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和諧重慶

水價降下來 村民樂開懷 ——璧山區大路街道團壩村推動“黨建引領、水價治理”工作紀實

發佈時間: 2020-10-15 13:42:59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

中國網10月15日訊 取水困難、水質渾濁,曾是大路街道團壩村村民的心中之痛。如今,通過一路摸索,該村村民從過去的打井尋水、靠天吃水,到現在在家裏擰開水龍頭就能喝上潔凈的自來水,飲用水品質不斷提升。用該村黨委書記胡正興的一句話來説,水質升了,水價降了,百姓的獲得感、幸福感更加直接、更加實在了。

接通自來水 解決村民飲水需求

“嘩嘩嘩……”10月10日,大路街道團壩村村民李廷富擰開水龍頭,乾淨清澈的自來水汩汩流出,他一邊哼著小曲一邊沖洗著蔬菜。

“現在龍頭一開就有水,別提多方便了。”李廷富一邊摘菜一邊感慨地説,“不但水壓大了,水質好了,水價也由原來的4元/噸降到3.2元/噸。”

李廷富回憶,多年前,村裏沒有通自來水,村民飲水多是從附近的井下、地裏取水,衛生狀況堪憂。“水裏的礦物質超標,一旦喝多了容易得結石,那些年村裏就有不少村民因為喝地下水患上結石。”

為解決全村1567戶群眾健康飲水的需求,2011年,團壩村啟動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將自來水管網鋪設到了村民家中,2012年,該村逐步實現自來水入戶。自此以後,村民告別了飲水難。

“喝上水”不代表“喝好水”,相比城市集中供水,農村地區管網線路長,地形複雜,供水工作又出現了新的短板和“痛點”。

“原來的供水管是PVC材質,由於風吹日曬雨淋等外界因素影響,老化破損嚴重,導致跑水漏水現象時有發生”。胡正興無奈地説,用水三分之二,跑水三分之一,跑水量甚至遠高於用水量,加上收費難、無人管護等問題,導致實際抄表收取的水費不足以支付應繳水費,村集體虧損高達二十幾萬元,一度難以支撐繼續運作。

建立自來水協會 漏水滴水有人管

為讓村民飲水有保障,減少供水管網漏損率,及時全額繳納水費,2014年,村支兩委探索成立自來水協會,由村黨委書記任會長,村委會主任任副會長,村綜治專幹、村財務員、首期安裝自來水的4個村民小組組長為成員,實施“專人管水、專人管賬”,堅持摸排漏水跑水的損壞管網,逐戶宣傳,告知村民管網漏了的水也會記在村裏總表上,跑了的水每家都要平攤水費,以提高村民的維護意識。

“村裏無論開大會、小會,我們都積極宣傳用水常識,並將維修水管人員的電話列印出來,貼在每家每戶的墻上。”胡正興説,現在水管若有跑冒滴漏,村民自己都知道水閥在哪,自己先去把閥門關了,再通知維修隊維修。

通過大膽探索、主動謀劃,再加上在2017年積極爭取實施了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將管材品質較差的PVC管更換為更加環保耐用的PE管,團壩村集體不僅扭虧為盈,水費收繳率也提高到80%。

成立用水戶協會 管水護水規範化

“不光要建得好,還要管得好。” 胡正興説,農村飲水最難的問題就在於管理,雖然前期的探索已經初見成效,但要想真正把自來水管好,工作還得細之又細,實之又實。

今年初,團壩村被正式納入“黨建引領、水價治理”試點村。經過籌備,今年3月20日,村黨委牽頭正式成立團壩村用水戶協會,由胡正興任理事長,通過宣傳發動,一批黨員、群眾主動加入,協會現已有代表51人,會員1280戶。協會會員代表大部分由黨員擔任,實行普通黨員聯繫周邊農戶制度,骨幹黨員包片、連線對農村供水設施進行巡查管護。

“除此以外, 我們還建了“1+1+N" 和定點幫扶責任體系,分片、分層管理。”胡正興介紹,全村供水管網長16千米,為精確管護,他們將全村劃分為11個“責任田”,由一名黨員認領一塊 “責任田”,對接N戶用水戶,責任黨員、片區水管員引導群眾主動繳納水費,積極參與飲水管網日常巡查維護。

48歲的沈道中是團壩村綜合服務專幹,今年,他當上了該村的用水專管員。

除按時抄表、收繳水費,沈道中每個月還要監督水質,對全村的供水管網設施設備及相關構建築物開展巡查,避免跑冒漏滴,讓飲水工程發揮最大效益。

“我每月至少要巡查4次以上。”沈道中説,作為村裏的水管員,一旦發現任何問題,他將及時處置並報告供水單位,配合進行維修或養護。

制訂獎勵機制 形成齊抓共管局面

發現跑水漏水及時報告記2分,參與自來水管網巡查記2分,發現故意損壞管網並及時舉報記5分……在前期基礎上,依託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近段時間,團壩村還探索了積分制管理模式,根據黨員和水管員日常工作的表現情況進行加減分,每個季度憑積分可兌換相應生活用品。

通過一系列監督、獎懲政策,團壩村形成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監督”的良好局面。現在,團壩村水費收繳率達到100%,漏損率降到11%,每人每月用水2噸以內按3.2元/噸收費,超出2噸按4元/噸收費,水費結余已有25萬餘元,管理效益逐漸變成經濟效益,形成了“以水養水”的良好迴圈模式。(朱大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