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聚焦重慶

石柱大力發揚“五味”精神 以“五統五分”蹚出精準脫貧致富路

發佈時間: 2021-04-19 14:07:03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張亞飛 劉玉珮 龍搏 | 責任編輯: 郭穎慧

image.png

石柱縣建成全球最大莼菜蔬菜基地

image.png

黃連産品

image.png

小辣椒做成了石柱大産業 攝/聶廣樓

image.png

中益鄉村美景 攝/張吉川

“閒時打工、農時種樹、家中迎客、紅綠結合”。如今的石柱縣中益鄉華溪村,早已甩掉窮帽子,原先不善言辭的陳朋如今時常客串導遊,向絡繹不絕的遊客介紹這裡的脫貧歷程。和土家鄉親一樣,他和母親馬培清共同見證了兩年來山鄉的滄桑巨變。

兩年來,這裡不忘初心,演繹激情與豪邁。牢記殷殷囑託,石柱堅決扛起脫貧攻堅重大政治責任,全縣脫貧攻堅在深度、廣度、精度上達到前所未有的水準,標注了新的歷史刻度。

兩年來,這裡砥礪奮進,謀求創新和突破。實幹追逐夢想,石柱大力發揚蜂蜜甜、莼菜醇、辣椒辣、黃連苦、巴鹽鹹“五味”精神,創新開展“五統五分”工作法,感恩奔跑,盡銳出戰、強力攻堅,蹚出了一條精準脫貧致富路。

拼搏繪就藍圖。截至去年底,石柱全縣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累計實現85個貧困村、17541戶63101人脫貧,貧困發生率下降到零發生,農村面貌發生翻天覆地改變,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下堅實基礎。

大力發揚“共釀蜂蜜甜”的團隊精神

統籌扶貧力量、分線構建責任體系,形成“千鈞重擔眾人挑”攻堅合力

蜂蜜味甜,是天然佳品,必須由無數只蜜蜂各司其職、團結協作才能釀造而成。

石柱縣大力發揚“共釀蜂蜜甜”的團隊精神,在市委主要領導任指揮長的中益鄉脫貧攻堅指揮部示範帶動下,統籌黨政力量、社會力量、群眾力量,分線構建起“組織領導、業務技術、監督問責”三大攻堅責任體系,推動形成了攻堅拔寨的強大合力。

——構建上下聯動的組織領導體系。建立33個市管領導任組長的包幫攻堅小組、33個鄉鎮(街道)突擊隊、222個村支兩委和駐村工作隊組成的一線戰鬥隊,形成了一條線指揮、一竿子到底的指揮協調體系。實行縣委書記、縣長雙組長負責制,縣委專職副書記牽頭推動全縣脫貧攻堅工作,建立縣委常委負責分管行業扶貧工作機制,落實33名市管領導擔任包幫攻堅小組組長,蹲點攻堅、現場指揮、全程督導,及時解決包幫鄉鎮脫貧攻堅重大問題。壓實33個鄉鎮(街道)黨委政府攻堅主體責任,強化鄉鎮(街道)黨政主要領導攻堅第一責任人職責。壓緊一線戰鬥隊責任,落實120名縣級部門幹部擔任駐鄉工作隊員,選派869名各級幹部擔任駐村工作隊員,明確4880名黨員幹部結對幫扶貧困戶,實現所有鄉鎮(街道)駐鄉工作、所有涉農村(社區)駐村工作、所有建卡貧困戶結對幫扶“三個全覆蓋”。

