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歷史發展的脈絡中,山和水從來都不只是作為地理事實存在於中國大地之上,其中更蘊含著豐富的人文思想。在國家祭祀體系中,山川祭祀的傳統極長。其中,家喻戶曉的“五嶽四瀆”至今仍被認為是國家的象徵。先秦時期,古人認為山川能主宰水旱,關係國計民生乃至國君命運,故分封立國一般都要依託名山大川,出現了“國必依山川”之理念。
那麼,中國古代山川祭祀起源於何時?先秦時期,山川祭祀經歷了怎樣的發展演變過程?歷史上的各民族都有哪些山川祭祀儀式?它們是如何與中原王朝的山川祭祀共同塑造了中國古代大一統觀念?近日,陜西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牛敬飛教授接受中國民族報“道中華”專訪,對此進行解讀。
記者:中國古代最早的山川祭祀緣何産生?它起源於什麼時候?
牛敬飛:人類對山川産生崇拜進而祭祀的原因非常複雜。我認為最主要的還是因為名山大川與人類的生存及生産環境密切相關。高山既能孕育河流,又能為原始人類提供庇護;河流則讓農牧業的發展成為可能。當然,山川特殊的地質地貌還能為人類提供更豐富的物質資料。
翻看地圖就可以看到中國廣闊的國土上山脈縱橫交織,河湖星羅棋佈,正是這眾多的名山大川伴隨著華夏文明的萌芽與發展。比如傳説中的大禹治水大約發生在四千年前,那時先民們一定對黃河及黃河流域的群山有深刻的印象。其實華夏先民的山川崇拜早就産生了,目前我們能找到的證據之一是山東大汶口文化中的陶文符號,有學者認為這是中國最早的原始文字,日月下面是一座山,這暗示著大汶口人已注意到了大山的神聖性,這比大禹治水還要早一千年。
得益於甲骨文,我們知道山川河流是商人祈禱占卜的重要對象。如殷墟卜辭中經常提到“燎”山或“燎丘”求雨,商人還會一次性地祭祀多座山,於是就有了向“二山”“三山”乃至“九山”占卜的記錄。商朝後期的都城在河南安陽,其地西靠太行山脈,卜辭所見眾山應該不少就在太行山上。
需要指出的是,商人曾數次跨越黃河遷都,與商朝國運關係最大的地理因素當屬黃河。不過甲骨卜辭中幾乎找不到商人直接祭祀黃河的記錄,他們更多的是頻繁祭祀洹水、湡水等小河,這些小河大多是殷都周邊的黃河支流。
大約與商代同時,遠在西南的蜀地也有隆重的祭山活動。廣漢三星堆二號器物坑出土了一件非常特別的玉璋,玉璋上有山形圖案和祭司形象,其中有的祭司下跪,兩山之間還有疑似祭壇的器物,這顯然是古蜀人祭山的場景,人們就叫它《祭山圖》。
▲三星堆祭山圖玉璋。(牛敬飛 供圖)
記者:先秦時期,山川祭祀發生了怎樣發展演變過程?伴隨著中國歷史上的周秦之變,名山大川的歸屬發生了怎樣的轉換?
牛敬飛:西周初年推行分封制,整個國家除王畿外,分為大大小小數百諸侯國,當時分封有個流行的原則叫“國必依山川”,即從理想角度講,每個諸侯國境內都該有必要的山水,它們既是經濟資源,亦是可依憑的軍事保障。從那時起人們對山川的祭祀就不僅僅是出於簡單的自然崇拜,而是有了濃厚的政治意義。
各國皆以境內的名山大川為“地望”,山川成了國土的象徵,它們與國運息息相關。周朝王畿囊括關中平原和河洛之地,周王就視洛邑東南的嵩山為“天室”。《詩經·周頌》言“懷柔百神,及河喬岳”,岳就是嵩山,河即黃河,這説明周王室是以黃河、嵩山為王畿之地望,要定期祭祀的。
各國的“地望”可謂五花八門。比如山西中部的霍太山(又叫霍山)就是晉國的地望,後來三家分晉,霍太山神又成了趙國的庇護神。秦國以華山為本國地望,上海博物館藏有一塊“秦駰玉版”,上面記錄了秦惠文王向華山禱病之事。有意思的是,因為華山地處秦晉交界,兩國還曾爭奪過華山的祭祀權。
黃河流經諸國,故除周王室外,秦、晉、鄭、衛等皆視其為本國地望。楚國地處江漢流域,可楚莊王爭衡中原勝利後就通過祭祀黃河以彰顯其問鼎中原之志,這在時人看來是違背禮制的,因為在分封制下各國只能祭祀本國山川,不能越境祭祀,這就是所謂的“祭不越望”原則。
至秦朝大一統,原來諸國的名山大川被納入中央統一管理、祭祀,秦始皇為此還制定了相應的等級,第一等級有包括嵩山、泰山在內的大山十二座,有包括黃河、長江的大川六處。一等山川裏的會稽山和長江是中國東南地區的代表,與此相對還有座“瀆山”,它是今天的岷山,原本是蜀國的地望,後來秦國吞併巴蜀,瀆山也就成為秦國西南領土的象徵。西漢前期雖大肆搞過封建制,但朝廷還是藉故陸續從各個封國收回了五嶽的祭祀權,自此中央政府開始統一管理天下所有的名山大川。
記者:“五嶽”起源於何時?五嶽祭祀在中國古代政治文化中有什麼特殊含義?
