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滴服務、遇見溫暖,這家公益驛站接地氣聚人氣

發佈時間:2024-05-17 16:38:11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李汀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一直以來,中國銀行台州市分行始終踐行金融政治性、人民性,緊緊圍繞戶外勞動者最關心最現實的需要,積極打造愛心公益服務站點——“中銀公益驛站”。其中台州玉環支行在原有“溫暖角”的基礎上提檔升級,結合網點佈局,進行“標準化+個性化”建設,為戶外勞動者提供升級版的溫馨便民服務。

驛站位於營業部大廳內,主要面向環衛工人、計程車駕駛員、交通警察、快遞員、志願者等戶外勞動者免費開放,為他們提供臨時休息、手機充電、飲水、飯菜加熱、應急用藥等服務,還為當地居民、外來人員等提供幫助和支援,有效緩解了戶外勞動者群體“吃飯難、喝水難、休息難、如廁難”等現實問題。

從“愁心”到“舒心”

群眾冷暖無小事,金融普惠係民情。“中銀公益驛站”以共治共用為理念,充分整合廳堂資源,按照節約資源、一室多用的原則打造。走進中國銀行玉環支行,廳堂寬敞明亮,裝修簡潔大方,站內除了配備飲水機、愛心座椅、手機充電站等必要的便民設備外,網點還新增了醫藥箱、輪椅、冰箱、微波爐等物資設備,由專人負責設施設備的更新與維護,按照實際需要及時增減物品。特別是添置微波爐後,附近的計程車司機便經常“光顧”這裡,“餐館的飯菜常吃不健康,現在好了,我們可以去中行熱飯,他們的員工都特別熱情。”站內共設有近三十種便民項目,能夠服務各類特殊群體,大到無障礙通道、母嬰室、緊急呼叫按鈕等硬體設施,小到老花鏡、放大鏡、針線盒等物品配備,一應俱全。醒目的標識、明晰的制度、人性化的設計,每一處細節都展現著中行人的用情用心。

從“被動”到“主動”

為民在心亦在行。如何讓更多的勞動者進得去、用得上,讓“中銀公益驛站”真正發揮作用?這可讓玉環支行的小夥伴們犯了愁。戶外勞動者一般流動性較強,很少來銀行大廳,意味著很難有機會讓他們了解到驛站的服務資訊。於是,玉環支行的小夥伴們把重點放在了“廣而告之”上,通過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廣泛宣傳,一方面在高德地圖、百度地圖等常用地圖軟體上更新公益驛站的地點、聯繫方式等資訊,便於有需要的人及時快速地搜尋到附近的驛站位置,另一方面開展定期集中性的主題公益活動,主動邀請戶外勞動者進“站”休息、飲水、如廁等,讓周邊的戶外勞動者全面了解“中銀公益驛站”。支行全體員工用真誠的微笑、接地氣的服務,讓戶外勞動者們放下戒備與不安,願意主動走進來,並介紹給“工友”,讓玉環支行這個“累可歇腳、熱可納涼、冷可取暖、急可如廁、傷可用藥”的服務平臺能夠服務更多人群。

從“小家”到“大家”

設立“中銀公益驛站”是中國銀行貫徹落實加強新市民金融服務、建設戶外勞動者服務站點等工作部署的重要舉措,也是紮實推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的具體成果。中國銀行台州市分行第一時間響應,以本級營業部為樣板,輻射全轄58家營業網點,設置統一醒目的站點標識,增添服務設施,繪製驛站地圖,形成“聚點成面”的服務格局,讓戶外勞動者有更多的地方歇歇腳、充充電、喝喝水。在做好站內服務工作的同時,玉環支行積極拓展多元化公益場景,開展金融知識宣傳、幫扶救助、普惠百姓等關愛活動,不斷提升行內職工的服務素養、志願精神、責任擔當。2023年,中國銀行台州市分行共開展志願服務活動超300次,借助中行公益平臺,向省行定點扶貧單位衢州飛礁村採購胡柚34100斤,在“公益中國”採購扶貧農産品超80萬元,把關心關愛員工與精準扶貧緊密結合,充分詮釋了驛站有形,溫暖無界。

中國銀行台州市分行將以“中銀公益驛站”為抓手,充分整合資源、總結經驗、複製推廣,探索服務新途徑,拓展服務新領域,不斷擦亮中行公益名片,使愛心驛站更接地氣、更聚人氣、更有生氣,為美好城市建設增添金融溫度。

中國網官方微信
中國國情
網站無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