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願意為中醫傳承竭心盡力——訪青島市即墨區藍村衛生院針灸推拿科主任呂永波

發佈時間:2024-05-20 14:17:36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李汀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傳承,因為信仰。信仰,因為造福於人。

28年行醫不止,15000余人次治病去疾,對中醫的信仰與傳承,鐫刻在挂滿科室墻面的一面面錦旗上,彰顯在一張張就診者病去福來的笑臉裏,也傳播在他所帶徒弟的行醫路上。

用這樣的文字記錄下關於青島市即墨區藍村衛生院針灸推拿科主任呂永波的訪談,恰如其分。

你要學,我就教

“中醫很累,要耐得住寂寞。你要學,我就教,關鍵靠你的悟性。”已是相隔九年,劉克新仍然清晰地記著師父的第一次教誨。

如今,已經身為人師的劉克新,對這些話有了更為深刻的理解,“這就是一種傳承,一種從古至今言傳身教的微妙。”

2015年夏天,自嘲為中醫“山門外的”劉克新,開始跟隨呂永波學習針灸推拿。作為“見面禮”的那幾句話,讓他在深思之後做出了影響一生的決定。

中醫基礎理論、針灸學、推拿學……從基礎理論知識開學,又在小米袋子上見功夫,推拿如何發力、頻率怎樣把握、手法怎樣精準到位,呂永波都是毫不保留、詳細講解,又反覆示範、臨床帶教。

“呂師經常犧牲休息時間給我講理論知識,又手把手的傾囊相授針灸推拿技術。特別是看著呂師一絲不茍為病人治療,還不厭其煩地解答病人疑問,週到詳細的叮囑注意事項,他的醫德感染了我。”劉克新説,現在他也堅持這樣做,是“真學道”了。

劉克新堅持照做的,還有走出“山門”時候師父的叮囑:“能治的病好好治,不能治的直接説,不會的問題及時問我。”他把這些話稱為“三句式”,作為了自己人生的座右銘。

教理論以夯實根基,練技術以去疾利人,修德行以弘道濟世。在有著相似經歷的另外幾位徒弟那裏,把這些理解為“傳道授業解惑”。這是師者的本分,中醫傳承的真義。

我願意為中醫傳承竭心盡力

中醫西醫各有所長、相得益彰,其價值追求都是祛除病痛、造福於人。面對現實裏的中西醫相爭之問,呂永波有著自己的感悟。

“中醫傳承幾千年,自有道理。所以,我願意為中醫傳承竭心盡力,做好自己,建好科室,帶好徒弟。”

帶徒弟,並不限于院外拜師的人,對科室裏的同事,呂永波也是“我行我素”。

二十八年前,從山東省中醫藥學校針灸推拿專業畢業的呂永波,即在青島市即墨區藍村衛生院創立針灸推拿科。科室初創時,只有醫師1名。如今,針灸推拿科已經擁有了以呂永波為主任的6名醫生,副主任醫師1名,主治醫師1名,醫師2名,康復技師1名,副主任護師1名。他們年齡正當、各有精專、又精誠協作,共同堅持大針灸、大臨床理念,以讓患者信服的醫德醫術,踐行著“溫和,溫馨,細心,專心”的服務理念。這是藍村衛生院品牌最亮、口碑最響的科室,科室所創“毫刃針治療頸肩腰腿痛”被青島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命名為“基層特色專科”。

醫道浩瀚,學無止境。呂永波對自己的醫理醫術要求近乎苛刻。二十八年來,他從未間斷過自學自修,以求博學精技。青島、太原、上海、北京……全國各地能夠學到新理念、新技術的地方,他幾乎跑了個遍;靳三針、毫刃針、針刺蝶神經節治療鼻炎、醒腦開竅療法……但凡患者有需求的針灸技術,他都逐一深研精學,並審慎運用到臨床;四診合參、脈證結合、辯證分析、理法方藥、針灸處方,他已經可以以針灸為主,輔以推拿拔罐中藥等療法,融通各家所長,治療周圍性面神經炎、頭痛、失眠、眩暈、中風後遺症、頸肩腰腿痛等十幾種病症。

這一切,又在他的徒弟們那裏開枝散葉。呂永波説,其實很簡單,就是為自己的信仰而努力。

中國網官方微信
中國國情
網站無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