——建立縱橫協作的業務技術體系。成立黨建、精神、産業、就業、交通、水利、健康、住房、教育等16個行業扶貧指揮部,組建33個鄉鎮(街道)業務小組,精準謀劃指導、協同作戰推進行業扶貧工作,在每一個行業都築起了牢不可破的堅實防線。落實16名分管縣領導擔任行業扶貧指揮部指揮長,牽頭制定行業扶貧規劃並組織實施,及時解決行業扶貧重大問題。壓實16個行業主管部門和關聯部門責任,督促指導鄉鎮(街道)落實行業扶貧政策,全面解決行業扶貧短板弱項。每個鄉鎮(街道)抽調2名—3名精幹人員充實到業務小組,負責抓好各鄉鎮(街道)脫貧攻堅業務工作;每個村(社區)配備1名—2名扶貧業務幹部,負責全村(社區)扶貧業務指導、具體落實,實現所有村(社區)業務幹部全覆蓋。

——建立貫穿全程的監督問責體系。建立5個片區督導組和監督執紀、責任落實、業務工作3個專項督查組,形成了嚴格逗硬、推動有力的督促督戰體系。縣“四大家”主要領導、縣委專職副書記分別擔任片區總督導,督促片區鄉鎮(街道)脫貧攻堅工作,解決片區扶貧重大問題。監督執紀專項督導組緊盯脫貧攻堅政治責任落實、扶貧領域腐敗問題以及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突出問題,從嚴查處、從嚴問責,確保扶貧領域風清氣正。責任落實專項督導組聚焦鄉鎮(街道)、業務部門、村(社區)落實攻堅責任情況,定期不定期督查,並將督查情況納入年終考核,確保攻堅責任落實。業務工作專項督導組強化政策業務培訓,常態化開展扶貧業務督導,確保扶貧政策落地落細落實。

大力發揚“涵養莼菜醇”的較真精神

統籌扶貧政策、分類落實幫扶措施 築牢“兩不愁三保障”脫貧硬底

莼菜味醇,醇則純真,是水中鋅王,對生長環境的要求極為苛刻較真,必須在水質達到飲用標準以上的優良生態環境中才能自然生長。

石柱大力發揚“涵養莼菜醇”的較真精神,創新建立“1353”動態監測處置辦法(每月對“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開展1次排查,對排查出來的問題,專線直報縣領導小組,第一時間掌握情況、及時督促整改,另一條線同步反饋給鄉鎮,由鄉鎮3個工作日內核實解決,無法解決的次月5日前報縣指揮部,指揮部3個工作日內形成整改方案限期整改銷號,構築起防止返貧的制度防線)和“三查四看五促”工作法(“三查”:核查對象、幫扶、退出是否精準;“四看”:查看吃穿及飲水、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穩是否有保障;“五促”:促進責任、政策、工作、項目及資金管理、問題整改落實到位),統籌中央、市級扶貧政策,打好縣級政策“補丁”,分類落實“不愁吃不愁穿、義務教育保障、基本醫療保障、住房安全保障”到戶到人幫扶措施,切實把政策含金量轉化為貧困群眾獲得感,真正做到了“兩不愁”真不愁、“三保障”全保障。

——“兩不愁”政策到戶到人。大力推進産業扶貧,建立健全貧困戶、企業、村集體利益聯結機制,每個貧困村都有1個—2個穩定增收産業,每個貧困戶都有1項以上增收項目,全縣鄉鄉有扶貧産業、村村有增收項目、戶戶有致富門路。深入實施就業扶貧,通過公益性崗位安置、扶貧車間吸納、跨區域用工對接等方式,促進22957名貧困群眾轉移就業。強化社會兜底和臨時困難救助保障,將3101戶6091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或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納入低保兜底,實施臨時困難救助11791人次3093萬元,實現所有貧困群眾不愁吃、不愁穿。

——義務教育保障到戶到人。精準控輟保學,全面摸清輟學失學孩子底數,制定出臺5個縣級教育資助“補丁”政策,累計資助貧困家庭學生56.14萬人次3.75億元,義務教育適齡學生入學率100%、鞏固率100%,無一名適齡學生因貧失學輟學。用心用情助學,組織4193名教師與9456名貧困家庭學生結成幫扶對子,紮實做好結對幫扶、送教到府、真情關愛等工作。改善條件優學,提升農村學校辦學條件,疫情期間全面解決貧困學生上網課缺智慧手機、缺網路信號、缺手機流量等困難,做到全縣所有貧困學生停課不停學。

