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2月放魚苗,4月插秧,8月開始收稻穀。秋收後成魚陸續出塘,採取自捕撈、自運輸、自出售的辦法,既省人力、運輸成本,又節約時間,經濟效益大增,每畝“稻漁工程”田塊總産值可達3000多元。
像廣安區井河鎮英雄村4組業主藍光輝這樣發展起來的“稻漁工程”,僅廣安區就有了6000多畝。
今年以來,廣安區全力以赴拼經濟、搞建設,抓好糧食、蔬菜、湖羊、檸檬等主導産業,讓廣安區桃李飄香、糧油滿倉。
經複合種 新品種富民興業
近日,筆者站在廣安區彭家鄉李子大豆糧經複合産業基地看到,地裏不僅西梅李長勢喜人,間種在西梅李樹下的夏大豆更是豐收在望。
彭家鄉李子大豆糧經複合産業基地于2020年建成,佔地889畝,跨彭家鄉古佛村、天井村、向陽社區,種有西梅李8萬餘株。基地堅持“以糧為主,糧經統籌”種植模式,主要開展“南夏大豆+優質西梅李”糧經複合栽培。
“西梅李營養豐富,富含維生素、礦物質、抗氧化劑和膳食纖維,且甜度比一般的李子高,深受大家喜愛。但目前西梅李種植較少,據不完全統計,全國栽種面積只有5000余畝,大多集中在新疆地區,我們這個基地是川東北最大的西梅李種植基地。”彭家鄉現代農業園區辦公室主任鄧維乾告訴筆者。
2020年,業主蔣李在彭家鄉流轉土地,在分析了土壤、天氣等條件後,當年從新疆運回西梅李苗進行試栽種,確保能成活後,才進行了大規模栽種。明年9月,這些西梅李就將挂果。
“西梅李正常成熟期在8月,我們種的是晚熟品種,正好與新疆西梅李錯峰銷售,一畝産量可達3000斤,目前西梅李的市場價格約為每斤30元,效益可觀。”鄧維乾説。
而套種在西梅李樹下的大豆,除了能為土地培肥,畝産也能達200斤,豆子收穫後,基地還將種油菜、白菜等蔬菜,讓土地價值最大化。
産業加速發展,也增加了村民的收入。村民除了在基地務工增加收入外,基地還大力推行“基地+企業+農戶”模式,通過為村民免費發放果樹幼苗、免費指導管護技術、幫助村民銷售果品等方式聯農帶農增收。
“我們即將啟動建設100畝避雨大棚,建成後將更好地防止水果膨脹,抗高溫乾旱,防止裂果和病蟲害。年底我們還將籌建水果分揀中心,實現水果分級、冷凍、包裝、運輸一體化,做強農業産業鏈。”鄧維乾介紹。
檸檬産業 鼓起村民錢袋子
在大安鎮中興綠豐檸檬基地,四川中興綠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曾海嘯正仔細查看果樹的生長情況。
“今年受到高溫乾旱影響,檸檬樹容易生炭疽病,這種病可引起落葉,枝梢枯死,枝幹開裂及果實腐爛,需要認真檢查管護。”曾海嘯告訴筆者。
2017年,中興綠豐檸檬基地在廣安區大安鎮落戶,連片發展檸檬特色産業。經過悉心培育,産量逐漸上升,短短幾年間,檸檬種植就成為當地的支柱産業。2021年,産量更是突破800萬斤。
産量如何變産值,關鍵還得靠銷售。“就算今年遇到了乾旱,保守估計産量也能達到1000萬斤。”曾海嘯告訴筆者,公司的檸檬不愁銷。以前以出口為主,一般銷往東南亞、俄羅斯及中東地區,受疫情影響轉為內銷,主要面向珠三角、香港、澳門、河南、青島等地。今年的銷售合同正在洽談中,一旦簽訂,10月份就要開始採摘。
檸檬産業在為該公司帶來利潤的同時也為當地老百姓帶來了福祉。村民通過獲取土地流轉租金和務工收入實現增收。回龍村脫貧戶王仁雲自2018年開始,便在檸檬基地務工,主要從事鋤草、施肥、打藥等工作,每年能掙8000多元。
據了解,基地常年有300人務工,採摘的時候,人員還會增加,檸檬産業已然成了當地老百姓的致富産業。規模效應日益凸顯,也增添了企業發展的信心。目前,該公司正計劃修建廠房,瞄準檸檬深加工,延長産業鏈,提高附加值。
湖羊基地 智慧種養更經濟
鄉村要振興,産業是關鍵。發展壯大産業,實現智慧化是有效途徑。在石筍鎮斜石村湖羊種羊養殖基地,3000多頭湖羊正在新修的圈舍裏悠閒地踱步,它們幾天前才移送到這裡,將成為首批享受智慧化全封閉餵養的“幸運羊”。
“湖羊入川”是南潯區和廣安區開展的東西部協作的重點工程,石筍鎮斜石村的湖羊種羊養殖基地更是重點項目之一。該基地總投資4500萬元,佔地面積30余畝,建有三棟養殖圈舍,一棟管理房,一棟飼料和青飼料存儲間、消毒間和一棟發酵房,圈舍內安裝有臭氣收集系統,場外建有2台除臭主機的臭氣集中處理系統。
“目前,圈捨已投入使用,智慧化機器正在調試中,預計本月15日左右調試完成投入使用。”來自南潯區農業農村局,目前任廣安農牧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的基地負責人施方劍告訴筆者。
標準化的養殖圈舍,整體比室外地面高出約80釐米,能夠確保室內乾燥不受潮;橙紅色墻板和瓦片都含有夾層,能夠保溫隔熱,讓湖羊的生活更加舒適。
與其他湖羊種羊養殖基地相比,斜石村養殖基地在每條養殖帶內均安裝了智慧投料傳送帶,再根據後臺軟體分析進行飼料分配,將實現對羊捨得精準管理和數字化自動餵養。同時,在每棟圈捨得羊床下,還安裝了瀝水式傳送帶,實現了糞尿分離,讓圈舍更乾淨。
據了解,養殖基地內3000多只湖羊的耳朵上全部注入了電子晶片。利用一體化手持終端掃描器,便可獲取羊只編碼,錄入羊只照片、出生時間、係譜檔案及性能等基礎資訊。
“現在採用電子耳標,從出生之時便開始記錄,更有利於優選育種。”施方劍説,電子耳標有助於做到來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證,並可借助大數據人工智慧分析,為湖羊産業後續發展規劃提供科學決策依據。
目前,該基地由廣安農牧業有限公司經營管理,每年能為鄉鎮湖羊幸福農場和農戶提供商品羊7500隻,可實現銷售收入525萬元,節約成本約75萬元,實現利潤100余萬元。(盧琴/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