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聚焦重慶

【2021重慶兩會進行時】代表委員熱議:推動“一區兩群”協調發展 激發重慶高品質發展新動能

發佈時間: 2021-01-25 09:14:27 | 來源: | 作者: | 責任編輯:


從去年到今年,在重慶市人民政府工作報告中“一區兩群”都是一個熱詞。“一區兩群”的“一區”指的是主城都市區,“兩群”指的是渝東北三峽庫區城鎮群、渝東南武陵山區城鎮群。

“十四五”時期,重慶作出部署——深入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持續釋放“一區兩群”空間佈局優化效應。構建“一區兩群”協調發展格局。

如何推動“一區兩群”協調發展?2021年重慶兩會期間,代表委員們展開熱議,建言獻策。

重慶市人大代表、雲陽縣委書記張學鋒:

圍繞“五地一支撐”目標 譜寫高品質發展新篇章

如何找準自己的定位,融入“一區兩群”協同發展?雲陽的答案是——圍繞“五地一支撐”目標,譜寫高品質發展新篇章。

重慶市人大代表、雲陽縣委書記張學鋒表示,黨中央明確提出,雲陽在雙城經濟圈建設中發揮“節點作用”,市委又賦予“萬開雲”板塊建成“三峽城市核心區、現代綠色産業集聚區、綜合交通樞紐、對外開放門戶”的戰略定位。

雲陽將堅持以建成高品質發展高品質生活新範例為統領,以産業化為主攻方向、城鎮化為重要載體、市場化為發展手段、現代化為奮鬥目標的“四化”同步為工作路徑,建設“雙100”城市、發展“雙1000”經濟,實現“千億工業”引領的現代産業集聚地、科技創新承接地、公園城市標桿地、城鄉融合發展先行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示範地、三峽城市核心區重要支撐的“五地一支撐”目標。

具體而言,雲陽將牢固樹立一盤棋思想和一體化發展理念,推動“萬開雲”板塊同城化發展,主動融入萬達開川渝統籌發展示範區建設。在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方面,將加快構建“三橫一縱兩迴圈”高速路網、“一高一普兩貨三環”鐵路路網和“一港五區一平臺”水運體系,打造三峽庫區綜合交通副樞紐。

在現代産業協作協同方面,雲陽將與周邊地區共建綠色現代産業集聚區、道地中藥材産業集聚示範區、長江流域“三峽橘鄉”生態精品現代柑橘産業示範帶。

在公共服務共建共用方面,將加快補齊醫療、教育等短板,建設具有比較優勢的區域公共服務高地。

在推動生態環保聯建聯治方面,將建立跨流域跨區域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共同築牢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

重慶市人大代表、秀山縣委書記向業順:

發揮“橋頭堡”作用 在“做優”“做特”上下功夫

今年的重慶市人民政府工作報告提到,做大做強“一區”、做優做特“兩群”。發揮秀山橋頭堡作用。重慶市人大代表、秀山縣委書記向業順表示:“秀山作為渝東南武陵山區城鎮群的‘橋頭堡’城市,將充分發揮和利用好區位優勢、生態資源、文化稟賦等,以‘四地一樞紐一屏障’為抓手,著力在‘一區兩群’協調發展中勇於擔當、展現作為。”

在向業順看來,秀山是渝東南“橋頭堡”城市,更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從東南方向連接粵港澳、北部灣,承接其産業轉移的“橋頭堡”。為此,秀山也將努力打造現代化中等城市,力爭“十四五”基本實現“30平方公里、30萬人”城市體量,到 2035 年,基本建成産城融合、職住平衡、生態宜居、交通便利的“雙 50”現代化中等城市。

“我們還將強化交通、商貿、金融、教育、醫療、文化、康養等服務功能,提升城市服務功能。”向業順説,在産業發展方面,秀山堅持把發展經濟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突出綠色加工製造、文旅融合、商貿物流、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提升主導産業的引領、輻射、服務能力,成為帶動武陵山區綠色發展的重要引擎。

作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從東南方向連接粵港澳、北部灣,承接其産業轉移的“橋頭堡”,對外開放水準也需持續提高。向業順表示:“秀山將打造渝鄂湘黔重要門戶樞紐,打造西部 陸海新通道東線物流樞紐城市,建設融入國內大迴圈的區域性節點,成為重慶乃至西部地區面向東南沿海的對外開放前沿地。”

重慶市人大代表,綦江區東部新城(食品園區)管委會黨工委副書記、主任 龔銳:

打造“重慶主城都市區重要支點” 支援綦江建設國家級高新區

從綦江開車出發到南坪只需30多分鐘、坐高鐵到沙坪壩只需20多分鐘。作為“重慶主城都市區重要支點”,綦江怎樣更好地融入主城都市區,實現“一區兩群”協同發展?

