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安協興鎮:文旅興鎮書寫發展新故事

發佈時間:2022-11-22 16:53:56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盧琴  |  責任編輯:吳一凡
分享到:
20K

近日,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公佈了四川省第四批天府旅遊名縣候選縣(市、區)和第二批天府旅遊名鎮、名村名單。其中,四川省廣安市廣安區協興鎮入選第二批天府旅遊名鎮。

協興鎮位於廣安主城區以北,面積36.3平方公里,轄10個社區和4個村。鎮上旅遊資源豐富,擁有國家5A級景區——鄧小平故里旅遊區、全國幹部黨性教育基地——小平幹部學院、“亞洲第一城市寬瀑”——湟龍峽瀑布等文旅資源17處,每年自帶遊客流量300萬人次以上,實現旅遊收入20億元以上。

近年來,協興鎮為用好紅色資源,賡續紅色血脈,依託“小平故里”獨特名片,深挖紅色資源,傳承紅色精神,書寫文旅融合發展新故事。

堅持紅色文化鑄魂

推動紅色精神薪火相傳

鄧小平故居、洗硯池、鄧小平銅像廣場、鄧小平故居陳列館……位於協興鎮的鄧小平故里旅遊區,每一件紅色文物都刻下醒目的紅色足跡,熠熠生輝。這裡是世紀偉人鄧小平的家鄉,青少年時的他曾在這裡學習、生活過。這裡也成為大家緬懷這位偉人的地方,每天都有慕名而來的遊客久久佇立、深情緬懷。

image.png

鄧小平故居。

“走進鄧小平故里旅遊區,處處都能感受到紅色文化,催人奮進。”這是遊客參觀後的共同感受。

偉人故里,魅力廣安。紅色,一直以來是這座城市最亮麗的底色,也是鄧小平故里旅遊區的靈魂所在。

“紅色永遠是協興鎮的本色,我們抓住生態和人文‘兩個寶貝’,用好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革命傳統教育基地、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先進單位等金字招牌,用活鄧小平故居、小平幹部學院等紅色文化資源,以紅色旅遊資源帶動鄉村旅遊業全面發展。”協興鎮副鎮長王建德告訴筆者。

講好紅色故事是開發紅色旅遊産品的重要一環。為了讓紅色故事“活”起來,近年來,協興鎮圍繞鄧小平生平事跡、思想理論、精神品格,編排反映鄧小平風範的情景劇,打造鄧小平青少年時期活動足跡現場教育點,組建了由全國、全省“金牌講解員”組成的“春天的故事”宣講團,“我的生命屬於黨”專題展入選全國建黨100週年精品展覽。同時,深化紅色教育,依託小平幹部學院開展紅色主題教育,推出“追尋偉人足跡爭做時代新人”等精品研學課程,年培訓量達3.2萬人次,成為全國首批紅色文化教育基地、首批紅色研學基地,被中組部授予全國新時期特色黨性教育基地。

依託紅色旅遊資源,協興鎮還樹立“産業旅遊化、旅遊主題化、主題産業化”理念,推進吃、住、行、遊、購、娛全鏈條式發展,讓遊客到協興來有看、有吃、有住、有玩,還能將産品帶回去做紀念,致力於吸引遊客、留住遊客、留下消費、積聚人氣商氣。

僅2021年,該鎮就接待遊客302.5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21.8億元。

堅持紅色資源賦能

促進文旅産業融合發展

夜幕降臨,在廣安樂活城景區,依然有遊客踏著石板路,邁過萬春橋,品嘗烤串、華鎣山高山羊肉、民國私房菜等各色美食。

“這裡環境優美,遊樂設施多,離城區又近,我們一家人經常來這裡玩。”市民付陽説,開車到此只需要十幾分鐘,孩子每次都要把卡丁車、射擊、盪鞦千、VR體驗等遊樂項目玩遍才舍得離開。

image.png

航拍道臺院子。

具有“川東民俗博物館”之稱的道臺院子如今也成了遊客的網紅打卡地。該院子始建於清康熙年間,成規模于乾隆年間,距今有200多年曆史,是川東北地區少見的清中期穿鬥式木結構建築群。

“喝清茶,逛院子,看極具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收藏品,很嫻靜自在。”市民鍾小靜特別喜歡這種悠閒的感覺。

受疫情影響,各景區景點遭受“寒冬”的時候,協興鎮卻敏銳地把握住其中潛藏的機遇。“小規模的家庭遊、近郊遊正成為熱點,我們主動適應市場,打造近郊網紅打卡地、夜間經濟帶動示範點,取得了良好成效。”王建德説。

