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是我國傳統牧區,天然草地作為牛羊的“基本農田”,在高原特色畜牧業發展中發揮著“壓艙石”和“頂梁柱”的作用。此外,作為國家生態屏障主體的天然草地,還為人民群眾提供了防風固沙、固碳釋氧、涵養水源等寶貴的生態系統服務。然而,自上個世紀下半葉以來,隨著全球氣候變化加劇,極端氣候強度、頻率、持續時間不斷增加,加之人類放牧活動不斷加強,這個脆弱的高寒草地生態系統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
和其他牧區一樣,發展人工草地、降低天然草地放牧壓力是西藏保護高寒草地脆弱生態系統的重要舉措。但是由於西藏草業科學起步晚、基礎薄,科技創新不僅沒有在草業發展中發揮引領作用,甚至成為最大的短板。2010年,西藏科技廳著手推進科技創新平臺建設探索,組織區內外相關科研院校聯合成立了西藏高原草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以下稱草業中心)。過去的10多年時間,草業中心不斷完善創新平臺建設,聚力高原適宜性草業技術研發,廣泛開展科技成果推廣示範,不斷探索“政産學研用”一體化草業科技創新體系,儼然已經成為西藏草業科技創新的中堅力量。
拉孜扎西崗鄉燕麥種植示範基地
建強草業創新平臺
上世紀60年代以來,西藏的一些科研院校開始從內地引進牧草品種開展試驗研究。但是由於當時經濟基礎差,牲畜也還沒有嚴重超載,社會各界都不是很重視人工草地的發展,草業技術研發呈零星、細碎化的發展態勢。
“十一五”期間,科技部啟動實施了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青藏高原優質牧草産業化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示範”,組織區內外科研院校力量,系統開展了種子繁育、牧草栽培、草産品加工和利用等關鍵技術研究。為了留住並用好這些草業科技人才,自治區科技廳在2010年批准成立了自治區級重點實驗室——西藏高原草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西藏草業中心的一個重要創新就是建立區內外單位“1+1”的合作模式。中心主任、西藏草業首席科學家余成群研究員介紹説,“我們在新品種選育、適宜性栽培、草産品加工每個關鍵産業環節都有區內外單位參與,這樣既可以利用區外單位的高水準科研能力解決當前亟需問題,也可以在協同創新中提升本地科研人員的創新水準。”
余成群來自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自1988年來到西藏,一幹就是35年。如今已兩鬢斑白的他跑遍了西藏全部74個縣(區),他用雙腳丈量高原的每一寸土地,無論走到哪,他的關注點總是在田間曠野的牧草上,他説,“我這輩子就是交給西藏了!我們就是科學院的西藏隊。”
熱愛可抵歲月漫長,努力方能直達遠方。草業研究是一件枯燥且辛苦的差事,但余成群非常喜歡研究牧草,不然也不可能35年如一日堅持在世界屋脊上的生命禁區裏、人跡罕至處,探索高原草業科研的秘密。他説:“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看到地撂荒,總感覺心裏不舒服,如果那裏種上牧草多好。”
如果説創新平臺是“沃土”,那麼科技投入是“種子”,沒有種子,再肥的沃土也長不出莊稼。過去10多年以來,哪怕經費十分有限,自治區科技廳也要擠出來支援草業科技創新。據不完全統計,自2011年以來,自治區科技廳在草業領域累計投入經費超過5000萬元。此外,科技部、中國科學院在此期間也分別在西藏佈局了重點研發計劃、STS計劃等科研任務。余成群説:“這些年來,持續的科技經費投入是西藏草業科技創新煥然一新的關鍵。”
這些項目不僅關注技術研發,而且非常注重平臺基地建設。2011年,自治區科技廳專門支援草業中心購置了一批大型室內分析儀器設備。此後,草業中心還陸續在達孜、林周、隆子、薩迦、那曲等地建立了一批試驗示範基地,初步形成了覆蓋不同生態地理區的聯網觀測研究網路,奠定了西藏草業科技創新的平臺基礎。
隆子縣隆子鎮青飼玉米種植示範基地
聚力關鍵技術研發
長期以來,沒有經過審定的育成品種是西藏草業科技基礎薄弱的一個最重要的體現。為了攻克這一難題,草業中心的育種專家們把野生牧草馴化選育、主栽牧草新品種選育、適宜牧草引種篩選作為主攻點。
