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感謝共青團給我們提供的專業人才支援,這是給我們做青少年事務工作的社會組織雪中送炭啊!”西山向陽花青少年事務服務中心主任郝萬勝激動地説道。近日,昆明市西山區舉行青少年心理健康人才隊伍建設與教材課程開發啟動儀式暨西山區青少年心理健康人才庫首次培訓,為壯大西山區青少年心理健康人才隊伍,促進青少年心理健康人才規範化管理做出了有力嘗試。今年以來,昆明共青團以落實《昆明市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為抓手,聚焦“青少年權益保護的工作體系和工作機制更加健全,合法權益得到切實維護”的工作目標。深入學習貫徹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多角度完善工作機制,多層次提供精準幫扶,將青少年事務工作作為基層社會治理創新的繡花針,打造優化青少年成長環境全鏈條工作機制,善作善成,久久為功。
整合團屬資源,打造高素質專業化護航隊伍
“專業的事情要專業的人做,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問題的預防、發生、康復都是多因素的,要針對不同群體、不同問題採用不同的諮詢方法和干預策略。”作為總督導的雲南知名心理專家解亞寧教授,在團區委的組織下,與其他來自醫療系統、司法系統、新聞媒體等不同行業的20位心理健康專業人才組成了首批青少年心理健康人才庫,有效彌補西山區青少年心理健康人才緊缺現狀。通過在書林一小、永興路社區、西山職業中學等設立心理諮詢工作站,配備心理諮詢室、團輔室等,積極發揮“青春有時”品牌沙龍等平臺,逐步開展心理健康宣教行動、環境營造行動、關愛心動、服務能力提升行動、服務體系完善行動等,不僅為青少年提供便利的專業化、針對性心理諮詢健康服務,還通過開展心理教師培訓和心理健康知識普及等活動,提高全民心理健康意識,增強心理健康素養,促進心理健康事業長期持續發展。
同時,昆明共青團全面提升青少年事務社工隊伍建設,注重加強未成年人保護社會工作專業支援能力,目前共培育孵化青少年事務社工機構17家,培養專兼職青少年事務社工1600余人。
加強智慧建設,做實“12355”熱線幫扶品牌
“為什麼這個寒假出不了門,也不能出去和小夥伴一起玩,我好煩躁!”疫情發生以來,每天都有這樣心理不適的青少年求助電話打進昆明12355青少年服務台。自2008年4月成立以來,昆明12355青少年服務台以維護青少年合法權益、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促進青少年成長髮展為宗旨,搭建為青少年提供心理健康、法律諮詢、生涯規劃、婚戀交友、志願服務、就業創業諮詢指導等綜合服務平臺,今年升級全國“青少年12355”區域中心後,更是全面規範了“一體化、綜合性、一站式”青少年大權益服務體系,形成了一熱線(12355熱線)、一團隊(社工+專業志願者)、一陣地(工作站)、一項目體系(系統化項目運作)的“四個一”青少年服務工作格局。為滿足疫情防控需要,讓有需求的青少年及其相關群體更便捷地接受心理援助服務,雲南昆明12355在原有“12355”熱線系統平臺的基礎上,開發了熱線外接服務功能,並拓展了微信、QQ等網路線上諮詢方式,最大限度為青少年及其相關群體提供便利。1月30日至今,共接到熱線、QQ等各類諮詢總量1374個,其中有關疫情諮詢58個,一般心理諮詢548個,法律諮詢27個,志願者報名180個,其他類型諮詢619個。接聽省外來電235個。
據統計,今年以來,青少年來電主要諮詢問題為情緒情感問題,佔比52%,對於青少年群體來説,因為正值青春期,生理心理變化易導致情緒波動;加之疫情期間,不能夠出門,不能與同齡人相處,也會給青少年帶來很多煩惱;現階段學習壓力增大,作業增多,也會讓青少年的情緒受到影響。其次,因家庭問題來電的青少年佔比12%,這類問題的出現,可能是由於長時間與父母一起的居家生活,增加了彼此間的磨蹭,進而出現或加深了家庭問題。其他類型問題求助較少,也較平均,均為青少年在成長過程中會遇到的各種困擾。
針對來電,昆明共青團通過線上互動和專業陪伴,增強適應性,做好情緒疏泄,同時還開發了“雲青護”微信小程式,通過一部手機實現“線上諮詢、留言問答、線上測評、電話諮詢”等互動功能,有效回應成長煩惱和發展難題,逐步實現青少年的“每個需求都能找到具體部門”、“每個個案都有部門具體跟進”的工作模式。
精準項目設計,探索助力市域社會治理新路徑
(特殊場所在押未成年人服務)
(特殊場所在押未成年人服務)
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是創新社會治理的重要內容,是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底線要求,加強重點青少年群體服務管理,關注細分群體需求,又是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的重要抓手。今年,團市委採取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根據當下昆明市青少年違法犯罪現狀以及重點青少年群體的現實服務需求,委託昆明市紅嘴鷗青少年事務服務中心創新實施“守護明天—重點青少年群體護航項目”,深入開展“重點青少年群體分類服務管理行動”“未成年人檢察社會支援體系提升行動”和“青年助力社會治理工作試點創建行動”3大行動,通過“社區+社工機構+責任青年(基層黨、團幹部)+多元社會參與力量”的方式,整合社工委、司法機關、團委以及社會組織各方的力量,引導青少年事務服務項目入駐社區,精準對接社區青少年事務,實現常態化、動態化監管和專業化、持續化服務,將未成年人矯治幫教手臂延伸至家庭、學校、社區等層面,不斷培育可持續的共治生態。
(特殊場所在押未成年人服務)
(學校法治教育)
項目實施以來,以專門學校學生、職業中學學生、檢察院作出附條件不起訴的未成年人等為主要對象,進駐看守所特殊場所、青少年家庭、學校等地開展再犯預防工作,組織社會調查、心理評估、法治教育等活動43次。
(流動兒童服務)
在流動青少年集中的民辦學校開展生命教育、青春期自護教育主題課程活動23次,突出教育引導,改善部分青少年厭學輟學問題,及時干預欺淩、打架等不良行為,遏制違法犯罪的苗頭。
(青蝸牛流動教室服務)
(青蝸牛流動教室服務)
(青蝸牛流動教室服務)
結合共青團品牌項目“青蝸牛”流動教室項目定期至祿勸縣九龍鎮和周邊縣區學校,開展生命教育、興趣類藝術成長課程、社區探訪和物質幫扶等活動強化農村留守兒童的家庭和社會支援系統,給予更多的親情陪伴、關懷和支援。
“守護孩子的明天,就是守護祖國的未來,昆明共青團責無旁貸。”團昆明市委書記王彥彥表示,下一步,團市委將充分發揮昆明市青年工作聯席會議制度作用,建立健全黨委領導、政府主責、共青團協調、各方齊抓共管青少年事務的工作機制,進一步夯實工作基礎,進一步引入專業力量,進一步推出優質項目,把青少年事務工作作為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的重要內容,為全市青少年成長成才提供良好的社會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