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江津:“黨群驛站”零距離 為民服務辦實事
在黨史學習教育中,江津區李市鎮將黨史教育與為民服務結合起來,通過打造“黨群驛站”,把學習成效轉化為“為群眾辦實事”的工作動能。
5月13日,李市鎮林家嘴社區。一場陣雨過後,幾位趕場辦完事的村民沒有急著往家趕,他們像往常一樣,把背篼一放,褲腳一卷,走進“黨群驛站”,擺起了“龍門陣”。“驛站”輪值站長李林麻利地給大家倒上茶水,樂呵呵地跟大家搭著話,用心聽著記著。如今,這樣的場景在李市很多地方都能看到。
黨員群眾在“驛站”交流。竇傑 攝
黨群驛站,顧名思義,就是黨員和群眾歇腳的地方。李市鎮位於江津區南部山區,農閒時村民們喜歡聚在一起,擺擺家長裏短,互相調侃,發發牢騷,一些農家大院、商店、衛生室、餐館茶館的人氣比村(居)辦公室還要旺。
“最初的想法就是把這些人氣利用起來。”李市鎮黨群辦負責人楊菁説。於是,該鎮在林家嘴社區辦公樓試點設立了第一個“黨群驛站”,為黨員群眾休息喝茶提供場所,引導大家把矛盾糾紛、各種訴求“擺”出來,及時消化解決,得到積極響應。
隨後,三角壩社區、黃桷村等也陸續設立了“黨群驛站”。每個“驛站”選任兩到三名群眾認可的村社幹部、農村黨員或者有威望的社員為站長。目前,全鎮11個村(社區)已經建立“黨群驛站”24個,確定站長53人。“驛站”成了社情民意的“轉机站”,服務群眾的“第一線”。
“驛站就是老百姓擺家常的地方,作為站長,一定要做個有心人。”沙埂村黨委書記劉遠雲,是大地壩居民點“黨群驛站”的站長。不久前,好幾撥村民在“驛站”議論打疫苗的事,他順事召集大家開起了“小灶”會議。最後決定對確實有困難的村民,由村裏免費接送去衛生院接種。沙埂村1社的低保戶郭如高視力二級殘疾,雖然行動不方便,但是乘坐沙埂村的“愛心專車”,也早早地接種了新冠疫苗。
一傳十,十傳百,“驛站”名氣越來越大,成為服務老百姓、為群眾辦實事的重要通道。
最近,黃桷村6社老黨員周家元心情相當不錯。“沒想到解決這麼快,咱們看山溝的路也要硬化了。”周家元説的是6社通組公路,全長1.4公里。因為位置偏遠,群眾意見也不統一,一直沒有硬化。看著其他社的泥土路都硬化了,周家元心裏十分焦急。“我們挨家挨戶動員,資金還差一大截,這事咋就嫩個難吶!”在“黨群驛站”,他一股腦地倒苦水。沒想到,半個月後就有了回應。
原來,就在那段時間,黃桷村“黨群驛站”陸續接到了看山溝附近村民的反映,並向鎮裏作了報告。鎮裏協調農村公路硬化指標,按照13萬元/公里的標準補助,村裏又發動社員籌資籌勞,很快問題就解決了。
“因為‘黨群驛站’,我們硬化了最後一公里,也拉攏了黨群幹群關係最後一米。”李市鎮負責人梁筱鐘感慨地説。該鎮對“驛站”收集的問題製成臺賬,建立清單交辦、挂單督辦、群眾監督評價的工作閉環,有一件辦一件,力求實效。
截至目前,該鎮“黨群驛站”已接待黨員群眾1.2萬餘人次,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162件次,化解信訪積案10件。“黨群驛站”贏得越來越多人的認可。(程雅琦、竇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