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藝惠民演出,為群眾帶去“文化盛宴”。
練習四川盤子。
曲藝大舞臺上表演的快板。
宕渠雙竹連響參加四川省群眾廣場舞展演活動。
曲藝,伴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繁衍不息,流傳至今。它以説講和歌唱為主要表現形式,輔以動作、表情、口技等來敘述故事、塑造人物。
四川省廣安市前鋒區的曲藝文化底蘊深厚,在不斷發展中形成了連響、盤子、車燈、快板等多個曲藝品種,體現出鮮明的地域特色和民俗特性。
去年,前鋒區成功創建為“四川省曲藝之鄉”,如今,前鋒區正大力爭創“中國曲藝之鄉”,有效豐富、涵養和肥沃曲藝事業發展源泉與土壤,永葆“曲藝之樹”長青,為文化事業繁榮振興插上翅膀。
尋因
“曲藝之樹”根深源長
前鋒區歷史悠久、古風猶存、地靈人傑、資源富集,巴濮、宕渠文化源遠流長,文化底蘊厚重。
“文化土壤”孕育“曲藝之樹”,連響、盤子、車燈、快板、清音、揚琴、金錢板……經過時間的洗滌和凝練,前鋒區曲藝文化呈現出獨有的特色。
如何讓“曲藝之樹”更加茂盛?前鋒區的答案是創建“中國曲藝之鄉”。
“深厚的曲藝文化底蘊、濃郁的群眾曲藝氛圍、獨特的鄉土地域特色,成為了前鋒區創建‘中國曲藝之鄉’的底氣。”前鋒區曲藝協會主席何盟嬌説,創建“中國曲藝之鄉”不僅有利於發掘、整理、搶救、保護、傳承中華傳統曲藝文化,滿足廣大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還將充分傳承中華文脈、厚植文化歷史根基。
前鋒區曲藝文化歷史悠久,特別是宕渠雙竹連響,其表演性、群眾性和傳承性極強,群眾基礎深厚,發展源遠流長。宕渠雙竹連響起源於古宕渠郡濮人“板楯蠻”的戰舞表演,明清“湖廣填四川”時,楚人將單竹連響帶入四川,清代觀閣鎮藝人將單竹連響與本地竹枝舞相結合,最終創作出新的民間舞蹈宕渠雙竹連響。
為擦亮“雙竹連響之鄉”這張文化名片,前鋒區讓宕渠雙竹連響遠赴法國,參加中法建交50週年文化交流文藝演出、並登上2019年央視春節聯歡晚會舞臺。
除了宕渠雙竹連響,前鋒區的民間説唱車燈,也有廣泛的群眾基礎。近年來,前鋒區創編的説唱車燈《野春芽》等本土作品多次獲獎,深受群眾喜愛。
只有創建“中國曲藝之鄉”,為曲藝發展提供凝聚人心的陣地和展現才華的舞臺,前鋒曲藝才能“振臂一呼,應者雲集”,勇擔“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為時代畫像、為時代立傳、為時代明德,不斷譜寫前鋒曲藝文化新篇章。
發展
“曲藝之樹”養分充足
在何盟嬌看來,創建“中國曲藝之鄉”,應該突出一個“鄉”字,要背靠“鄉土”“鄉景”,面對“鄉親”“鄉里”,演出“鄉音”“鄉情”,弘揚“鄉韻”“鄉味”。
“‘曲藝之樹’想要長得好,就需要保障‘鄉土’的養分。”何盟嬌説,為此,前鋒區財政每年預算200萬元創建工作經費,對陣地建設、器材購置、人才培養、活動開展等創建工作予以充分保障。
立足“鄉景”,前鋒區不斷夯實陣地基礎。該區將曲藝文化與城市公園、社區廣場、文體廣場建設和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有機融合,定期組織人員指導相關單位做好曲藝陣地建設和節目編排等工作。目前,該區已建成曲藝公園1個、曲藝廣場3個、曲藝大舞臺9個、學校青少年曲藝傳承基地6個,配置曲藝器材道具7000余套(件),構建起覆蓋區鎮村三級的曲藝陣地網路。