牛敬飛:所謂“岳”,指的就是眾山中的大山,甲骨文已有“岳”字的多種寫法。泰山、華山、嵩山、恒山、衡山,這五嶽是中國古代名山大川的最高代表。
關於它們起源於什麼時候,史學界沒有定論。比如顧頡剛先生認為五嶽確定於西漢中期,那就太晚了。司馬遷在《史記》中説過:“至秦稱帝,都咸陽,則五嶽、四瀆皆並在東方。”四瀆指黃河、長江、淮河、濟水,從《史記》來看這説明在司馬遷眼裏,五嶽四瀆之説很早就有了,肯定在秦統一之前。《尚書·堯典》記錄了舜帝巡狩四岳活動,因為是寫天子奔赴四方故而只提了四岳,沒提中嶽。成書于戰國後期的《周禮》也提到了“五嶽”。
▲位於泰山腳下岱廟的五嶽獨宗碑。(王恩山 供圖)
在儒家思想影響下,漢宣帝下詔制定了祭祀五嶽四瀆之禮,並以五嶽四瀆為國家最高等級的山川。後來在漢代匯集天下地神的北郊壇上,五嶽緊緊圍繞大地神位,這進一步確定了它們作為全國山川之首的地位,漢儒鄭玄在給祭禮分等級時也把五嶽歸入僅次於郊廟大禮的“次祀”。這裡需要補充的是漢武帝定的南嶽是安徽的霍山,後來到了隋代才根據儒家經典改成今天湖南的衡山。
為何漢朝如此重視五嶽呢?首先,五嶽這五座大山分佈在中央和四方,象徵組成天下的五大板塊,對於理想的一統王朝來説,它們缺一不可,這就是五嶽的政治意義。其次,漢儒在解釋《王制》“五嶽視三公”時提到:“五嶽何以視三公?能大布雲雨焉,能大斂雲雨焉......故視三公也。”出雲布雨算是五嶽之神最原初的功能。此外,就像秦王向華山禱病一樣,漢人也認為岳瀆山川有庇祐君主的功能,所以漢朝禮制規定,皇帝重病時除了向天地宗廟禱告,還要祈求五嶽四瀆之神。
需要指出的是,五嶽之中泰山有著更為特殊甚至更高的地位。秦皇漢武都曾在泰山行封禪大禮,尤其是漢武帝還定下了五年一封禪的制度。所謂封禪其實就是一場在泰山舉行的祭祀天地之禮,其主要目的是借向上天告太平來宣揚皇帝得天命。封禪泰山一直是古代帝王爭相追慕之舉,自秦皇漢武后雖然有不少皇帝曾親自到過泰山,但真正行過封禪之禮的只有東漢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和宋真宗。
在漢唐盛世,五嶽象徵著天下統一;在動蕩時代,五嶽雖暫時分屬不同政權,可人們反而更在意它們所代表的天下的完整性。如南北朝時蕭梁與北魏互爭正統,蕭梁大臣譏諷北魏為五胡,北魏大臣則以本朝“定鼎嵩洛,五山為鎮,四海為家”反駁之。北魏佔據青齊地區後,南朝人則慨嘆“岱宗牢落,天步艱難”。五嶽與九州一樣,幾乎成了中原、中國的代名詞。
▲清代泰山石刻“五嶽獨尊”。(牛敬飛 供圖)
記者:秦皇漢武都曾在泰山行封禪大禮,封禪儀式是什麼樣的?
