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地方傳真

璧山 “三鏈”融合造産業高地 科創攻堅謀發展新局

發佈時間: 2021-05-17 15:44:28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

image.png


鳥瞰璧山高新區

image.png

雲巴行駛在軌道上

去年全年工業增加值實現330.4億元、增速6%,佔地區生産總值的44.2%;今年一季度,全區地區生産總值完成176.7億元、同比增長19.7%,簽約中科曙光等項目26個、總投資186.7億元,集中開工比亞迪動力電池二期擴能等項目17個、總投資154.2億元,新投用項目13個,新增年産值47.2億元;與此同時,刀片電池、雲巴、3.25英寸Micro LED顯示屏、柔性薄膜等熱詞成為製造業最閃亮的名片……在璧山,一場由科創引領的産業新變革爭相涌現。

“抓科技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近年來,璧山堅持科創和産業深度融合,圍繞産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佈局産業鏈,推動産業鏈、創新鏈、生態鏈“三鏈”融合,形成科創生態圈,實現經濟綜合實力邁上新臺階。

過去一年,璧山全區製造業企業增至3473家,規模以上達到410家,實現擁有工信部“小巨人”企業7家、市級“專精特新”企業36家,有效期內高新技術企業達到239家,總量居全市第五。

與市場同頻 科技轉化向深發力

智慧充電樁、銀奈米導電薄膜、AI廣告門禁系統……走進璧山高新技術産業研究院中試平臺,只見入孵企業工作人員正加緊對新産品進行小批量試製生産。離將産品推向市場,這裡只剩“最後一步”。

重慶大學教授陳顯平是其中繁忙的一員,但不同的是他已經嘗到過成功的甜頭。2019年,他帶著研發出的新型半導體晶片技術落戶這裡,通過研究院參股合作,提供中試環節和開發資金的支援,成功創建了自己的企業——重慶平創半導體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不但實現了自己的技術轉換,更讓技術成果走進市場。”陳顯平介紹,如今他自主研發的智慧充電樁已成功在10多個新能源汽車充電站實現了推廣應用。

讓創新更好地擁抱市場,陳顯平的成功不是個案。近年來,璧山從創新主體培育、創新平臺搭建、創新要素集聚等工作入手,加快創新體系的建設和完善,打造創新資源競相涌入的生態系統。

平臺載體建設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抓手,璧山深化與大院大所合作對接,佈局了一批具有國際先進水準的科技基礎設施——先後建成重慶大學璧山先進技術研究院,投用西部(重慶)科學城璧山創新生態社區一期13萬平方米,啟動建設15平方公里西部(重慶)科技創新小鎮,與四川大學、電子科技大學、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四川省機械研究設計院等單位開展合作。

在政府“有形之手”支援下,璧山提升産業鏈源頭控制、基礎控制的創新能力不斷提升。

其中,璧山盾之王公司作為警用防彈頭盔、排爆服等國家標準的參與制定單位,市場份額佔到了全國三分之一;依託重慶康佳光電技術研究院,璧山牢牢掌握Micro LED顯示屏關鍵核心技術,提交專利申請674件;比亞迪智匯綠色交通研究院、比亞迪動力電池全球總部等項目相繼落戶……

一張“成績單”折射出璧山的發展品質和成色:去年全年新增發明專利申請量493件,新增授權量109件,新增PCT(專利合作條約)國際專利申請量72件、位居全市第一。

與時代同步 産業發展向高邁進

科創資源的涌入與科技策源體系的完善,促使璧山在創新驅動發展道路上闊步前行,將科技紅利轉化為新産業、新動能。

在機械臂協助下,長96釐米、寬9釐米、高1.35釐米的單體電池飛快地通過陣列的方式排布組合到一起,從原材料來料到成品下線全都是自動完成,任何環節都沒有“人手直接參與”。這是璧山高新區重慶弗迪生産基地“刀片電池”生産車間內的一幕。“將近1米長的極片能夠實現公差控制在±0.3毫米以內、單片疊片效率在0.3s/pcs的精度和速度,在國際上我們都屬於首創。”該公司負責人介紹。

無獨有偶。去年,聚焦新技術、新産業、新業態,多個高新項目相繼入駐璧山。其中,聯合國科量子公司項目負責人透露,公司將與璧山聯合開發拓展量子資訊技術應用場景,共同打造國家量子通信網路西部運營中心和量子資訊安全託管全國運營中心,既推動量子資訊技術應用研究,又迭代升級資訊安全産業體系。

