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廣安市:讓城市像海綿般“呼吸吐納”

發佈時間:2022-08-11 11:38:26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盧琴  |  責任編輯:常曉姣
分享到:
20K

近日,國家財政部、住房城鄉建設部、水利部三部委聯合發佈“十四五”全國第二批系統化全域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示範城市名單,四川省廣安市位列其中。

海綿城市建設作為改善城市內澇和水環境的利器,為“因水而憂”的城市提供了新思路。所謂海綿城市,就是像海綿一樣,下雨時吸水、蓄水、滲水、凈水,需要時將蓄存的水“釋放”並加以利用。“海綿”既包括河湖、池塘、濕地等自然空間,也包括綠地、可滲透路面、管網等城市配套設施,使城市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彈性”。

近年來,我市推進海綿城市建設,大力提升城市品質、改善群眾生活、增強群眾幸福感。

“海綿+流域治理” 

構建城市防洪排澇安全保障體系

廣安區位於渠江中下游,渠江廣安城區段警戒水位約為229米,水位漲至約231米,洪水便會上岸。2004年以來,廣安城區先後7次出現洪水漫堤。2010年“7·17”洪災更是百年不遇,2011年“9·19”洪災超歷史記錄,渠江洪峰水位達238米左右,廣安區城北多條街道被淹沒,積水達5至10米。兩次洪水致使老城區10萬人受災。

而去年7月11日至12日,受渠江上游巴中市、達州市持續強降雨影響,渠江廣安城區段水位持續上漲,洪峰過境時,儘管洪峰超警戒水位5.22米,超保證水位3.12米,但最終平穩度過,以往受災比較嚴重的廣安區城北濱江路、新南門、愛眾廣場、北倉路、厚街等地也均沒有出現渠江水倒灌的情況。

這得益於該流域城市防洪排澇設施的構建。2015年,廣安區全面開工投資6.5億元、全長約3.5公里、按百年一遇防洪標準設計的濱江路綜合改造工程。根據工程規劃,濱江路面後退4至5米為江水“讓路”,並完善了防洪墻建設,促進行洪暢通的同時,阻隔洪水入城。在此基礎上,同步修建了城市排水“暗箱”和泵站,把城區收集的雨水強制排入渠江,解決老城區面臨的洪水和內澇問題。

據了解,為建設海綿城市,構建城市防洪排澇安全保障體系,我市在渠江、西溪河、驢溪河等城區主要河流建成堤防、護岸等防洪工程50余公里,統籌開展渠江流域防洪綜合治理,加快渠江、西溪河上游土溪口、回龍寺等防洪水庫建設,完成91座病險水庫整治,發揮水庫滯洪削峰作用,提高城區防洪能力。會同達州等地構建渠江流域防汛指揮體系,設置廣安水文機構,切實提升城市河流預測預警和防洪能力,實現了流域洪水的梯級調蓄。城市內部,則通過有效銜接海綿城市建設與山水林田湖草等自然生態體系,結合地形特點,重點推進西溪河等31個自然滯留、調蓄、排放空間建設項目,統籌藍綠空間與堤防建設,實現梯級滯蓄。推進城市排水管道、澇水外排能力和應急排澇設施建設,提升城市應對洪澇災害的能力,讓廣安更能適應環境變化、更能應對自然災害。

“海綿+城市環境”

設施配套整體提升城市品質

“這段公園道路還真奇怪。昨天晚上下了好大的雨,路上居然沒有一點積水。”近日,走在渠江紅灘音樂公園,市民曹遙指著人行道連連稱奇。

讓他稱奇的奧秘在於公園道路裏側一條透水道路,每逢下雨之時,地面積水可以通過小孔滲透到路面以下;同時,道路周邊綠地地面低於公園路面,更大的雨會優先匯入綠地內下滲;通過透水路面和下沉綠地,雨水或順流到地下補充地下水,或經緩衝匯集到下游地下蓄水池。這樣,既減輕了城市排澇排洪的壓力,也有助於水資源的迴圈利用。

這個細微的雨水收集模式變化背後,是我市建設“海綿+城市環境”的理念和實踐。

“當大雨來襲,下凹式綠化帶、綠地可以減緩水流速度,延長蓄存時間,形成一個天然的‘蓄水池’。雨水收集後,通過植物的吸收凈化和填料的過濾吸附,滲入土壤補給地下水。而剩下的雨水則會排入專設的蓄水槽,方便乾旱時對植物或景觀補水,從而實現雨水的‘慢排緩釋’。”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相關負責人解釋説,高出路面的綠地,雨水不是往綠地流,而是往路面流,從城市排水管流走,白白浪費了,而綠化帶比周圍路面低,雨水先被綠地吸納,再滲入地下。

“讓水資源實現迴圈利用,正是海綿城市建設要實現的目標之一。”該負責人説,海綿城市是通過一系列增強雨水滯留能力的措施,實現雨水吸排、凈化和迴圈利用的新生態模式。加快海綿城市建設是推進生態修復、城市修補的重要措施,可有效解決城市內澇、雨水徑流污染、水資源短缺等問題,是實現城市生態文明建設的有效途徑。

如今,在我市新建的廣安城市體育公園、奎閣森林文化公園等25個城市公園中,都廣泛運用了海綿城市建設理念,採用布設透水地面、下凹綠地、雨水花園等海綿設施,實現了雨水的慢排緩釋、源頭分散。會呼吸的海綿城市讓市民驚嘆不已。

我市還強化城郊山體等自然生態空間保護修復,滯留下滲雨水;開展湖泊、濕地與山腳低窪地保護,蓄積利用雨水;推進地塊尺度海綿城市建設,源頭減量雨水;恢復治理濱江緩衝空間,彈性應對雨水。此外,我市還運用“滲、滯、蓄、凈、用、排”等措施,優先解決城市污水管網不完善、雨污水管網混接錯接等問題,從裏到外、從下到上,對845個老舊小區進行海綿化改造。利用居住社區內的空地、荒地和拆違空地增加公共綠地、袖珍公園等公共活動空間,解決居住社區設施不完善、公共空間不足等問題,讓老城煥發新活力,讓城市人水相親、更具韌性、更加宜居。

岳池縣地埋式第二污水處理廠。

不僅如此,我市在傳統設施建設上,也充分融入海綿理念。以第二污水廠為例,“這是廣安首座地下污水處理廠,廠裏所有池體均置於地下,這相當於給污水處理設施加了一個蓋子,污水異味不會散發出來。”中國水環境集團有限公司廣安分公司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説,該廠最深處距離地面18米,所有除臭、凈水系統均在地下運作。同時,地面則修建為城市海綿公園,供市民休閒娛樂。

“第二污水處理廠是我市推進省級海綿試點城市建設的重點項目之一。”市住建局城建科相關負責人介紹,第二污水處理廠佔地約2.299公頃,總投資2.3億元,為第五代下沉式污水處理廠,經過處理後的污水將達到一級A標,處理後的水可直接用於河道補水、綠化、消防等;地面的公園大量採用了海綿理念,促進雨水的滯蓄下滲,從而實現水資源的迴圈利用。(盧琴/文圖)

中國網官方微信
中國國情
網站無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