協興鎮堅持紅色資源賦能,推動紅色旅遊—生態休閒—消費體驗無縫銜接,促進文旅産業融合發展。

“我們實施鄧小平故里旅遊區整體提質工程,統籌整合紅色旅遊、自然風光、歷史文化等特色旅遊資源17處,有機串聯了佛手山景區、協興古鎮等旅遊景點,恢復重建保路運動領袖蒲殿俊祖居等人文景點。同時,發揮鄧小平故里旅遊區輻射帶動作用,以小平故里路為軸線,打造川東民俗博物館、翰林院子、樂活城等21處景點,推動紅色資源與農文旅深度融合,發展紅色文創、紅色文化體驗、農事農食農俗體驗等業態,培育星級酒店、農家樂、鄉村民宿等200余家,招引文旅項目16個,形成小平故里路旅遊産業集聚帶。”王建德説。

目前,該鎮已高品質承辦廣安國際紅色馬拉松、全省紅色故事講解員大賽、“偉人將帥故里行·川渝連線”等活動,鄧小平故里旅遊區成為全國經典旅遊景區、全國12個重點紅色旅遊區和30條紅色旅遊精品線路之一。

堅持紅色旅遊惠民

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今年10月的國慶黃金周,鄧小平故里旅遊區人氣爆棚。得益於旅遊區的高人氣,協興鎮牌坊新村“波哥農家樂”的老闆蘭波賺得“金滿缽”,“7天時間,收入近3萬元。”

2002年,根據鄧小平故居保護區整體規劃,牌坊村1700余戶村民從保護區核心區陸續遷出,並於2003年5月1日前入住政府統一規劃修建的187幢頗具川東民居特色的“洋房”,這便是後來的牌坊新村。

image.png

牌坊村新貌。

鄧小平故里旅遊區是牌坊村發展紅色旅遊的天然優勢。該村充分利用這一“紅”的優勢,以及新村的綠色生態資源和農業資源這一“農”的特點,通過抓以餐飲住宿和休閒娛樂為主的鄉村旅遊業的發展,大力發展紅色農家旅遊經濟,著力打造旅遊新村,實現旅遊富民。

2003年開始便有村民陸續開起了農家樂和農家客棧,蘭波就是該村最早開設農家樂的村民之一,“波哥農家樂”也是協興鎮著力培育的第一家規上農家樂。如今,已經發展成為集餐、住、茶于一體的農家樂。

在蘭波的示範帶動下,協興鎮不少村民紛紛建起了農家樂和農家客棧,積極發展農家樂經濟和田園旅遊。如今,該鎮已發展農家樂200余家。該鎮還成立牌坊旅遊協會等行業黨支部,建立“黨支部+公司+合作社+農戶”管理運營體系,帶動5500余人就業創業,實現每人平均年收入5萬餘元。

此外,協興鎮還著眼于為群眾辦實事,實施“黑化”“亮化”工程,建成鄉村旅遊路、産業路86公里,所有村(社區)實現路燈全覆蓋。健全公共服務體系,配套建設大型公園2個、星級旅遊廁所5個、騎遊道9公里,群眾生産生活更加舒適便捷。同時,提升鄉風文明,聚焦提升紅色旅遊品質,定期開展鄉風文明紅黑榜和環境衛生、文明家庭評比“一榜兩評”活動,促進村容村貌乾淨整潔、村民素質有效提升,成功創建為全國文明村鎮、國家衛生鄉鎮。(張國盛、陳俊濤、盧琴 文/圖)

短評:

發展鄉鎮文旅既要“塑形”又要“鑄魂”

鄉村振興,産業興旺是關鍵。近年來,廣安市大力發展鄉鎮文旅産業,構建地域特色鮮明、承載鄉村價值、創新創業活躍、利益聯結緊密的産業鏈條,將鄉鎮獨有的資源優勢有效放大,推動農業轉型,為農村經濟發展注入不竭動力。

筆者認為,發展鄉鎮文旅産業,核心競爭力在於有獨具特色、原汁原味的鄉村風情、文化底蘊。因此,要立足實際、科學規劃,進一步突出鄉村旅遊的特色。要挖掘地理位置、人文歷史、田園風光、土壤氣候等寶貴“財富”,充分合理利用獨有的自然資源,注重打造特色亮點、旅遊品牌,將民風民俗與鄉村旅遊相融合,提升當地旅遊的獨特魅力。

文旅融合,絕不是簡單地做加法,而是應該圍繞“文化是旅遊的靈魂,旅遊是文化的載體”這一根本,做好“文化+”“旅遊+”文章,從而進行更廣領域、更深層次的融合。

有形無魂如空殼,形神兼具方行遠。發展鄉鎮文旅既要“塑形”又要“鑄魂”,只有促進農業資源景區化,讓農民生活在景區,在景區裏致富,把鄉村獨特的生態價值、文化價值、社會價值轉化為農民實實在在的經濟價值,才能打造有形有魂的鄉村旅遊目的地,讓百姓持續受益。(盧琴)


中國網官方微信
中國國情
網站無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