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盤2020,西南大學附中交出一份亮眼的課程創新“成績單”
中國網2月1日訊 課程是教學活動的仲介、是實現教育目的和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的保證。在特殊的2020年,西南大學附中並未停下課程創新的步伐,在綜合實踐選修課、研究性學習、生涯教育、高中發展促進計劃、綜合實踐活動賽課等方面下足功夫,交出了一份亮眼的、令人滿意的課程創新“成績單”。
玩轉趣味實驗 探索物理之美
2020年,西南大學附中師生雙選並開設綜合實踐選修課程共三十門。有學科知識的延續和擴展、有科技教育的實踐與創新、有興趣特長的激發與培養、有體育鍛鍊的引導與帶動。除此之外,在疫情穩定的下半學年,為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西南大學附中邀請了民間藝人帶來了刺繡、面塑等選修課程,為學生帶來更豐富更多維的選擇和體驗,將綜合實踐活動滲透進附中學子的學習生活中。
研究性學習導師集體備課
研究性學習課程是綜合實踐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西南大學附中自1997年起開設活動課程,2000年起改為必修課程,至今已經陪伴附中學子走過了24個春秋。
2020年下半年,附中按照“歷史傳統”為高一學子開設了和語數外政史地理化生等傳統學科不一樣的必修課:研究性學習課程。研究性學習不同於綜合課程,它涉及的內容是綜合的,但是它不是幾門學科綜合而成的課程,而是以科學研究為主的課題研究活動課程。各位研究性學習導師按照八大主題為學生設計了研究方法、選題、論文撰寫、成果展示等相關的學習內容,指導學生積極參與附中研究性學習成果多媒體展示活動,讓學生在中學階段初步接觸如何做研究,學會實踐並通過實踐來實現自己的奇思妙想。這樣基於綜合實踐活動的生涯教育,幫助學生將學習和實踐結合起來、將成長與發展結合起來,已經成為西大附中引以為傲的教育品牌。
2020年,經過多年實踐和沉澱,附中的基於綜合實踐活動的生涯教育系列教材《遇見最美的自己—基於綜合實踐活動的生涯教育》(高中版、初中版)正式亮相。
2020年,在新課程新教材的實踐探索中,附中積極進取、勇於創新,在基地建設、精品課程打造、學生社團凝練等方面不斷調整和優化。在重慶市2021年高中發展促進計劃的申報中,附中獲得了一個省市級高中課程創新基地、一個省市級高中校本教研基地、一門省市級高中精品課程、三個省市級高中優秀學生社團的優異成績。
一直以來,提到賽課,大家想到的都是語文、數學、英語等傳統學科的賽課,而在2020年,除了傳統學科的賽課,附中的老師們還積極參與了綜合實踐活動相關課程教學的評比,並且延續西大附中綜合實踐活動傳統優勢,取得了不俗的成績。其中,林指夷老師的《紙上談星》獲得重慶市初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優質課一等獎;張兵娟、廖祥貴、范林佳老師的《流光溢彩——智慧流水燈》、劉軼、彭紅軍、陳鐸老師的《我是食物小偵探》、譚奡東、李柄宏、卓傑老師的《簡易機械手的設計與製作》以及李楊、楊峻一、周佳老師的《基於線上線下融合的新冠防疫科普》等課程已通過市級初選,進入重慶市教育科學研究院 2020年中小學創新教育項目式教學展示評比活動現場評審階段。
在2021年,附中的課程創新將繼續實踐和探索基於綜合實踐活動的生涯教育,讓學生在最美的時候遇見最美的自己。(西南大學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