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冠“乙類乙管”後的首個長假春節假期結束,作為新冠治療藥物關注焦點的小分子口服藥,也將在春節結束後迎來上市競速。
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今年春節前一週,就有兩款新冠口服藥提交了上市申請,並且已經被受理。
1月16日,先聲藥業宣佈與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武漢病毒研究所聯合開發的創新藥先諾欣(先諾特韋片/利托那韋片組合包裝)新藥上市申請(NDA)獲國家藥監局以藥品特別審批程式受理,擬用於治療輕至中度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成年患者。
先諾欣是一款口服小分子抗新冠病毒創新藥,針對SARS-CoV-2病毒複製的3CL蛋白酶,與低劑量利托那韋聯用有助於減緩先諾特韋在體內的代謝或分解,提高抗病毒效果。
1月18日,君實生物發佈公告稱,收到國家藥監局核準簽發的《受理通知書》,口服核苷類抗新型冠狀病毒藥物氫溴酸氘瑞米德韋片(項目代號:JT001/VV116)用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治療的新藥上市申請獲得受理。截至目前,VV116已在烏茲別克獲得批准用於中重度COVID-19患者的治療。
據了解,國內已有超30家企業處於口服小分子新冠藥研發階段。除了新藥上市申請已經獲得受理的先聲藥業和君實生物外,眾生藥業RAY1216、前沿生物FB2001、廣生堂GST-HG171因已經處於III期臨床階段,而成功踏入新冠口服藥上市競速的第二梯隊。
緊隨著第二梯隊身後,科興制藥SHEN26處於II期臨床研究成功階段,完成全部受試者入組;信立泰SAL0133則剛獲批開展適應症Ⅰ期臨床試驗;長江健康通過收購江和藥業入局新冠口服藥賽道。
此外,作為曾經的第一梯隊,開拓藥業去年4月曾披露其在研新冠口服藥普克魯胺治療輕中症非住院新冠患者III期臨床試驗的關鍵數據,但此後一直沒有更新消息。而該藥也因雄激素受體的作用機理一直受到業內質疑。
安信證券認為,根據藥企相關新冠藥物的臨床開發進度,上半年將有多個藥物獲批上市。總的來看,先聲藥業先諾欣、君實生物VV116、眾生藥業RAY1216成為了業內看好的種子選手 。據“江蘇藥品監管”微信公眾號此前消息,“先諾欣的III期臨床進度處於國內3CL靶點藥物第一位,預計最快於2023年2月上市”。
此外,北青報記者了解到, 國內還有多款3CL蛋白酶抑製劑在研,包括先聲藥業的先諾欣、眾生藥業的RAY1216、前沿生物的FB2001,以及廣生堂的GST-HG171。針對RdRp靶點,君實生物旗下的口服核苷類抗新型冠狀病毒藥物VV116,以及科興制藥的SHEN26也在開發中。
背景
除了新冠小分子口服藥
多款治療藥物、器械已密集獲批
事實上,國家一直在著力於擴大新冠治療藥物的種類和數量。2022年的最後一週,國家藥監局集中批准了12款新冠病毒感染對症治療藥物,並緊急批准了默沙東的新冠口服用藥莫諾拉韋膠囊進口。
在春節前的半個多月時間裏,國家藥監局繼續批准了多個新冠病毒對症治療藥物以及醫用氧氣上市;作為危重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的挽救性治療設備、2款我國國産體外膜肺氧合治療(ECMO)産品先後獲批上市;國家藥監局通過快速審評通道,批准布洛芬片等5個品種增産擴能相關補充申請;國家藥監局2天內批准2款托珠單抗注射液生物類似藥上市,該藥被納入《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診療方案(試行第十版)》和《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重症病例診療方案(試行第四版)》……
此外,一些海外藥品公司也在努力進入中國市場。北青報記者了解到,日企鹽野義的新型3CL蛋白酶抑製劑、新冠口服藥Ensitrelvir(恩斯特韋)也在今年1月向國家藥監局正式遞交了上市申請。該藥于去年11月22日經日本厚生勞動省緊急批准,是日本第一個國産新冠口服藥。去年12月23日,鹽野義制藥公司透露,已經和中國企業簽訂了《進口分銷協議》。中國生物制藥有限公司12月29日晚間公告,旗下子公司正大天晴藥業集團有限公司與平安鹽野義有限公司簽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治療藥物Ensitrelvir中國大陸地區的推廣協議,合作期限為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