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銅梁: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接二連三勢頭喜人
5月10日上午,細雨濛濛。在重慶銅梁區土橋鎮高埡村的一灣稻田邊上,村支書龍思勇和專業合作社人員正在查看水稻秧苗長勢。
合作社種植的水稻。趙武強 攝
站在公路邊遠望,長勢喜人的禾苗橫豎成行,田疇一片翠綠。
“合作社是按照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的模式發展起來的。今年經營的稻田有1500多畝,除本村外,還延伸到了相鄰的新房村。去年,合作社給社員分紅的資金有28萬元、大米4.5噸,今年計劃分紅30萬元以上。”村支書龍思勇説。
新房村是一個單純的農業村,過去集體經濟是一個空架子。2017年,在區鎮的支援下,村裏按照發展新型集體經濟的思路,組建起了農潤水稻專業合作社和龍潤農機專業合作社,通過水稻集約化經營和農機社會化服務,實現集體和村民兩個增收。經過三四年時間的運作,去年村集體實現收入76萬元,今年將達到130萬元。
在高埡村,316戶農戶加入了合作社,他們的土地不但有保底金,還參加集體利潤部分的分紅。而加入合作社的脫貧戶不但優先安排務工,每天有70元的務工收入,在分紅比例上還比一般農戶高1.5倍。
合作社分紅。趙武強 攝
在該村專業合作社精米加工車間,堆碼著幾十噸真空包裝的袋裝大米。龍思勇説,合作社已經成功獲批5個香米系列商標,有了商標,合作社生産的優質大米將會銷得更遠。
而該村的農機專業合作社也是家底豐厚,無人機、旋耕機、收割機、除草機、烘乾機、開溝機等農業機械一應俱全,為本鎮和其他鎮提供的農機社會化服務面積已經超過6000畝。
土橋鎮是農業的近郊鎮。近年來,鎮黨委、鎮政府把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作為消滅集體經濟“空殼村”和促進群眾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徑,按照區委‘六要’路徑,並根據因村制宜的原則,組織和引導各村組建起專業合作社,通過清理、盤活“閒置資産、閒置資源、閒置資金”,發展大田農業、山地農業和特色農業,鞏固和壯大集體經濟,收到明顯成效。
合作社建起的蔬菜基地。趙武強 攝
土橋鎮,圍繞西郊綠道佈置産業,先後發展了蓮藕種植,新陸智慧有機草莓種植、觀賞魚養殖,旺龍生態養豬場、“兔管家”肉兔養殖、綠色蔬菜種植等産業。按照農旅融合的發展思路,打造了荷和原鄉3A級景區。
在六贏村、慶林村、河水村,發展了原鄉藕寓民宿、原鄉慢食農食體驗、西部農林大世界水果採摘等農旅融合産業,實現“山上月月嘗鮮果,山下十里賞荷花”。
在新房村和高埡村創新工作思路,探索了“2”次土地流轉、“3”個統一、“1”個綠色農産品供給基地的“231”産業發展模式,全面消除撂荒地,解決了“誰來種地、如何種地”的問題。
“目前,土橋鎮結合産業扶貧共發展集體經濟項目19個,吸納了97戶貧困戶加入集體經濟發展,全鎮10個行政村均實現了集體經濟收入5萬元以上,其中6個實現了年收入20萬元以上,通過“231”産業發展模式為新房和高埡增加集體資産140萬元,創收194.3萬元。”鎮農業服務中心負責人賀萍説。
在新房村蔬菜基地,成片蔬菜大棚一字兒排列,露地蔬菜鬱鬱蔥蔥,幾十位村民有的在地頭勞作,有的採摘蔬菜,有的整理裝框待運,一派忙碌的景象。
“我們的土地交給合作社,土地除有穩定的保底金收入外,參加合作社的勞動,每天有60元的現錢收入,年終還要參加分紅。”17社農婦楊邦會説,發展集體經濟我們拍起巴掌歡迎,解決了我們留守群眾無力種地的問題,還有了3份收入。
“在我們村,僅350畝蔬菜基地一項,就解決了128名村民的務工收入,他們的勞務收入就有149萬元,村集體也有較好的收入進賬。”村支書汪興武説。
“區裏召開新型農村集體經濟工作會後,鎮黨委、政府及時傳達貫徹會議精神,並結合各村實際,在認真總結過去新型集體經濟發展的基礎上,進一步厘清思路,增添工作措施,制定新的發展目標和任務,組織強有力的工作班子,掀起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的新熱潮,”鎮長丁真兵説,下一步,土橋鎮在發展壯大新型農村集體經濟過程中,還將加大農村集體經濟的指導和管理,著力實施好河水、慶林、高橋、大磨4個村美麗鄉村建設項目,讓每一個集體項目都能發揮出最大的效益。(趙武強、王妍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