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八面來風

重慶彭水:唱響脫貧路上的幸福歡歌

發佈時間: 2020-12-01 14:07:40 | 來源: | 作者: | 責任編輯:


脫貧,希望所在;攻堅,力量所在;奔小康,目標所在。

在彭水,一個個貧困村實現華麗蛻變,一個個民生項目建設如火如荼,一張張笑臉定格幸福……平坦的水泥路修到了家門口,貧困群眾搬進了新居,富民産業鼓起了村民的錢袋子,小康路上一戶不落、一個不少。

抓設施扶貧

打牢鄉村振興基礎

初冬時節,走進三義鄉,一條條寬闊平坦的水泥路延伸至每村每戶,一棟棟白墻青瓦的民居整齊劃一,一個個文化廣場功能完善,一道道亮麗的新農村景觀映入眼簾。

“這樣的場景放到5年前,想都不敢想。通過幾年的發展,交通改善了,環境變好了。”提起這幾年村裏的變化,三義鄉弘升村黨支部書記劉明華感慨萬千。

三義鄉之變,是彭水抓基礎設施建設,補齊發展短板,打牢鄉村振興基礎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彭水圍繞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堅持把補齊發展短板作為改善貧困地區群眾生産生活條件的重要途徑,脫貧攻堅基礎不斷夯實,群眾獲得感、幸福感不斷提升。

對於紹慶街道彈子社區的張知均一家來説,最大的“獲得感”就是搬進了阿依河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的新房。

“真的沒想到我還能住上這麼漂亮的新房子,還是政策好,從老房子搬過來,分了菜地,還給我們提供免費的創業門面,日子越過越好。”張知均説。

近年來,彭水縣加快推進農村水、電、路、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大力實施危房改造動態清零行動,持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工作,讓老百姓逐步告別了道路顛簸、房屋破舊、煮飯燒柴、飲水靠天的狀況。

據統計,全縣30萬農村群眾飲水安全問題得到解決,全縣行政村通暢率、自然村通達率以及脫貧村通客車率、通動力電率、光纖覆蓋率、4G網路覆蓋率均達100%,全面建成12個集中安置點(含6個市級示範集中安置點),圓滿完成建檔立卡貧困人口3324戶14207人易地搬遷脫貧任務,安置建卡貧困人口267戶997人。村民基本實現了“小車開進來、走路不濕鞋、吃水不用抬、煮飯不用柴”和“小事不出組、大事不出村”的新生活,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打下堅實基礎。

抓健康扶貧

惠及民生溫暖民心

11月24日,平安鎮平安社區1組村民曾慶銀從屋裏板凳上起身,扶著拄著拐杖的妻子冉光明來到院壩,開始每天的常規腿部恢復訓練;

龍射鎮勝利社區2組村民王德均,拿起蔑刀剖竹子,準備當天再編兩個篩子來售賣;

遠在福建的一處建築工地的工棚裏,鹿鳴鄉紅岩村村民王真正在對工地所需的材料做預算。

這幾位村民有過一個共同的遭遇,都因生病為治療費用發愁,但是他們也都共同享受到醫療保障政策,他們共同的心裏話就是:“醫療保障政策是一顆‘定心丸’”。不僅減輕了他們治療費用壓力,還堅定了他們戰勝病魔的信心。

這也是醫療保障政策在保障群眾生命健康、推動脫貧攻堅走深走實、持續增進人民群眾的健康福祉等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的一個縮影。

俗話説,辛苦奮鬥幾十年,一病回到解放前。

為了破解窘境。彭水縣深入開展未參保動態清零行動,紮實推進鄉村醫療機構標準化建設,組建36個流動醫院進村入戶開展巡診義診,強化基本醫保、大病保險和醫療救助“三重保障”,管好用好醫療扶貧專項基金,落實貧困家庭醫生簽約、流動醫院入戶、“先診療後付費”和“一站式”結算等服務機制。

目前,全縣每個村都有標準衛生室,都至少有一名合格村醫,貧困人口常見病、慢性病基本都能夠在縣鄉村三級醫療機構得到及時診治,住院費用自付比例在10%以下,得了大病、重病後基本生活仍有保障。

數據統計,今年1至9月,彭水縣居民醫保就診1224899人次,其中貧困人口住院、特病門診就診67193人次,基本醫保、大病保險覆蓋率均達到100%。同時,持續開展特殊疾病鑒定及證件辦理,今年1至9月,居民醫保特殊疾病(重大疾病門診及慢性病)辦理認定4520人次,其中貧困人口辦理特殊疾病認定540人次,貧困人口重大疾病、慢性病就診34449人次,醫保支付869.65萬元。

抓産業發展

促群眾持續穩定增收

11月18日,在重慶阿依達太極泉水股份有限公司生産基地裏,技術員們正在對新上的一條生産線進行調試。這是太極泉水公司第二條生産線,展現著市場對太極水的認可。

彭水地處武陵山腹地,烏江下游,大山大水,自然生態優美。近年來,彭水學好用好“兩山論”,走深走實“兩化路”,依託生態、民族、文化資源優勢,走出一條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産業優勢、經濟優勢、發展優勢的精準脫貧之路,推動彭水生態經濟高品質發展。

古樸濃郁的民族文化和良好的自然生態,讓彭水旅遊成為最具潛力的産業。成功打造了蚩尤九黎城、阿依河、摩圍山、烏江畫廊、鬱山古鎮五大精品景區。其中,阿依河成功創建國家5A級景區,蚩尤九黎城、摩圍山、烏江畫廊成功創建國家4A級景區,周家寨旅遊區、羅家坨苗寨景區、彭水泉水漁都成功創建國家3A級景區。2018年和2019年,彭水連續2年進入“全國縣域旅遊綜合實力百強縣”。

好山好水孕育好産品。

“自家的‘土貨’通過電商賣到了兩江新區,還是到府收購,我今年都已經收入了8萬多元了。”説到今年的收成,紹慶街道天臺村村民呂茂容一臉笑容。

由於産品生態質優,今年,天臺村與兩江新區簽訂種植養殖協議,天臺村農特産品通過電商平臺直銷兩江新區,僅1月至10月,天臺村賣出農戶産品650萬元,成為當地村民增收致富的新渠道。

近年來,彭水因地制宜發展紅薯、烤煙、畜禽養殖及中藥材等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實施太極水、宏綠食品、火吉飲料等項目,發展健康食品産業。通過線上線下方式,將彭水特色産品遠銷全國多地,成為貧困農戶增收致富的新途徑。

今年2月,彭水正式退出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序列。

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彭水實現了115個貧困村全部銷號,28859戶117645人實現脫貧,摘掉了貧困帽子。(趙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