——基本醫療保障到戶到人。改善醫療衛生條件,加強5G技術在遠端醫療、縣域醫共體、健康扶貧等領域的運用,推進貧困村衛生室標準化建設,實現貧困群眾有地方看病。健全醫療保障體系,構建“基本醫保+大病保險+商業補充保險+醫療救助”保障體系,累計救助貧困病人57.67萬人次1.66億元,貧困人口住院合規費用自付比例9.94%,慢特病門診合規費用自付比例10%,大病救治率達100%,實現貧困群眾看得起病。強化醫療衛生服務,建立“先診療後付費”和“一站式結算”制度,為每個貧困戶確定一名家庭醫生、量身定制健康檔案,在家貧困人口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率達100%,實現貧困群眾看得好病。

——住房安全保障到戶到人。精準落實危房改造政策,統籌推進農村危房改造和舊房整治提升,改造農村C級危房8718戶、D級危房3611戶,舊房整治提升15000戶,全面實現無人住危房、危房不住人。精準推進易地扶貧搬遷,嚴格按照標準建成集中安置點6個,搬遷安置1854戶6636人,有效解決一方水土養活不了一方人的問題。紮實推進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扶持,有序做好搬遷群眾産業發展、就業創業、基本公共服務、社會融入等工作,實現貧困群眾一步住進安穩房、逐步過上好日子。

大力發揚“不怕辣椒辣”的鬥爭精神

統籌各方資源、分域補齊短板弱項 破解區域性整體貧困難題

辣椒味辛,是餐桌佳肴,必須不怕辣、辣不怕才能真正享受這一舌尖美味。

石柱縣大力發揚“不怕辣椒辣”的鬥爭精神,統籌人、財、物等各方資源,以攻克中益鄉深度貧困堡壘為引領,以項目建設為抓手,加大涉農資金、幫扶資金整合力度,全力補齊農村“基礎設施、公共服務、人居環境”三大領域短板弱項,推動農村生産生活生態條件發生明顯改變,有效消除了鄉鎮與鄉鎮之間、貧困村與非貧困村之間的貧困懸崖效應。

——基礎設施到鄉到村。深入實施交通、水利、電力、通訊等專項行動,2015年以來累計投入資金超過50億元,實施扶貧項目超過6000個,鄉鎮(街道)、行政村、撤並村和有人居住的村民小組通達通暢率均達100%,集中供水率達88.5%,如今水泥路修到了村村組組,人行便道通到了家家戶戶,家家喝上了安全水,戶戶通上了安全電,村村連上了網際網路。在市委辦公廳扶貧集團的傾情幫扶下,深度貧困鄉中益鄉堅持規劃先行,打捆實施交通、水利、民生及社會治理等6個項目包,逐一落實市管領導、鄉黨委班子成員聯繫項目包制度,推動全鄉基礎設施大變樣,鄉親們紛紛豎起大拇指,再也不用過著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日子,再也不用發愁果子蔬菜爛在地裏賣不出去,再也不用擔心用水用電和通訊不穩定。

——公共服務到鄉到村。精準對接群眾需求,滾動實施重點民生實事,積極推動教育、醫療、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務向村組延伸,切實加強農村薄弱學校改造和寄宿制學校建設,成功創建國家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紮實推進基層醫療機構標準化建設和標準化設備配備,深入推動鄉鎮物聯網建設,大力實施廣播“村村響”和電視“戶戶通”工程,實現所有鄉鎮村文化中心、流動文化服務進村入社、物聯網服務配送鄉鎮“三個全覆蓋”,農村公共服務保障能力明顯增強。

