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八面來風

璧山區村衛生室“蝶變” 見證基層醫療服務水準提升

發佈時間: 2021-02-16 09:52:56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

    中國網2月16日訊無論是曦光初照的清晨,還是陽光直射的正午,抑或是余霞漫天的夜晚,村醫潘光偉不是在坐診,就是在去出診的路上。二十年來,從簡易小藥箱到標準衛生室,他見證了鄉村醫療衛生事業的變遷和發展。

老人家,你這是鼻炎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我給你開點藥,這幾天要注意飲食清淡、多休息……”近日,在重慶市璧山區廣普鎮護普村衛生室內,筆者見到潘光偉時,他正為62歲村民張凱看病。

環顧四週,這是一個80余平米的衛生室,室內乾淨整潔,藥房、觀察室、診斷室、治療室等功能區一應俱全、劃分明確。

現在我們村的衛生室變化可大了。”三十多年前,潘光偉從衛校畢業後,便開始從事鄉村醫療衛生工作。他告訴筆者,以前的村衛生室只有一間房,40平方米左右,診斷、打針、拿藥都在一個房間,人多的時候,連轉身的地方都沒有,條件很差。

潘光偉正使用健康一體機為村民診療。通訊員 王鋒 攝

當時,看病只有聽診器、壓舌板、血壓計這‘老三樣’,再加上藥品不全,村民有個頭疼腦熱,都選擇去鎮衛生院或璧山城區,服務村民的硬體條件太差。”回憶起以前的診療環境,潘光偉直搖頭。

村衛生室是農村醫療和公共衛生體系建設中的重要一環,為此,從2009年起,璧山區開始分批實施標準化村衛生室建設,廣普鎮護普村衛生室也迎來了華麗變身。

現在治療空間寬敞,各個功能室的設立、藥品的擺放非常規範,藥品的種類也從之前50余種,增加到現在400余種。”潘光偉告訴筆者,近年來,衛生室還逐步配置了吸痰器、小型霧化器、健康一體機、理療機等先進醫療設備,以及急救箱、氧氣瓶等急救設備,硬體越來越充實。

隨著就醫環境和醫療條件不斷改善,潘光偉更加重視自身技能提升。除積極參加區裏和鎮裏組織的醫療培訓,他還通過自主學習、同行經驗交流,不斷增加知識儲備,精進醫術,著力實現著讓村民“小病不出村”的目標。

過去,護普村的村民體檢、保健等方面的健康意識不高,普遍存在小病熬、大病拖的觀念,往往延誤了治療。如今,護普村衛生室藥品實行零差率銷售,再加上農村合作醫療報銷,病人自付費用較低,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村民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

除了日常坐診,我還和轄區259戶606名村民簽約了家庭醫生服務,針對四類重點人群進行登記管理和定期隨訪,並通過講座、發放資料等各種形式,加大健康教育宣傳,提高村民健康意識。”潘光偉告訴筆者,隨著村民健康衛生意識的提升,他的職責定位逐漸從“治病為主”向“預防為主”轉變。

建立健康檔案、婦幼保健、傳染病防治、篩查慢病高危人群……服務管理逐步精細化、規範化,村衛生室不僅得到了本村村民的認可,還吸引了周邊村莊的人前來就醫,潘光偉成為村民眼中的健康“守門人”。

這些年,我親眼見證了村衛生室的變遷,與村民們的感情也日益加深。我現在能做的就是立足本職,進一步提高本領,服務好轄區村民,不辜負大家的信任和期許。”潘光偉説。(王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