牛敬飛:封禪之説出自齊魯之地,傳説上古三代有德之君都曾行封禪禮。封、禪分別指祭天、祭地禮。封禮要在泰山上增高建壇而祭;禪禮是在泰山附近的小山下舉行,其義主要在於向上天宣告帝王功績,即所謂的“告太平于天”。秦始皇是第一位封禪泰山的皇帝,他原本想依靠齊魯儒生制定封禪禮,可儒生們提出了各種繁文縟節,於是他索性放棄儒家禮儀,直接開山除道登上泰山告天立石。
後來漢武帝的封禪多少受到了些儒家思想影響,在封禪禮前他與儒生們先舉行了射牲儀式,然後就參照他自己創立的泰畤祭天禮和后土祭地禮分別進行封、禪。《史記·封禪書》簡單記錄了相關程式:射牲後在泰山下建壇祭天,然後將祭天玉牒埋在壇下;接著武帝又在近臣陪同下登上泰山再行封禮;最後下山行禪禮。作為最高規格的帝王之禮,儒生方士們認為封禪的前提不僅需要文治武功,還需要天降符瑞。於是武帝在封禪期間還自造了祥瑞,把各地的奇珍異獸帶到泰山放生。
需要指出的是,秦皇漢武封禪泰山還有追求長生不老的個人訴求,傳説黃帝封禪泰山後就飛升成仙了。因此他們的封禪禮不同於一般的公開祭祀,他們的告天祝文都十分保密,這也讓封禪充滿了神秘色彩。
《續漢書·祭祀志》對東漢光武帝封禪泰山的記載更加詳細,大體環節和漢武帝封禪一致,只不過在上山封禪前皇帝還專門派人祭祀了泰山,這樣我們就知道封禪與祭山是兩回事。一個參加過光武帝封禪叫馬第伯的官員寫了篇《封禪儀記》,記錄了皇帝從洛陽到泰山的日程和泰山上的景物,稱得上是今天見到的最早的泰山遊記。
記者:古代山川祭祀的儀式都有哪些規制和流程?不同時代的山川祭祀有哪些特徵?
牛敬飛:商朝人無論祭山還是祭河,一般都用“燎”祭,就是用牛羊等牲畜祭祀,對於牲畜的種類、數量也沒有特別的規定,甚至獻祭同一條河時,有時用牛有時用羊。到了周朝就不一樣了,周人祭祀特別強調區分山川。此外周人祭山川時,用牲數量上也比商人更為克制,周人祭山川的常用祭品還有圭、璧等禮器。
周代祭山流程可從秦駰玉版中窺之一二,秦王祭華山時先奠璧,然後才埋牛、羊、豕和馬車,祭品分別埋在華山的南坡和北坡。關於周人祭河,《左傳》記錄了“秦伯以璧祈戰于河”,鄭國貴族“用兩圭質于河”,此皆是將玉器沉于河中。周禮區分山川祭祀的規則被後世嚴格遵循,唐玄宗時期,禮臣祭祀北嶽時錯用沉禮,立刻遭到了御史們的強烈批評。
從漢代起名山大川一般都有固定的祠廟,祠廟日常由地方官員負責,祭祀儀式按儒家禮制展開,主要參加者一般先行齋戒,接著是初獻(包括讀祝文)、亞獻、終獻,三獻完畢,最後將祭品或掩埋或沉于河中。這些儀式較為詳細地保留在了《大唐開元禮》中。
古代官方的山川祭祀基本遵循儒家理念,但有時也會受到道教、佛教的影響,尤其是道教的影響。比如北魏北齊就將岳瀆祭祀交由天師道負責,為此設有崇虛都尉、崇虛局。唐宋兩朝皇帝多信奉道教,經常派道士赴名山大川舉行齋醮儀式,齋醮完後還會搞投龍活動。所謂投龍就是將禱文寫在簡上,再將簡投諸山川。現在我們還有幸能看到武則天的嵩山投龍金簡和唐玄宗的南嶽投龍銅簡。到元朝初年,官方的五嶽四瀆祭祀一度全部依靠道士來完成。或許是受到了道教神仙思想影響,自唐代起朝廷開始給岳瀆神加爵位,宋代賜爵山川神、給山川祠廟賜名蔚然成風。到了明代,朱元璋為強調皇權獨尊去掉了岳瀆封號,官方的山川祭祀又回到了儒家禮制的老路上。
記者:武則天的投龍活動是如何進行的?歷史上有具體的記載嗎?
