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的正月十五,自古被稱為元宵節、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民間有句老話説“沒出十五都是年”,可見正月十五也是春節節日過程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
元宵節的各種慶祝活動
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中國的老百姓特別重視在這一年的開端能有個好兆頭,能夠交好運。而過了正月十五,春回大地,萬物復蘇,人們又要開始一年辛勤的耕耘和勞作,因此人們也特別重視元宵節的各種節日的慶祝活動。比如“鬧花燈”、“舞龍舞獅”、“猜燈謎”、“吃元宵”、“踩高蹺”、“祭門、祭戶”等等熱鬧有趣的民俗活動。
而這些民俗活動有一個比較普遍的狀態就是突出了一個“鬧”字,各種民俗活動參與的人數眾多且需要人們化粧打扮,扮演成民間傳説中各樣的故事橋段和人物形象,如“豬八戒背媳婦”“哪吒鬧海”“齊天大聖”等等,其場面十分熱鬧,且具有“狂歡”的性質。
唐代的詩人蘇味道在《正月十五夜》中描述“火樹銀花和,星橋鐵鎖開。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遊伎皆秾李,行歌盡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從這首詩中我們可以看到,在唐朝的“上元節”中,就有放花燈,城中不宵禁的習慣。辛勞了一年的老百姓們,也確是需要這樣一個時刻,釋放自己的感情,慶祝春回大地,並以此調整身心狀態,準備新一年的生産勞動。而正月十五中的各種節日慶典活動,也成了自古以來屬於中國老百姓的“狂歡節”。
正月十五元宵節的來歷
關於正月十五元宵節來歷,自古之今有各種各樣的傳説,其中有三種説法流傳較廣。其中一個傳説是元宵節是漢文帝時為紀念“平呂氏之亂”而設。相傳呂后一係在呂后死後害怕大權旁落,密謀叛亂,齊王劉襄聯合周勃等功臣一起平定了“諸呂之亂”,平亂之後,眾臣擁立代王劉恒登基,稱漢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來之不易,便把平息“諸呂之亂”的正月十五,定為與民同樂日之日,京城裏家家張燈結綵,以示慶祝。從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個普天同慶的民間節日。
這第二個傳説是元宵節又稱“上元節”,是人們慶祝一年中第一次的月圓之夜。根據道教的“三元説”,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十月十五日為下元節。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別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樂,而在古時沒電來照明,“點燈”這件事本身就具備很強的儀式感,故上元節人們要點起萬盞花燈,攜親伴友出來賞燈,燃放煙火,載歌載舞,表達自己的美好心願。
第三個傳説是元宵節起源於“火把節”,漢代時,百姓在鄉間田野持火把驅趕蟲獸,希望減輕蟲害,祈禱獲得好收成。唐宋以來,這項活動已非常興盛,參加歌舞者有時多達數萬人,從晚上一直到白天才結束。然而隨著社會和時代的變遷,這種習俗發生了變化,火把也逐漸演變成了綵燈。其實,一直到今天,中國西南一些地區的人們仍在正月十五用蘆柴或樹枝做成火把,成群結隊高舉火把在田頭或曬谷場跳舞。
最後,在跟大家分享一首有關正月十五的詩詞:
青玉案·元夕
辛棄疾 宋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製作:李方舟 張悅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