為將“鄉音”“鄉情”演得更好,前鋒區努力將曲藝力量育得更優。該區堅持“讓專業的人幹專業的事”,建立曲藝人才庫。目前,前鋒區曲藝協會吸納正式會員50余人,組建鎮(街道)、村(社區)和學校曲藝表演隊伍30余支,涵蓋雙竹連響、快板、車燈、相聲、盤子、金錢板、四川清音等多個曲種,參與人數逾7000人。前鋒區還加強曲藝人才的“輸血”與“造血”功能,將“請進來”和“走出去”結合起來,不斷提升曲藝工作者的能力水準。
該區還積極承辦各級曲藝展演、比賽、交流等活動,精心打造前鋒特色曲藝文化品牌,以雙竹連響為主、其他曲藝形式為輔,策劃每年定期舉辦連響文化藝術周;依託曲藝傳習基地,廣泛開展曲藝進鄉村、進社區、進學校活動。如今宕渠雙竹連響成為廣大社區壩壩舞的標配,全區中小學校把連響、盤子等曲藝,作為“大課間”的表演節目,前鋒小學快板表演、代市小學車燈表演、前鋒思源實驗小學盤子曲藝表演等一系列群眾性曲藝活動遍地開花;大力實施曲藝類精品節目創排,《連響張興發》《野春芽》《美麗新家園》《城裏鄉里》等文藝精品不斷涌現,讓群眾觀看到更多精彩曲藝節目。
破題
“曲藝之樹”茁壯成長
“目前,前鋒區創建‘中國曲藝之鄉’還存在氛圍營造不濃、合力推動不足、專業人才緊缺等短板。”何盟嬌介紹,前鋒區專業人才緊缺,區內現有的曲藝人才大多都是業餘愛好者,素質參差不齊,且普遍專業性不夠強,缺乏專業創作團隊打造叫座又叫好的精品節目。
如何破題,成為他們當下最需要思考的問題。
“把‘讓廣大人民群眾切身感受到曲藝之鄉帶來的獲得感、幸福感’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全區正統籌推進、突出重點、打造特色,精心抓好‘中國曲藝之鄉’創建工作。”何盟嬌表示,前鋒區將“曲藝之鄉”創建作為繁榮地方文化建設、提升知名度和美譽度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強化保障措施,統籌整合各方優勢資源和有效力量,加大對曲藝形式和內容的傳承、保護、創新力度,不斷夯實曲藝傳承發展的堅固根基,助推曲藝煥發新活力。
未來,該區將堅持“走出去”學先進和“請進來”學業務,組織曲藝人才分批次參加省、市培訓,持續提升曲藝人才技藝水準;引導廣大曲藝工作者深入生活、紮根群眾,加強本地曲藝編創,突出前鋒特色,努力創作更多接地氣、傳得開、留得下、群眾喜聞樂見的優秀曲藝作品,著力打造特色曲藝品牌。
高水準繁榮文藝活動,潤澤曲藝精神內涵。該區將持續深入挖掘本土優秀、特色文化資源,依託已建成的曲藝陣地,常態化開展曲藝進校園、進機關、進鄉村、進社區等活動,充分發揮“文藝輕騎兵”作用;舉辦連響文化藝術周,作為重大節慶和旅遊宣傳活動的保留節目,進一步擴大前鋒區曲藝文化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值得一提的是,前鋒區還將在創新上下工夫,採取階梯式的曲藝項目推進模式,選取基礎較好、上手較快、難度較低的曲藝形式,如雙竹連響、快板、金錢板、盤子、單口相聲等曲藝項目,先行培養和鍛鍊人才,再逐步開展其他曲藝形式的項目建設。(呂甜、遊覓、劉甜甜/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