牛敬飛:大家知道武則天是非常推崇佛教的,但她也接納、利用道教。據統計武周朝有記錄的投龍就多達十次,但這些基本不見於正史,多見於各類道教石刻。
投龍活動多出於皇帝個人的宗教偏好,是相當私密的行為,與國家公開的儒家式的祭山儀式有很大區別。正因為私密,所以皇帝投龍多派遣道士和親近的宦官前往名山大川。如武則天剛登基稱帝後,就派遣了高道馬元貞到五嶽四瀆搞投龍儀式,整個活動因為要分赴各地持續了一年多。馬元貞後來將投龍之事刻在了泰山的《岱岳觀碑》上,碑文透露出武則天投龍的目的是為“大周革命”而作功德,各山川的投龍簡文雖不得見,但大義應該就是向名山大川宣告武周代唐的合法性並祈求道教諸神庇祐她的新王朝。
今天能見到的中嶽投龍金簡作于久視元年(700年)七月。嵩山自北朝以來就是北方道教的中心,據正史記載久視元年四月到七月年邁的武則天一直在嵩山的三陽宮養病銷夏,也正是在此期間她改元“久視”,命道士就近投龍于嵩山,於是就有了這篇中嶽投龍簡。簡文主要內容有:“大周國主武曌,好樂真道、長生神仙,謹詣中嶽嵩高山門,投金簡一通祈三官九府除武曌罪名。”由此來看,這次投龍的目的就是為皇帝袪災除病、祈求長生,這也是“久視”的內涵。我們知道武周朝後期李、武集團鬥爭日益加劇,皇帝健康與否直接關係未來的政治走向,此時武則天又頻頻派道士赴名山大川祈福,為自己的政治生命爭取更多的時間。
▲武則天嵩山投龍金簡。(牛敬飛 供圖)
記者:歷史上,古代各民族都有哪些山川祭祀儀式?它們如何與中原王朝的山川祭祀儀式共同塑造中國古代大一統觀念?
牛敬飛:山川信仰不是中原地區獨有的,近年來學術界已經逐漸注意到山川之於邊疆民族的重要意義。以大家熟知的匈奴為例,就有依山祭天的傳統,與中原王朝的封禪有點兒像。河西走廊的祁連山得名于匈奴,匈奴語“祁連”就是天的意思,這説明祁連山被匈奴人視為神山,只是受史料所限,我們沒有找到他們祭祀祁連山的直接記錄。西漢大勝匈奴的標誌之一是霍去病“封狼居胥”,這其實就是在匈奴的神山上搞了一次封禪大禮。需要指出的是,匈奴各部對依山祭天這種儀式應該不陌生,所以“封狼居胥”不僅僅是按中原禮儀宣示漠北已歸入漢家,它的另一目的就是向匈奴各部展示漢朝是他們的新主人。
講到匈奴,不得不提到另外一座北方名山——陰山。魏晉之後,拓跋鮮卑成為漠南之主,陰山是他們的北境屏障。近期內蒙古考古工作者在陰山南麓發掘了一處規模頗大的北魏祭祀遺址,該遺址形制頗像中原的祭天壇,這足以證明當時陰山的神聖地位。有意思的是,北齊的北郊壇按《禹貢》所記佈置了天下名山大川,陰山赫然在列,這標誌著“陰山”終於融入到了中華山川祭祀之中。
▲內蒙古武川縣壩頂遺址。(圖片來源:內蒙古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
類似的例子還有東北的長白山。長白山是女真人的神山,女真人建立金朝後將其視為龍興之地。《大金集禮》將其與五嶽四瀆並列,專門有一卷講長白山祭禮。在金朝的北郊壇上,長白山與東嶽、東鎮、東海同屬東方山川。
在中國西北,天山山脈東段最高峰所在的博格達山早在唐代就被稱為“天山”,是西北各族公認的神山。清乾隆年間平定準噶爾後將博格達山在內的二十余處山川列入了官方祀典,這表明清朝對西域的經營超過了此前任何一個朝代。
總的來説,中國傳統文化特別重視山川祭祀,以五嶽四瀆為代表的山川自古就與國家命運聯繫在一起,名山大川往往被視為國家疆域的標識。隨著歷史的演進,中華各地的山川也逐漸融入了山川祭祀體系,它們共同見證了多元一體的中國歷史,塑造著中國古代的天下觀念,給後世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與文化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