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科教文衛

國內教育大咖齊聚重慶八中助推成渝高中教育優質發展

發佈時間: 2020-12-16 13:38:31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

image.png


中國網12月16日訊 12月11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研討會在渝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教育專家、學者和成渝兩地的教育界人士齊聚八中渝北校區,以“新時代、新課程、新教材”為主題,共同交流新時代普通高中的育人實踐成果,探討新形勢下如何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教育改革。

改革育人方式促進品質提升

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副主任劉月霞,教育部教育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教育學會理事、學術委員陳如平,教育部基礎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人民教育出版社原總編輯、編審韋志榕,教育部西南基礎教育課程研究中心主任宋乃慶,重慶市教委二級巡視員譙建,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重慶市教育學會會長鐘燕,重慶市渝北區人民政府副區長張廣莉,重慶市教育科學研究院院長蔡其勇,教育部基礎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江蘇省錫山高級中學校長唐江澎,重慶市中學數學教學專委會理事長、學術委員會主任梁顯政等專家學者參加此次研討會。重慶市渝北區委教育工委書記、區教委主任艾道淳主持開幕式。

重慶市渝北區委教育工委書記、區教委主任艾道淳在開幕式發言中表示,本次研討會是加快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深入謀劃、推動教育改革發展的重要舉措和具體行動。

重慶市渝北區副區長張廣莉在致辭中表示,基礎教育領域的交流合作作為唱好“雙城記”的重要內容,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在普通高中育人關鍵環節和重點領域改革的實踐分享和成果交流,將會進一步豐富成渝雙城經濟圈協同發展的內涵。

“本次會議以‘新時代、新課程、新教材’為主題,順應了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國家要求,抓住了基礎教育改革的重點難點。”重慶市教委二級巡視員譙建對本次研討會和共同體提出三點建議:一是要充分發揮好區縣在成渝雙城合作中的主導作用;二是要充分發揮好優質高中學校共同體的引領作用;三是要充分發揮好學術機構和社會團體的助推作用。

重慶市教育學會會長鐘燕提出,在《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新時代推進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導意見》和《教育部關於做好普通高中新課程新教材實施工作的指導意見》頒布的背景下,我們的中學,特別是我們的高中教育正處在一個變革的時期。如何推進我們的高中育人模式的改革與如何探索新課程新教材的實施策略已經成為新時代教育面臨的前沿思考。

打造共同體雙城攜手共進

研討會開幕式上,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共同體成立儀式順利舉行,該共同體由重慶八中、成都石室中學共同發起,旨在深度研討普通高中教育教學改革,深入推進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全面提高普通高中教育品質。重慶市教委二級巡視員譙建、重慶市教育學會會長鐘燕、重慶市渝北區人民政府副區長張廣莉、重慶八中校長周迎春、成都石室中學校長田間、重慶一中校長唐宏宇、重慶南開中學校長田祥平共同啟動該項目。

image.png

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重慶市教育學會會長鐘燕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共同體”授牌。

研討新方式感受學術魅力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研討會由重慶市教育學會、成都市教育學會指導,重慶市渝北區教育委員會、重慶市中學校長聯誼會主辦,重慶八中、成都石室中學承辦。本次會議為期2天,採用了理論加實踐的教育研討新方式,涵蓋主旨報告、新課堂展示、主題分享、專家講座、同課異構等多樣化內容,廣邀國內“教育大咖”分享國內外前沿的教育理論、剖析經典的教育案例,同時,注重回歸課堂本身,邀請眾多優秀教師進行新課堂展示,教育專家實時點評引領。

名家匯聚 高端引領

在雙新改革的背景下,如何推進高中育人方式的改革,如何探索新課程新教材的實施策略,已成為新時代教育面臨的前沿思考。

image.png

教育部基礎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人民教育出版社原總編輯、編審韋志榕

教育部基礎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人民教育出版社原總編輯、編審韋志榕以《改造我們的教學》為主題,講述了重新認識課程的育人價值、重新認識課程目標、重新認識教學方式以及會整合課程內容、構建知識之間的聯繫,會進行有效的教學設計,會教學測評、把握測評關鍵點。

image.png

重慶市教育科學研究院院長蔡其勇

重慶市教育科學研究院院長蔡其勇圍繞《雲課堂助力教育高品質發展》,從四個方面認識“線上教育”:正確認識“雲課堂”作用、把準雲課堂建設方向、科學建設課程資源、選擇多種傳播路徑。雲課堂不僅要傳播課程的知識,更要突出堅持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的目標。同時,他還分享了重慶雲課堂如何實現學生在雲課堂點播自主學習,通過網上直播,讓偏遠農村的孩子也能接受公平教育。

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副主任劉月霞指出課程改革的四大難點:課程建設、選課走班、教學改革、課程領導力。“學科核心素養”目標之下的教學要“四突出”:突出學科本質、突出學科體系和結構、突出主幹知識、突出課程的整合性。應給教師最大空間、最好的條件、最大鼓勵,發揮教師課程建設主體的作用。

image.png

教育部西南基礎教育課程研究中心主任宋乃慶

教育部西南基礎教育課程研究中心主任宋乃慶表示,新時代基礎教育增值評價的三個基本特徵即面向全體學生、兼顧基礎與發展、關注個性與差異。增值評價不是著眼于過去,而是著眼于未來。評價體系最大的貢獻就在於改進教育和教學。

