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省廣安市前鋒區觀閣鎮大良村村委會人頭攢動,枳殼産業分紅大會正式舉行——一摞摞剛從銀行取出來的百元大鈔擺在桌子上,村民臉上都樂開了花。當天,全村村民共同分享160余萬元産業分紅,最高一戶分到了5萬多元。
“枳殼種植不僅收益好,還‘種’出個‘狀元’,拿到了這麼多分紅!”曾綜元是該村最早一批種植枳殼的村民,他一共種了1000多棵枳殼樹。在分紅大會上,曾綜元分紅資金名列全村第一。“活兒比在建築工地務工輕鬆,掙的錢也比外面多!”捏著幾沓百元大鈔,曾綜元笑瞇了眼。
大良村地多田少,枳殼樹種植已有30多年曆史。2014年,脫貧攻堅戰打響後,按照“一村一特色”發展規劃,該村將枳殼産業作為主導産業。
枳殼種植歷史雖然悠久,但在2014年之前,並沒有成為村裏的致富産業。前鋒區相關部門多次走訪調研找到原因:缺乏技術,影響枳殼産量;各家各戶“單打獨鬥”,品質標準不統一,難以形成規模效應;缺乏烘乾設備,銷售渠道不暢等。
找準“癥結”,對症下藥。前鋒區組織村“兩委”到成都、重慶中藥材市場考察學習,並與全球最大中藥材集散中心安徽亳州中藥材交易市場對接,達成長期合作關係。
2016年,大良村成立專業合作社,構建起富村惠民利益聯結機制,對全村枳殼統一管理、統一品質、統一銷售,併為村民提供免費技術服務。
2019年,大良村引進數臺烘乾設備並建起了凍庫。有了這兩樣“法寶”,一舉解決了長期困擾村民的因枳殼儲存難而被賤賣的問題。
“今年的産量比去年翻了一番,村民的分紅增長了很多。”大良村黨總支書記曾代均表示,枳殼種植綠了生態、鼓了錢袋,不僅讓村民對産業發展充滿信心,也讓大良村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先行一步。(李響、龍俊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