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話:010-88824970

首頁 > 貴州省

打造城市“數據大腦” 賦能城市高效發展——貴陽經開區建設城市數據中臺促進數據聚通用見聞

發佈時間: 2020-12-07 16:30:07 | 來源:貴陽網-貴陽日報 | 作者:黃菊 | 責任編輯:孟超

近日,在經開區新型數字基礎設施運營調度中心的一間調度室內,記者見到了經開區城市數據中臺的其中一個子平臺——“貴陽經開區數字孿生城市指揮調度平臺”的實時運作情況。當工作人員點擊平臺“三感社區”板塊後,經開區四個街道辦各小區的人、車、房等資訊清晰可見。

工作人員以金築街道辦春暉苑小區為例進行介紹,可以看到,該小區包括人臉門禁、高空拋物、充電樁等在內的九大領域已全部完成城市智慧感知終端設備的部署,這些設備均與經開區城市數據中臺連接,可實時採集數據傳入數據中臺。

這些數據經過分析治理後,形成數據資産,助力“三感社區”建設,提升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和安全感。目前,經開區進行社區智慧化改造已完成20個,未來要實現55個小區全覆蓋。

實現“三感社區”建設,僅是經開區搭建城市數據中臺的支撐項目之一。經開區搭建城市數據中臺,目的是城市數字化轉型,面對城市發展、社會治理、群眾服務新需求,以新基建為抓手促進城市智慧化發展作出的選擇。

作為新基建重要組成板塊,該區加快城市數據中臺的建設,目的是要搭建一張覆蓋全區各行業的數字“網”,實現三感社區、産業發展、商貿街區、生態環境、交通出行、市政管理、政務服務等七大領域數據的存、通、治、用,為各行業提供智慧化解決方案,不斷解決社會痛點,構建數字經濟發展的新增長引擎。

“數據中臺相當於城市的‘數據大腦’,數據的存、通、治、用都離不開它。”貴州中科軟數技術有限責任公司大數據事業部部長陳金富説。為加快建設這一城市“大腦”,今年5月,經開區啟動城市數據中臺項目建設,圍繞新基建萬物感知、廣泛連接、存算一體、數字安全等四大領域推進,為下一步城市數據運營打下堅實的基礎。

為讓項目儘快落地,經開區引入社會資本,激發新基建發展活力。貴州中科軟數技術有限責任公司便是今年落地的其中一家企業,主要負責城市數據中臺建設。項目啟動後,該公司圍繞數據平臺的搭建,和其他單位共同加推進數據中臺建設。

怎樣實現數據採集?經開區一邊建設數據中臺,一邊在各領域部署數據採集設備,加快打通數據孤島,實現數據集聚。

如何讓數據變資産?“數據匯聚到數據中臺後,我們對數據進行分層分類,清洗加工,並基於一套成熟的方法論,將數據變成資産,讓數據可見、可懂、可運營。”貴州中科軟數技術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趙貴昌説。

數據中臺建設期間,經開區相關領導每週組織召開調度會,實時推進問題解決,督辦人員還會進行督導。在趙貴昌看來,這種調度機制非常高效,“不僅能夠及時解決我們遇到的問題,其他企業做的分享,對我們來説也是一種學習。”

數據變資産不是目的,數據賦能發展才是目的。通過數據中臺這一城市“大腦”,不僅可以為各個領域賦能,讓人民群眾享受更優質的服務,還可以為決策者的決策提供支撐,從而實現資源的合理、高效配置。

“通過數據中臺的數據,我們建設‘三感社區’便有了抓手,讓小區物業從原來對物的管理,變成對人的服務。”貴陽索菲雲智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樂巍表示,通過小區智慧化改造,讓數據可視、可用,從而提升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和安全感。

樂巍表示,相比傳統社區管理模式,通過數據採集設備這雙“眼睛”,以及數據中臺這一“大腦”,可以為社區提供個性化、精準化服務,“比如,以前獨居老人兩三天不出門,你是不知道的,現在,通過智慧門禁,可重點關注小區的獨居老人,一旦發現異常,物業或網格員便可及時到府查看,提高服務精準度。”

不僅是社區治理,在工業網際網路、市政管理、政務服務等方面,數據中臺的數據也能通過分析,提供解決問題的“智慧”方案。通過數據中臺,能提前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問題,並反饋處理結果,形成問題處理閉環,提高城市治理效率。例如,工業企業的數據接入數據中臺後,可以清楚看到企業的能源能耗等情況,從而為政府決策提供支撐,實現資源配置、政策扶持的精準化。

當前,經開區新基建走在全省前列,數據中臺的建設也在快速推進,並開始産生示範效應,目前,不少企業和單位紛紛來到經開區“取經”。

據陳金富介紹,經開區目前完成部署的數據採集設備已達19000個,預計到年底,匯聚到數據中臺的數據量可達10TB。平臺可視圖顯示,自5月以來,經開區城市數據中臺已匯聚城市事件22555件,辦結率和準確率均達99%,“數”治效率高、品質高,“數”治經開效果已經開始顯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