重慶市人大代表,綦江區東部新城(食品園區)管委會黨工委副書記、主任龔銳這次帶來了關於支援綦江區建設國家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的建議。

龔銳説,綦江建設國家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有利於深入貫徹落實“一帶一路”、西部大開發、長江經濟帶、西部陸海新通道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發展,有利於更好承擔“渝黔合作先行示範區”責任使命,有利於更好打造“重慶主城都市區重要支點”,有利於更好地落實全面淘汰落後産能。

為此,他建議將綦江區整體作為重慶高新區的拓展園,享受直管園政策,統一佈局産業和資源。

在支援佈局教育資源方面,建議以市區共建方式,支援綦江與重慶大學等國內高校建立協同創新中心、産業技術研究總院,以及建立與綦江主導産業相關的産業技術研究院和檢驗檢測中心公共資源服務平臺,支援建設國家企業技術中心等國家級研發機構、創新基地,支援建設科技大市場,幫助科技成果在綦江轉化並形成産業化。

重慶市政協委員、市綜合經濟研究院院長易小光:

促進“一區”和“兩群”的互聯互通 産業發展有機聯繫

重慶市政協委員、市綜合經濟研究院院長易小光表示,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著力構建“一區兩群”協調發展格局,既順應了國家對重慶的發展定位,又順應了工業化和城鎮化發展規律,更順應了推動區域協調發展、推動城鄉一體化進程方面的要求,順應了綠色發展的要求。

如何推動“一區兩群”協調發展?易小光建議,可以把握三個方向。

第一個方向是提質提升主城都市區。“主城都市區是重慶建設國家中心城市、推動國際性都市建設的主要載體,對區域起到輻射帶動作用,服務於整個區域的發展。提質主城都市區特別要突出産業的高級化,比如説高端製造業、科技創新、開放平臺、金融物流等大的功能載體。”易小光表示。

第二個方向是紮實推進“兩群”發展。渝東北三峽庫區城鎮群、渝東南武陵山區城鎮群的特點是生態,工業化城鎮化發展水準相對來説不高,地形地貌對交通運輸造成阻礙。所以,首先要突出生態環境的保護;同時,加強以交通為主體的基礎設施建設,加強、豐富城市功能;此外,要加強鄉村振興建設步伐。

第三個方向是促進“一區”和“兩群”的互聯互通。易小光建議,一方面,要加密“一區”和“兩群”以交通為主體的基礎設施,以及農田水利等重大基建、以5G為代表的新基建等。

另一方面,通過構建産業鏈,使“一區”和“兩群”的産業發展有機聯繫,都市區的産業轉移能夠讓“兩群”有效承接,促進帶動“兩群”發展。此外,還要推動“兩群”加強開放平臺建設,可以通過市級開放開發平臺在“兩群”合理分佈設點的方式,增強“兩群”的發展動能。


重慶市政協委員,黔江區政協副主席、九三學社黔江區委會主委郭曉燕:

打造文化旅遊精品 建設高層次旅遊人才隊伍

重慶市政協委員,黔江區政協副主席、九三學社黔江區委會主委郭曉燕表示,市委推動“一區兩群”協調發展,賦予了“渝東南武陵山區城鎮群”建設的新定位,要求突出“山水”“民俗”特色,促進生態康養、文化旅遊等産業發展,建設武陵山區文旅融合發展示範區。

“渝東南文化積澱厚重,特色鮮明,生態環境良好,旅遊資源富集,近年來打造文旅融合發展也都各有成效。但受基礎薄弱、體制限制、機制不順、財力困難等因素影響,面臨整體聯動不夠、文旅融合不深、旅遊人才缺乏、政策支援不足、區域協調不暢等問題。”郭曉燕説。

她建議,建立高規格協調聯動機制,在市級層面成立渝東南武陵山區文旅融合發展示範區工作領導小組,統籌“兩區四縣”協調發展、差異化發展。

著力打造文化旅遊精品。以民族風情、民俗文化體驗為主題,依託文化古鎮、特色村寨,發掘展示少數民族民俗民風,開發“古鎮遊”“民俗遊”“展會節慶”等文旅項目;以紅色文化、傳統教育為主題,依託湘西、鄂西、渝東南革命根據地、紅軍遺跡遺址,挖掘革命人物故事,梳理革命活動的脈絡,開發“追尋紅軍足跡,傳承紅色基因”等紅色旅遊線路。

建設高層次旅遊人才隊伍。依託旅遊類高校、中職學校,持續為渝東南地區培養旅遊專業人才和提供旅遊“人才庫”“智囊團”支撐,同時加強對現有旅遊從業者的教育培訓,提高整體專業化水準。

重慶市政協委員,石柱縣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向東:

加快渝東南武陵山區文旅融合發展 築牢生態屏障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到:“紮實推進渝東南武陵山區城鎮群文旅融合發展”,重慶兩會期間,石柱縣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向東的提案,則是關於加快渝東南武陵山區文旅融合發展的建議。

向東表示,應將渝東南武陵山區城鎮群建設成為具有獨特魅力的國家級文旅融合發展示範區,強化在築牢生態屏障、促進文旅融合、聯動武陵山區周邊地區發展上的先行先試作用。建設武陵山區(渝東南)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是推動武陵山區實現高品質發展的重要抓手,更是滿足人民群眾高品質生活的必然選擇。

“渝東南區域文化底蘊深厚,自然風光秀麗。該區域有秦良玉等一大批歷史人物,有趙世炎、蔡濤等一大批革命先烈,還有南腰界、紅軍井等革命遺址遺跡。區域內集聚了桃花源、阿依河、濯水古鎮、大風堡等一大批風光秀麗的景區景點,文旅融合特色優勢鮮明、發展基礎好、潛力大。”向東介紹。

如何加快渝東南武陵山區文旅融合發展?向東建議,首先需要進一步完善機制,建立並完善武陵山片區跨省協調聯繫機制,並且加大政策支援,建立渝東南土家族苗族文化保護産業基金等。

同時,要加強基礎設施投入力度。支援渝東南武陵山區提速建設航空、高鐵、高速公路、旅遊公路等重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以及農村資訊網路納入“十四五”規劃建設。加強渝東南文旅重點項目空間佈局支援力度。

此外,還要以培養高技能人才和高端文化創意、經營管理人才為重點,強化文旅産業人才支撐。(中國網重慶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