——環境整治到鄉到村。按照“政府主導、村民主體、社會參與、分類施策、試點示範帶動”的思路,紮實開展清垃圾、清雜物、清殘垣斷壁、清庭院、清違章建築“五清行動”,大力推進綠化、美化、亮化、凈化、文化“五化行動”,深入推進改廚、改廁、改地坪、改風貌、改危房、改習慣“六改行動”,全縣衛生廁所普及率達72.8%,場鎮生活污水處理率達90%以上,畜禽糞便資源化利用率達83.5%,成功創建中國美麗休閒鄉村4個,建成國家級傳統保護村落3個,農村人居環境考核長期位居渝東南渝東北17個區縣考核組前列。

大力發揚“敢吃黃連苦”的苦幹精神

統籌當前長遠、分步夯實産業根基 推動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産業銜接

黃連味苦,是名貴中藥材,必須經過長達5年的辛苦種植才能達到最佳藥效。

石柱縣大力發揚“敢吃黃連苦”的苦幹精神,堅持把發展産業作為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最根本最直接的銜接舉措,統籌當前能增收與長遠可持續,分步推進“調結構、延鏈條、建機制”,不斷提升産業發展品質和水準,切實強化了貧困群眾持續穩定增收的産業支撐。

——調整農業産業結構。根據市場需求和群眾種養習慣,規劃打造城週休閒觀光農業圈、高山生態農業帶、中山特色農業帶、沿江高效農業帶,在牢牢把住糧食安全主動權、嚴防死守耕地紅線、糧油菜生産穩中有增的基礎上,充分利用撂荒地、荒山荒坡、退耕還林,著力構建以30萬畝生態中藥材、30萬畝綠色果蔬種植、30萬群中蜂、30萬頭生豬養殖“4個30萬”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産業體系。目前,全縣共發展以黃連、黃精、天麻為重點的中藥材31.1萬畝,以辣椒、莼菜、李子為重點的綠色果蔬30萬畝,養殖中蜂13.8萬群,出欄生豬23.9萬頭,實現有條件的貧困戶産業全覆蓋,帶動12650戶貧困戶實現脫貧。

——延伸農業産業鏈條。大力促進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推動農業“接二連三”,著力延長價值鏈、拓寬增收鏈。擇優發展以綠特農産品精深加工為重點的康養消費品工業,引進培育127家農産品加工企業,幫助6000余人實現就地就業。差異化打造鄉村旅遊業態,發展黃水人家1200家、森林人家110家,興辦農家樂1451家、鄉村民宿54家,帶動6000余戶貧困戶吃上“旅遊飯”。加快發展農村電商,搭建“遠山結親”平臺,解決貧困群眾農産品銷售難題,幫助5000余戶貧困戶實現增收。

——建好利益聯結機制。充分發揮改革引領作用,探索推廣股權、基金、信貸、旅遊4種資産收益扶貧模式,用好用活涉農財政資金、産業扶貧專項基金、信貸風險補償金,通過財政資金折股量化入股、有償借用專項基金、扶貧信用貸款等方式撬動經營主體發展産業積極性,經營主體按政策對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戶實行固定分紅和效益分紅,帶動1.16萬戶貧困戶增收。圍繞調整農業産業結構,引進培育經營主體149家,健全完善土地入股、訂單幫扶、返承包等利益聯結模式,帶動5174戶貧困戶增收。

大力發揚“嘗遍巴鹽鹹”的奮鬥精神

統籌黨建優勢、分層激發內生動力 凝聚奮力奔跑的精神力量

巴鹽味鹹,是提鮮調料,古代巴鹽銷楚造就了穿越千年的“巴鹽古道”文化,必須由鹽夫們通過艱難跋涉和不懈奮鬥才能完成這一歷史使命。

石柱縣大力發揚“嘗遍巴鹽鹹”的奮鬥精神,統籌基層黨建引領優勢、志智雙扶激勵作用,充分激發“基層組織、黨員幹部、能人業主、貧困群眾”四個方面的動力活力,推動形成了奮力奔跑的強大精神力量。

