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糧農組織總幹事屈冬玉:推動農業糧食體系轉型 勇擔消除全球饑餓重任|農業觀察

發佈時間:2021-10-15 15:20:00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王靜
分享到:
20K

中國網訊 10月16日是“世界糧食日”,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總幹事屈冬玉在中國網發佈題為《乘勢而上,推動農業糧食體系轉型 砥礪前行,勇擔消除全球饑餓重任》的署名文章,全文如下:

時值2021年“世界糧食日”,世界正處於關鍵時刻。新冠疫情仍在全球肆虐,造成了不可估量的嚴重損失和巨大困難。氣候危機的影響舉目皆是,莊稼因火災而付之一炬,家園因洪水而蕩然無存。由於衝突影響和其他緊急狀況頻發,生命與生計陷於危難,令人憂心不已。全球糧食安全面臨空前嚴峻的挑戰。

然而,危中有機,一股令人鼓舞的新動能蓄勢待發。我們努力推進糧食生産、儲存、流通和消費方式進行深入變革,應對上述各項挑戰,同時完善相關結構,進一步滿足所需。

上個月,聯合國秘書長安東尼奧·古特雷斯召開聯合國糧食體系峰會,勾勒出全世界推進農業糧食體系轉型宏圖。

峰會在“從紐約回到羅馬”的口號中落下帷幕,也就是要回到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糧農組織)及其聯合國姊妹糧農機構的總部所在地,落實各項目標。

糧農組織已經擼起袖子,腳踏實地,著手牽頭實施並推動轉型工作。

本月初,在全球青年以及糧農組織和姊妹機構青年代表的引領下,我們在義大利首都羅馬成功召開了具有開創性的世界糧食論壇,激發青年一代的創意和韌性。青年是農業糧食體系最重要的利益相關方:若氣候危機暴發,農業糧食體系失靈,他們將不得不直面衝擊和後果。同時,全球目前年齡在10至24歲的青少年人數共有18億,其中近90%集中在發展中國家,擁有無限潛力。  

我們積極採取措施,釋放青年潛力,廣泛提高認識,制定全面統籌的對策方案,最終形成青年引領的切實變革行動。當然,建設能夠滿足所需、更高效、更包容、更具韌性且更可持續的農業糧食體系,不僅僅是青年的責任。

新冠疫情暴露了全世界農業糧食體系的脆弱性。然而,即便在疫情暴發前,全球就有數億人食不果腹,這一數字在去年增至8.11億。與此同時,全球生産的糧食卻足以養活每一個人。這一情況不可想像,也斷然不可接受。

同時,全世界糧食産量的14%遭受損失,17%被白白浪費。為滿足世界日益增長的糧食需求,需要克服病蟲害、自然災害、生物多樣性喪失、生境破壞以及衝突等各類挑戰。同時,我們還應減少農業糧食體系對環境和氣候造成的不利影響。

糧農組織作為聯合國系統負責糧食和農業事務的牽頭機構,已經開發了一系列工具,推動解決許多此類複雜的系統性問題。

我們明確了清晰的目標,指引前進方向。歸結起來,就是實現“更好生産、更好營養、更好環境、更好生活”。糧農組織面向未來十年推出新版《2022-2031年戰略框架》,闡明即將開展的切實行動和所需投入要素,為實現“四個更好”夯實基礎,不讓任何人掉隊。

糧農組織估計,要在2030年前消除饑餓,每年需要投入400至500億美元資金開展針對性干預措施。許多低成本、高成效的項目能夠幫助億萬民眾進一步滿足自身糧食需求。

例如,有針對性地開展研發工作,提高農業技術水準,開展數字農業創新,以及提高婦女識字率,可以大幅減少饑餓。但很多其他關鍵因素也不可或缺,如改善數據、治理和相關制度。

此外,與政府和重要合作夥伴攜手並舉是我們取得成功的不二法寶,因為我們的夥伴深諳本國國情,可因地制宜,打造適合本國的轉型之路。

我們還需要認識到,僅僅依靠科學家、政府官員,或是糧食生産者和銷售者的一己之力,無法實現所有亟需的變革。

轉型的第一步可以、也必須始於普通消費者,始於我們每個人的務實行動與選擇。從選擇食物類型,到選擇採購地點,從包裝方式,到是否丟棄食物,我們每天的消費決定都影響著農業糧食體系和世界的未來。

我們每個人都具備成為糧食英雄的潛質。行動造就未來。從你我做起,從點滴做起,推動農業糧食體系轉型,助力全球消除饑餓、實現健康膳食、防止破壞環境、杜絕浪費。

這一切不會止步于我們這代人。古語有雲,“人如其食”。對食物的選擇也決定著子孫後代能否茁壯成長,而希望就在下一代手中延續。讓我們一起認真學習、一起努力工作、一起貢獻我們的力量。

中國網官方微信
中國國情
網站無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