教育部教育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教育學會理事、學術委員陳如平從《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思路與實踐》出發,指出深入推進育人方式改革,旨在探索普通高中高品質發展的路徑方式,最終全面提高普通高中教育品質。育人方式改革的核心是“人”,關鍵在於全面“育人”,可概括為“培養什麼人”“怎麼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靠誰培養人”。課堂教學與資訊技術手段融合的過程中要防止“技術主義”,避免濫用資訊技術手段。

image.png

在教育部基礎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江蘇省錫山高級中學校長唐江澎

在教育部基礎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江蘇省錫山高級中學校長唐江澎看來,學生生涯規劃應五業(學業、專業、職業、事業、志業)貫通,為愛而學。不唯分,讓分數有生命的溫度。育人要培養“生存價值”更培養“生命價值”。教育應統籌今天與明天,追求長遠與高遠。

經驗分享 啟智增慧

作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共同體的發起方,重慶八中與成都石室中學並肩攜手,同頻共振,為教育改革凝聚力量。

重慶八中作為2020年全國首批“新課程新教材實施”國家級示範校,一直在不斷總結與分享自身的教育經驗。研討會上,周迎春校長以《課程——承載學校價值》為主題,聚焦學校課改歷程、課程現狀,以“樹人溯源”“樹人理念”“樹人課程”“樹人尋道”四個部分,分享了八中課改實踐之路以及課改探尋之思。周校長表示,在“新課程新教材實施”背景下,重慶八中將繼續堅持“合格公民,優雅學子,卓越人才”的育人目標,秉持“學校本色發展,學生本體發展,學科本質發展”的課改理念,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促進學校育人方式變革,實現“樂育天下,為國育才”的教育追求。

成都石室中學校長田間以《關於學校治理的石室實踐》為主題,從“教育史詩,石室傳奇”“文化積澱,優良傳統”“學校管理,示範引領”等方面,展示了石室中學的文脈傳承,提出了在教育方面的“石室思考”,分享了具有石室特色的課程體系。重點介紹了石室中學的治校理念和課程體系的改革過程,尤其是“成長樹”課程體系包含的國家基礎課程、學校文化課程和領軍人才課程的內容與特點。

名師課堂 拓展視野

來自重慶八中的曾應洪老師和來自成都石室中學的李奇老師也為大家帶來了他們的課堂研究成果,體現了“新課程新教材實施”背景下的課堂教學理念。

重慶八中副校長、正高級教師、特級教師張澤勇點評到,成都石室中學李奇老師針對學生的現實情況,準確定位,選取了探尋“詩味”的點,化解了詩歌中的熟悉與陌生之間的反常,符合語文學科教學的四點要求。此外,他逐層深入,循循善誘,帶領同學們挖掘詩歌隱含的含義、感受詩歌的語言魅力,啟發學生學會靈活運用詩句。

重慶市中學數學教學專業委員會理事長、學術委員會主任梁顯政針對重慶市第八中學校數學課例展示表示,這一精彩課堂可以歸納為“五有”:有序、有動、有情、有魂、有效。教師深入把握教學背景、準確定位教學目標、合理安排教學內容,運用啟髮式教學方法,以生為本、生生互動,重構了知識的形成與應用過程,加深了學生對知識形成的體驗,體現了新課程理念,展現了課堂的生成性與教學的深層性。

同課異構 精彩紛呈

分會場的同課異構環節圍繞新課程新教材實施展開,選取新教材內容進行課程實施展示,研討了新教材使用的實踐及教學策略。重慶八中、成都石室中學、廣西南寧二中、重慶一中、重慶南開中學、重慶巴蜀中學、重慶育才中學、西南大學附屬中學、四川外國語大學第一附屬中學等名校的老師回歸課堂本身,通過獻課和學科專業研討等方式深耕新課程新教材背景下的課堂教學。

成都石室中學劉曦,重慶一中周波濤帶來了《正弦函數、余弦函數的圖像》。兩位老師的課堂設計都緊扣教科書中正弦函數圖像的生成方式,不急不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給予學生充分的活動時間和思考空間,體現了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

image.png

重慶巴蜀中學尚凱旋,廣西南寧二中王彬圍繞《故都的秋》(部編版必修上)進行展示。其中,王彬老師溫婉細膩、如沐春風,通過播放音樂的形式增加了代入感;尚凱旋老師收放自如、豪放大氣,積極啟發學生進行思考。

成都石室中學杜揚晨的《Reading for Writing》(新人教版必修一Unit4),以顯性的方式,將概要寫作的評分標準呈現給學生,讓學生對概要寫作的標準有明確的了解,本堂課最大亮點是引導學生總結概要寫作的步驟和結構。重慶南開中學鄒佳兵則通過任務,將概要寫作的標準隱形地傳遞給學生,本堂課最大的亮點在於通過一個情景設置,以這個情景為核心,將教學內容分步呈現給學生。課堂設計由淺入深,對學生的要求逐漸提高,讓學生有獲得感。

重慶育才中學常超,重慶八中方全波的《曲線運動》(人教社2019版必修二第五章第一節)都貫徹了對新教材的分析,用實驗進行引導,由學生的角度,由淺入深、層層推進,用教師智慧的溫度溫暖了課堂。兩位教師語言生動凝練,課堂活潑有趣,值得細細品味。

重慶西大附中謝康《清朝前中期的鼎盛與危機》(2019中外歷史綱要(上)第14課)的課堂立足於核心素養的培養,同“大容量 、快節奏 、高思維”的課堂理念相契合。能夠緊扣教材,條理清晰,通過反覆高頻率的問答,來抓住學生思維,課堂風格“活而不俗”,思維不掉線。重慶外國語學校楊健對課堂進行了大膽的整合,宏觀定位,中觀建構,微觀透析,和現在的新高考聯繫緊密,比如咖啡館中的談話等等,積極啟發學生對於新材料和新情境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