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八面來風

岳池縣政協委員提出鄉村文化振興要強化“三個注重”

發佈時間: 2020-12-14 13:19:45 | 來源: | 作者: | 責任編輯:


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要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産業,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促進滿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相統一。當前,鄉村振興已全面納入脫貧攻堅接續戰略,作為鄉村振興的內容、靈魂與抓手,加強鄉村文化建設是當務之急。近日,岳池縣政協組織部分委員和文史員深入鄉村社區參觀學習、走訪調研,並就抓好鄉村文化建設積極建言獻策。

注重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委員們認為鄉村社會文明程度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也在不斷提高,但仍存在人治思維、封建迷信、圈子文化、陳規陋習、民風民俗不淳、文化形式單一等突出問題,不利於鄉村振興戰略的推行和實施。要深挖鄉村文化內涵,挖掘傳統文藝、農耕文化、家風家訓、村規民約、優良習俗等優秀文化內涵,加強歷史文化村鎮、傳統民居、宗族祠堂、古樹名木等具有獨特的地方文化資源優勢的保護,凸顯地方性價值,激發村民自豪感,提升文化自信,助力鄉村振興。要傳承鄉村文化精神,傳承以農耕文明為主體的村莊傳統文化,鼓勵支援優秀文化遺産傳承人、持有人開展傳統藝術、曲藝雜技、民間舞蹈等傳播活動,鼓勵創作鄉村優秀文藝作品,充分運用好融媒體傳播獨特優勢,發揮好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在凝聚人心、提振精神、教化群眾、淳化民風中的重要作用,凝聚人民群眾的價值共識,促進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雙向增長。要加強鄉村文化治理,堅持自治與德治相結合,強化人文教化作用,加強政策宣傳、知識傳授、價值傳播,開展移風易俗、弘揚時代新風行動和優秀文化進農村、進家庭、進校園活動,倡導現代文明理念和生活方式,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改變村民精神面貌,自覺摒棄傳統陋習風俗和抵制腐朽落後文化侵蝕,為鄉村振興提供良好人文環境。

注重全面實施標本兼治。委員們建議要以自治塑形,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制定推行村規民約、專門規約、鄰里規約等道德規範,不斷強化村民的社會責任意識和規則意識,引導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自我提高,做到家庭和睦、鄰里和諧、幹群融洽,實現鄉村社會充滿活力、安定有序,創造良好社會環境。要以德治鑄魂,深挖鄉村熟人社會蘊含的道德力量,結合時代要求進行創新,積極開展“好人好事”、“道德模範”、“新鄉賢”評選等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打造一批自然和諧、生態文明、興業富裕示範典型村,以榜樣的力量凝聚思想共識、轉化為共同行動,引導村民向上向善、吃苦耐勞、孝老愛親、重義守信、勤儉持家。要以法治強筋,深入開展農村法治宣傳教育,引導村民尊法、學法、守法、用法,完善“一村一法律顧問”制度,提供優質法律援助服務,推行“法治第一書記”制度,加強對信訪矛盾突出村管理,推廣新時代“楓橋經驗”,加強人民調解工作,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鄉”。

注重提供産業發展動能。委員們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主體和主力軍是農民,農民素質的高低直接決定了鄉村産業振興的實施效果,優秀鄉村文化的發展可以提高農民的思想覺悟、道德水準、文民素養和生産技能。要提供智力支撐,充分發揮各級各部門人才、科技、文教優勢,利用各地學校、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農民夜校等基地,結合鄉村産業行業特色特點,通過開展集中培訓、現場示範、實地觀摩等形式,培養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善管理的新型職業農民,為鄉村振興提供強大的智力支撐。要振興傳統工藝,鼓勵各地挖掘推進本地“匠人”優勢,扶持非遺傳承人、民間藝人收徒傳藝培訓,培育傳承有地域特色的傳統工藝産品,成立石藝、竹編、書法、文藝等協會組織,開發民間藝術、民俗表演項目,發揮“以技傳人”、“以文化人”作用,推動農村傳統工藝傳承發展和民俗文化産業發揚光大。要堅持融合開發,對具有鮮明區域特點鄉村文化資源進行深度開發和利用,實行特色鄉村文化産業精品工程,培育特色鄉村文化品牌,提高鄉村振興的文化生産力,加快鄉村文化與農業、旅遊業等産業的深度融合對接,重點在文化遺産、節慶賽事、農家文化、紅色文化等方面進行創意開發,培育建設一批特色突出的文化村鎮,走出一條差異化發展的鄉村文旅産業特色之路。(范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