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善美重慶

雲陽脫貧戶當起“豬老倌” 走上致富路

發佈時間: 2020-10-20 13:42:37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鄧磊 唐斌 | 責任編輯: 郭穎慧

中國網10月20日訊 以前他是貧困戶,靠著勤勞的雙手,不但摘掉了貧困帽,還成了當地赫赫有名的養豬大戶。

image.png

“去年出欄了300多頭豬,純收入有60多萬元。”重慶市雲陽縣寶坪鎮桂坪村脫貧戶聶雲東講起養豬的成功經驗,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清掃豬圈、準備豬食……近日一大早,聶雲東和妻子孫蘭就忙個不停,精心照料著豬圈裏的豬仔。

談及養豬的初衷,年近半百的聶雲東有些感慨。早些年,妻子和母親都得了病,大舅子因車禍去世,夫妻倆決定收養兩個侄子, 加上自己的兩個孩子要上學,生活經常入不敷出。2014年,聶雲東被評為村裏的建檔貧困戶。

當時聶雲東在周邊鄉鎮務工,照顧不了家裏,且收入不穩定,他意識到打工並非長久之計。 受周邊養殖戶的影響,聶雲東決定回家養豬。“當時確實是沒有其他辦法,也沒有多想,只想蓋個幾十平米的豬圈養幾頭豬,做點農活,順便照顧家人,維持生活而已。”聶雲東回憶道。

向親戚借款3萬元修建豬圈,又買了5頭豬,聶雲東開始嘗試小規模家庭養殖。 為了節約成本,夫妻倆決定自己建圈。“圈舍是我們一磚一瓦搭建起來的,每一扇墻都是自己用磚和水泥做出來的。”就這樣,夫妻倆花了整整兩個月,終於建好了豬圈。

養豬需要大量的糧食和青飼料,夫妻倆利用周邊農戶的荒廢土地耕作,既保障了生豬需要,也維持了家庭的基本生活。

由於缺乏養殖技術和經驗,養豬的過程並不順利。2016年,聶雲東把糧倉發黴的玉米做成了豬食,結果接連死了6頭豬。困難並沒有壓垮聶雲東,他決定從頭再來。沒有資金,他就找到村支兩委申請小額扶貧信貸;沒有技術,就到村裏學習養殖技術……憑著一股不服輸的韌勁,聶雲東成功摸索出一套養豬本領,成了行家裏手。

起初建的豬圈只有幾十平方米,隨著養的豬越來越多,聶雲東每年都在不斷擴建豬圈,目前已有1000余平方米。“為了規避風險,我今年調整了養豬品種,不僅有少量原種母豬,還有藏香豬、巴馬香豬,目前存欄120余頭。”聶雲東説。

自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隨著産業扶貧、生態扶貧、教育資助、醫療保障等一系列到戶政策的落實落細,聶雲東家的負擔持續減輕,成功甩掉了貧困帽。

如今,他家裏三個孩子相繼就業,一個孩子即將畢業,聶雲東還流轉了50畝土地發展柑橘和柚子産業,還清了所有借款。輕裝前行,聶雲東依然天不亮就起床幹活。他總是説,只有勤勞肯幹,日子才會越來越好。(鄧磊 唐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