——基層組織領著跑。聚焦配強“領導羊”、充實“後備軍”、選優“帶頭人”、走好“創新路”持續發力,全覆蓋整頓85個貧困村黨支部,調整不合格不勝任村(社區)黨支部書記42名,培育黨員致富能手582名,回引本土人才365名,基層黨組織凝聚力、戰鬥力明顯提升,在脫貧攻堅、基層治理中的引領作用充分彰顯。中益鄉在7個村設立和為貴、貴在和的“貴和”工作室,明確法律諮詢員、便民訴訟聯絡員、司法調解員、駐村(社區)警務員、工作室管理員、總協調員“六員”和戶長、院落長、網格長、村長、派出所所長、鄉長“六長”開展人民調解,實現矛盾不上交、糾紛不出村。華溪村以黨支部服務力凝聚幹群向心力,構建“村集體+公司+農戶”互需鏈、“黨員+農戶”親情鏈、黨員責任鏈“三鏈共生”;以黨支部創造力積聚發展新動力,持續深化“三變”改革;以黨支部引領力匯聚群眾幸福力,實施甜蜜家庭、甜凈院落、甜美鄉村“三甜行動”,探索形成“三三”聯動抓黨建促脫貧攻堅經驗做法。三河鎮大林村設立“和美”工作室,發揮家長、院落長、網格長、和美工作室長“四長”作用,調處化解矛盾糾紛,形成人和善、家和樂、院和睦、村和諧的“四長促四和”機制。目前,“貴和”“和美”工作法、“三三”聯動抓黨建促脫貧攻堅經驗已在全縣全面推廣。

——黨員幹部帶頭跑。牢固樹立在脫貧攻堅一線選人用人的鮮明導向,把脫貧攻堅納入縣管領導班子實績考核,推行市管領導、縣級部門、鄉鎮(街道)、駐村工作隊、幫扶責任人量化打分、“連坐”考核,強化考核結果剛性運用,累計提拔、重用脫貧攻堅一線優秀幹部分別達到126人、38人,佔同期提拔、重用幹部人數的42.5%、36.7%,表彰脫貧攻堅先進集體108名、先進個人415名,59名幹部因違規違紀受到黨紀政務處分,激勵和倒逼廣大幹部對脫貧攻堅入腦入心、用情用力、抓緊抓實,真正做到群眾不脫貧、決不下火線。

——貧困群眾主動跑。堅持扶貧與扶志、扶智相結合,充分利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扶貧夜校、夢想課堂、鄉賢講理堂等宣傳陣地,全面開展領導幹部講時事政策、專家學者講科學理論、第一書記講社情民意、道德模範講典型故事、致富能人講致富門道、群眾自己講理想感想“六位一體”宣傳宣講,積極推廣鄉風文明積分激勵制度,深入推進移風易俗“十抵制十提倡”、文明生活進農村等活動,如今全縣廣大貧困群眾帶著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不等不靠、自立自強,用自己勤勞的雙手挪窮窩、挖窮根、換窮業,形成了自力更生、辛勤奮鬥、努力奔跑的生動局面。

——能人業主幫著跑。聚焦激活人、地、錢三要素,堅持以政府引導搭平臺、社會化集資聚合力、項目化帶動為突破口,積極引進有情懷、想幹事的業主與村集體經濟組織合作發展,建立完善資金扶持、結對幫扶、稅費幫扶、權益保護等機制,合理利用農村資源、涉農資金、惠農政策,因地制宜、因村施策發展壯大資源開髮型、資産經營型、資金投入型、生産服務型、生活服務型、勞務服務型、電子商務型“七型”集體經濟,實現229個涉農村(社區)集體經濟項目和經營性收入全覆蓋,歷史性消除村集體經濟收入“空殼村”。(張亞飛、劉玉珮、龍搏、圖片除署名外由石柱縣委宣傳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