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共産黨員風采》熊小蘭:開荒種水稻 4000畝秧田裏的鏗鏘玫瑰
5月30日,在廣安市廣安區花橋鎮上游村8組,記者看見共産黨員、廣安區福萬加水稻種植家庭農場主要負責人、花橋鎮新樓村村務助理熊小蘭拉運秧苗的麵包車臨時出現故障無法運輸秧苗,她見狀立即打電話協調車輛和人員,有效化解了車子故障問題,忙完後的她顧不上休息又一腳踩進秧田與大夥兒一起扯秧,顯得精明幹練。
誰能想到現年40歲的熊小蘭不僅是3個孩子的母親,還是一名遠近聞名的農業女強人,從2018年以來她憑藉自己的勤勞和努力,把水稻種植越做越大。4年前承包撂荒田200畝種植水稻,到今年一個人承包了4000畝撂荒田種植水稻,成為廣安區種植水稻面積最大的女能人。她還先後獲得廣安區貧困縣摘帽工作“先進個人”、廣安市2020年度“十佳農民”榮譽稱號、被總工會、婦聯推薦為廣安市勞模,負責花橋鎮農業園區建設的廣安區政協主席劉昌傑稱她為廣安區“水稻種植大王”。
“看到村上成片的地荒起,很不忍心”
“以前在外地務工,後來要回來照顧小孩子就回鄉了。”談起發展水稻的緣由,熊小蘭首先提到回鄉的原因。原來,從外地務工返鄉後她就一直盡心照顧3個孩子,等孩子稍大些了,熊小蘭便在鎮上的某舞蹈培訓機構做前臺諮詢,但覺得工作太輕鬆,她又繼續 “找工作”。後來,在村上老主任周長平的推薦下,到了村上工作。“當時是2017年年底,正好遇上村上錄經濟普查差人,於是我就自告奮勇到村上做這項工作。”因為熊小蘭的認真負責,2018年,成功留在村上做了村務助理。
“當時看到村上成片的地荒起,很不忍心,於是就想著開荒發展産業,後來在老主任的推薦下決定種植水稻。”就這樣,熊小蘭在村上的幫助下,一邊做村務助理一邊開始她的水稻産業發展之路。她積極參加大學生村官致富帶頭人培訓,到成都等地學習水稻糧油等農業技術……通過參加一系列的技術培訓外出取經,熊小蘭逐漸深入了解了水稻種植技術,並在2018年流轉村上撂荒土地200多畝。
流轉土地容易,當發展資金成了難題。問及産業發展資金怎麼來時,熊小蘭坦言,“我們村是貧困村,自己也是貧困戶,準備借産業週轉金解決發展所需資金問題,當時村上有老百姓有意見,但是我沒有放棄,我逐戶做工作,最後大家都很支援,並幫助我以個人名義借村上的産業週轉金,總共向村上借了産業週轉金36萬元,我第一年的啟動資金也就是這樣來的,然後每年有種糧大戶補貼和2019年開始的稻穀補貼,讓我發展信心十足。”
從那之後,熊小蘭一邊做著村上的工作,一邊忙著籌備生産的前期工作,修房子、購買烘乾機等生産設備,沒過多久,她便自己創辦了(廣安市廣安區)福萬加水稻種植家庭農場,後因其管護有佳,還被評為了“四川省家庭農場省級示範場”。
“科學生態種植,才能長久發展”
“科學生態種植,才能長久發展”,隨著多次外出培訓取經,熊小蘭深知農業發展水稻種植的核心是綠色生態可持續。她秉承科技引領、良種引進、生態種植、規模增效、促進就業的理念,大力發展規模農業、託管農業,水稻種植取得了顯著成效,水稻産業也越做越大。第二年2019年,在花橋鎮大地村和彭和村擴寬水稻面積至500畝,第三年2020年,擴種花橋鎮雙龍村和附近龍臺鎮墟觀村水稻面積共1256畝,今年又擴了2000多畝核心園區在花橋鎮龍翔村和三黎村,以及毗鄰的渠縣連豐村100多畝。“區委區政府出臺農業園區發展扶持政策,獎補資金大,今年種糧大戶積極性高,我在區政協主席劉昌傑和花橋鎮黨委政府、農業農村局領導鼓勵下,所以今年水稻種植面積擴展到4000多畝,目前插秧正處於收尾階段。”熊小蘭説。
水稻産業風險小,市場好,熊小蘭直言她看準農業發展的可持續性,始終堅持綠色種植,秉持種地與養地相結合的綠色種植理念,同時,採取“秸稈全量還田+有機肥種植”模式對田塊進行管理,減少化肥使用量,有效培養地力,提高糧食品質和市場競爭力。
針對當地水稻品種抗病性差、品質不佳、産量不穩的情況,她還從四川農科院引進優質高效的“宜香4245”進行種植,通過兩年試種,該品種表現出了優異的抗病性和穩産高産等特點,而且市場銷路平穩走高。“現在水稻的畝産能夠達到1000斤,年收益在10多萬元左右,好的時候像2019年還達到了20余萬元,2020年達到50萬元。”熊小蘭樂呵呵地説。
荒地開荒發展産業,自己發展是第一步,帶動附近村民共同增收致富才更具意義。熊小蘭告訴記者,發展水稻不僅希望提高土地利用率,避免土地荒化,同時也希望帶動更多的鄉親朋友增收致富,持續鞏固脫貧成果。據悉,熊小蘭成立了廣安南潯勞務協作就業基地,長期聘用原村上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1人,使其每年每人平均增收約2萬餘元,農忙時臨聘用人員80余人,促進就業,有效的幫助了大家持續脫貧增收,為脫貧攻堅貢獻了積極力量。
廣安區融媒體中心 廖小兵 許婷 吳學剛 周尚進 王麗娜 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