“我們正在推動傳統産業高級化、新興産業高端化,加快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産業體系。”璧山區相關負責人介紹。

在轉型升級的浪潮中,一批戰略性新興産業在這裡發展壯大,企業的創新行動也在全面升級。璧山青山工業就是其中的代表。去年以來,該企業在多級資源助力下,先後成立了國家認證企業技術中心、CNAS(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實驗室、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等,對標國際一流零部件巨頭同類型産品,加強技術研發攻關。

“這不但有力提升了産品科技含量及生命力,還進一步擴大市場佔有率,預計2021年産值將提升至50億元,未來將形成百億級産業集群。”青山工業相關負責人表示。

和青山工業一樣,如今越來越多璧山企業瞄準産業鏈高端開展技術攻關,促進創新鏈與産業鏈深度融合,新業態乘勢而上。截至目前,該區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建立研發機構比例達到了47%,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佔比達2.95%。

“結合時代發展,我們將緊扣未來産業發展趨勢,打造一批産業鏈完善、輻射帶動能力強的戰略性新興産業集群。”璧山區相關負責人介紹,為此璧山緊盯行業發展需求,發起成立了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科技創新聯盟,籌備成立新能源汽車、電子資訊、成果轉移轉化等創新聯盟,並探索推行産業集群“群長制”和産業鏈“鏈長制”,聚合全國乃至全球相關創新資源,源源不斷為産業體系迭代升級賦能。

與發展同行 創新生態向實落地

最近,創力國際新型綠色建材産業園項目負責人正忙著跟進産業園建設相關的前期準備工作。

據璧山區相關負責人介紹,作為今年1月璧山領銜引入的高端裝備製造重點項目之一,隨著該項目的建成投用,將進一步整合市場資源,促進貿易發展,形成總部經濟效應。

“我們將立足重慶第二國際機場臨空産業生態區,總投資70億元,建成後形成百億級交易市場。”創力國際新型綠色建材産業園項目負責人介紹。

栽好梧桐樹,引得鳳凰來。近年來,“高精尖缺”和價值鏈“前端”項目不斷集聚,與璧山持續優化創新環境、完善配套密不可分。

深化科技體制機制改革是優化創新環境的一環。璧山區相繼出臺了《璧山區鼓勵科技創新二十五條政策(試行)》《璧山區品質品牌和智慧財産權資助辦法》,針對企業自主創新提供具體配套措施,力爭在關鍵技術、關鍵工藝、環節等領域取得原創性成果。

“璧山正以深刻的創新基因,為重慶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貢獻力量。”璧山區相關負責人介紹,在區域發展行進到拼“生態”的當下,打造創業者樂園、營造創新者天堂,持續優化發展環境,讓人才樂業安居、産業茁壯成長,已成為璧山聚力發力的焦點。目前,璧山區已初步構建起文化、人才、研發、産業、金融“五大創新生態”。

其中,針對科創投入高、融資難問題,璧山創新實施基金引導,採用“資金變基金”“間接補”“後補助”等資助方式鼓勵企業自主創新,通過創立、整合工業企業、中小微企業流動性信用貸款風險補償、中小微企業轉貸應急週轉資金、科技型企業知識價值信用貸款等“八大資金池”,已累計實現融資31.6億元,支援企業305家。

創新驅動實質是人才驅動。近年來,璧山以“近悅遠來”為目標,打造“引育用留”全鏈條,引才成效明顯。去年全年新引進高層次人才、前沿行業創新人才1100余人,居全市前列。

從實驗室到車間,從科創平臺到企業園區,從支援企業開展技術攻關,再到豐富服務、政策供給,如今的璧山創新主體的內在力量正在加速蓄積、噴薄釋放,正描繪出建設高品質發展的美好前景。

看新局 看目標

到2025年,全區高新技術企業達到500家,科技型企業達到2000家,培育國家級雙創平臺5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實現“零”的突破。到2025年,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25件,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佔比提高到3.5%,高新區排名力爭進入全國一梯隊。

到2025年,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能力顯著提高,進入國家創新型城市行列,成為在西部具有重要影響力的高新技術産業集群生成示範區。(趙童、王琳琳、龍搏、圖/曾清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