個人”“校科技創新優秀指導教師”“校優秀社團指導教師”等榮譽稱號。因其奮發進取、無私奉獻的精神,先後被評為“省師德先進個人”“省優秀留學人員工作者”“大慶市勞動模範”“大慶市道德模範提名獎”等多項榮譽稱號,他的感人事跡先後被人民日報、學習強國、中國日報、中國網多家官方媒體多次報道廣泛宣傳。

創新奮進,一路馳騁逐夢想

這就是金成浩,一個愛崗敬業,恪守職業道德,潛心科研工作、踐行育人使命的優秀教師和科研工作者,他不僅為生命科學研究貢獻了巨大力量,在教育事業上也樹立了道德模範榜樣。“星辰大海夢遠航,漫漫征途待啟程”,展望未來,金成浩也將再接再厲續寫華章,科研教學齊頭並進、一路馳騁,必將為我國實現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更大的貢獻。(文/邱玥)

中國網官方微信
中國國情
網站無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