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聊城:《水文站長》背後的故事

發佈時間:2024-10-12 14:48:01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李汀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國慶節前夕,由聊城市委市政府主辦的“兩河明珠情·奮進新征程”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週年文藝演出在水城明珠大劇場舉辦。其中,以聊城市水文中心臨清水文站老站長張銘為原型排演的情景劇《水文站長》收穫了眾多觀眾的讚譽。

《水文站長》是由聊城市水文中心提供素材,中共臨清市委宣傳部、臨清市文化和旅遊局、臨清市京劇團主創,以臨清水文站張銘同志為原型精心創作的情景劇。該節目主要講述來自北京的知識青年張軍,從1951年開始紮根聊城,來到臨清水文站,為了水文事業奉獻青春、奮鬥終身的動人故事,結構緊湊的劇情、感人至深的情節,將觀眾帶回那個火熱的年代,感受不怕苦不怕累戰天鬥地的精神。

圖片説明:《水文站長》劇照。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情景劇《水文站長》第一幕故事情節,是以1963年漳衛河大洪水為歷史背景展開的。劇中,在臨清水文站站長張軍的帶領下,經過20多天的奮戰,全站工作人員把這次大洪水的完整過程監測下來,及時為各級黨委政府和有關部門提供了準確的水情資訊,保護了一方百姓平安。

故事原型張銘今雖已故去,而他生前追憶過的那段驚心動魄的歷史卻赫然為水文人所深深銘記,不斷激勵著水文後輩繼承光榮傳統,不忘初心,接續奮鬥。

圖片説明:張銘同志生前珍貴照片。

讓我們把時間撥回到1963年。那年8月7日至10日,漳衛河發生了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大的一次洪災。據水文資料記載,臨清水文站流量大於1000立方米/秒的時間長達30天,洪峰流量更是達2540立方米/秒。

“當時,漳衛河水面看上去甚至要溢出大堤,大堤上站滿了待命的搶險人員,隨時有潰堤的危險。為確保城市安全,根據上級部署,在上游館陶段決堤分洪。就這樣,漳衛河西岸的館陶、臨西兩縣成為‘滯洪區’,臨西群眾要劃著船來臨清。”時任臨清水文站站長張銘回憶道。

那個年代,水文監測條件比較艱苦,工作人員必須乘著測流木船到河面中央開展作業。洪水到來後,張銘就帶著臨清水文站的3名同志穿上救生衣,踏上了木船。木船長約10米、寬3米左右,在上面安裝好流速儀等測流設備,然後由火輪船拖著木船一起開進中泓。

水深的測量頗為不易,因水深流急,測深桿派不上用場。他們就改用合適的大秤砣拋擲測深。當時的漳衛南運河河面很寬,測一次斷面流量大概需要2個小時。水情緊急時,河北省和山東省水利廳要求一個小時上報一次水情資訊。因此最緊張的時候,一天要測十多次流量。測流不分白天和晚上,只要水情有變,隨時測流。這種情況下,張銘就儘量不下測船。測完一次接著測下一次,同時安排測站職工換班上船測洪。

由於洪水水深浪急,漩渦翻滾,測流木船在洪水中顛簸起伏,船上的測流人員很容易掉下測船。針對這種情況,張銘選擇水性較好的同志上船,同時要求必須穿救生衣。萬一不幸落水,同志們就奮力遊向岸邊,登上大堤,然後再登上測船繼續工作。

“因為不斷有人落水,大家最後都習以為常了。現在想想有些後怕,萬一被洪水沖走或被漩渦卷走,不堪設想!”張銘的思緒把我們帶入到那個年代現場,如身臨其境。

測流監測的水情資訊,通過臨清水文站上的手搖電話機發送給臨清郵電局電報房,再由電報房發給各級防汛指揮機構。經過20多天的奮力拼搏,終於把這次大水的完整過程監測下來。1964年,臨清水文站被河北省水利廳(注:其時,臨清水文站歸屬河北省水利廳,同年劃屬山東省水利廳)授予“模範水文站”榮譽稱號。

圖片説明:1963年漳衛河大洪水,臨清水文站附近先鋒大橋抗洪歷史資料照片。

據張銘老人生前回憶,平時測流使用測船,那時沒有水文纜道。木質的測船沒有動力,一般是用過河纜進行定位。現在的水文纜道使用動力,通過控制設備進行水準和垂直方向的測點控制,方便又安全,但那時沒有。

衛運河在上世紀七十年代以前是一條繁忙的運輸水道,平時水面寬約百米,常年有比較大的流量,河面上有很多的運輸船隻。要完成測流任務,就要沿著過河纜定位測流船。過河纜一般是高於水面的,這就給通航的船隻帶來安全隱患,所以測流還要把握好時機,需要經常調節過河纜繩的高度,不能影響通航的船隻。由此可見,那個年代獲得的水文數據是多麼珍貴!

而正是在這次洪災之後,毛澤東同志提出“一定要根治海河”(漳衛河是海河的支流之一)的號召。從此,漳衛河的土堤改為石堤,河面也被加寬,防洪能力大大提升。

圖片説明:1963年11月,毛澤東同志題詞“一定要根治海河”。

憶往昔崢嶸歲月,看今朝百舸爭流。一個水文站,在黨的正確領導下,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在引黃入衛、引黃濟津、南水北調、水文監測、防汛減災等方面都取得了驕人的發展成就,也見證了幾代水文人的堅守和奉獻。老站長張銘就是新中國成立後早期水文人的優秀典型代表,他的工作事跡在聊城水文系統代代相傳,不斷激勵著廣大水文人踐行守護綠水青山的使命初心。他們在平凡的崗位上踏著老一輩水文人的腳印守護著河湖溪流,讓“艱苦奮鬥、甘於奉獻”的優良水文作風和“科學嚴謹、極端負責”的優秀水文品質血脈相傳。(劉江 馮冬青)

中國網官方微信
中國國情
網站無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