中科院地理資源所的沈振西研究員,從2011年開始就著手收集西藏野生牧草種質資源,截至目前已經採集保存了56分野生牧草種質資源,其中有10多份種質有望馴化成為新品種;西藏大學苗彥軍教授長期致力於披肩草馴化選育,經過田間栽培馴化和多代系統選育,培育出了審定鄉土牧草品種——巴青披肩草;中國農業科學院蘭州畜牧獸醫研究所的李錦華教授則瞄準紫花苜蓿這一主栽牧草,通過10多年的潛心研究,選育出西藏首個紫花苜蓿品種“藏苜1號”。現在,草業中心已經培育出了“藏苜1號紫花苜蓿”“雪莎1號葫蘆巴”“藏飼1號小黑麥”和“藏飼1號黑麥”等5個牧草品種通過審定,這也是西藏首批通過審定的牧草品種。
除此之外,草業中心團隊還在西藏各地開展了優良牧草引種篩選工作,現已篩選出59個適宜西藏不同生態地理區的優良牧草品種。
哪些地方可以種草、如何種好草是西藏各地政府部門都比較關心的問題。近年來,草業中心利用遙感技術研究發現,僅在“一江兩河”地區,西藏就發展超過500萬畝的人工草地的潛力,相當於現有人工草地保留面積的3倍。此外,為了緩解“糧草爭地”矛盾,草業中心提出了時空拓展理念,在空間上挖掘利用新墾荒地、低産田,發揮牧草“營養體”生長優勢,在時間上充分利用麥後餘熱資源,發展糧飼復種和雙季種植。
在空間拓展方面,針對人工草地建植標準化程度低、缺乏良種良法配套栽培技術的問題,西藏草業中心的專家們不斷強化播種、施肥、灌溉等關鍵環節技術攻關,研發整合了紫花苜蓿、燕麥、青飼玉米等主栽牧草標準化栽培管理技術、産品、裝置和設備、管理系統平臺和軟體。
在時間拓展方面,除了繼續開展糧飼復種模式研究外,最近科研人員還在關注飼草復種。“我們發現,氣候變化導致生長季延長,這為發展飼草‘一年兩收’模式創造了有力條件”,中科院地理資源所武俊喜副研究員説到,“我們在林周縣的試驗發現秋播黑麥或小黑麥、夏播燕麥,可以提高牧草産量1倍以上。”
在西藏科技支撐適生草品種選(引)育成果推介交流會上,余成群説:“我們初步構建了西藏海拔4600米以下區域人工種草的主栽牧草品種和配套技術體系。”
乃東區多頗章鄉紫花苜蓿種子繁育示範基地
推進草業成果轉化
生態草業不僅是國家生態安全屏障建設和高原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內容,更是西藏農牧民穩定增收、農牧業發展戰略調整和鄉村振興的迫切需要。
“在‘十一五’期間我們主要聚焦的核心農戶群建設”,余成群回想著説,“因為當時還沒有合作社、企業這樣的新型主體從事草業生産,當時草業科技創新的一個根本要求是落地生根。”
“十二五”期間,農民專業合作社在西藏大量興起,人工草地建設開始從農戶家庭分散種植向規模化連片種植轉變。為了應對草業經營模式轉變對科技創新提出的新要求,余成群帶領團隊在貢嘎縣吉納村、林周縣白朗村、巴宜區章麥村開展了草業技術整合示範與發展模式構建研究工作,提出了“四個一工程”,也就是“建成一個産業化經營示範平臺、構建一套整合適用的農牧技術體系、培養一批關鍵技術崗位人員、建立一項農牧民增收長效機制”科技服務工作框架,建立了典型農業村、半農半牧村、農林牧結合村現代農牧結合示範基地,極大促進了高原地區草業科學研究與農牧業發展轉型的結合。
合作社有需求但沒技術,通過引入適宜科技並重組生産要素,培育新型農牧民專業合作社,提升農牧民技能等一系列工作融合,整村推進建設草業科技示範基地,為農牧民增收提供了技術支撐並建立了增收的長效機制。
“十三五”以來,以“企業”為經營主體的規模化、集約化草業發展模式,成為西藏各地産業扶貧的重要抓手。西藏草業中心團隊緊密圍繞産業扶貧需求,在拉薩、山南、日喀則、阿裏等地繼續驗證和推廣“四個一工程”這一草業科技服務新範式。截止目前,草業中心團隊為隆子縣聶雄乳業有限公司等9家新型草業經營主體提供一對一的技術服務,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為西藏草業發展提供了模式選擇和推廣應用工作範式選擇。
據隆子縣聶雄乳業有限公司的負責人達娃央金介紹,自採納西藏草業中心推廣的品種、技術以來,每年可節約粗飼料採購成本200萬元左右。
據不完全統計,近10年來,西藏草業中心通過項目支援,累計建成人工飼草種植技術推廣應用示範基地5.8萬畝,推廣示範應用面積超過70萬餘畝,為9000余戶農牧民群眾年增收2000-3000元提供了堅實的技術基礎,也為西藏順利打贏脫貧攻堅戰、鞏固脫貧成果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提供了堅實的數據基礎和決策依據。
結語
“志之所趨,無遠弗屆,窮山距海,不能限也”,35年來,余成群帶領西藏草業科技創新團隊紮根西藏堅守始終,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用實際行動把論文寫在了世界屋脊之上,結出了自主創新的草業科研碩果,綻放了助力農牧民增收的幸福之花,真正用科技推動了高原草業的現代化發展。(文/張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