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聚焦重慶

責任凝成脫貧答卷——石柱縣委書記蹇澤西暢談牢記囑託戰貧困紀實

發佈時間: 2020-09-25 14:50:55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


中國網9月25日訊 “如今的石柱,鄉鄉有扶貧産業、村村有增收項目、戶戶有致富門路、人人有生活保障,一座座村居院落整潔靚麗,一所所鄉村學校書聲朗朗,一片片産業基地生機盎然,廣大幹部群眾發自內心感恩黨。”這是9月24日重慶市石柱縣委書記蹇澤西在重慶市政府新聞發佈會上發出的感嘆。

image.png

發佈會現場。城鄉統籌發展網攝


牢記囑託 交出滿意成績單

image.png

石柱辣椒種植基地。石柱縣委宣傳部供圖


“我們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民革中央、中核集團、市委辦公廳扶貧集團以及山東省淄博市、重慶市南岸區、江津區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援幫扶下,全面落實“六個精準”“五個一批”“四個不摘”重要要求,牢記囑託、感恩奮進,盡銳出戰、強力攻堅,取得了驕人的成績。”蹇澤西介紹,2019年4月,以零漏評、零錯退、群眾認可度近98%的良好成效,一舉摘掉國家級貧困縣“帽子”;2019年10月,榮獲全國脫貧攻堅獎組織創新獎;2019年底,累計實現85個貧困村、17229戶62391人脫貧,貧困發生率由2014年的12.7%降至0.23%。

那麼,石柱牢記囑託戰勝貧困有哪些舉措?

補齊短板:聚焦基礎設施變化大

image.png

基礎設施的改善,石柱農村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石柱縣委宣傳部供圖


據了解,石柱縣為改變貧困現狀,首先從基礎設施入手,堅持統籌到村到鄉到區域,深入實施交通、水利、電力、通訊、人居環境等專項行動,累計投入扶貧項目資金55.46億元、實施扶貧項目6749個,推動農村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交通方面,實現行政村通暢率、通客車率“兩個100%”,村村通硬化公路、戶戶通人行便道。

安全飲水上,成立縣農村飲水管理協會並設立31個分會,實現“以建蓄水、以管護水、建管結合、長效運作”的良性迴圈,脫貧人口安全飲水達標率達100%,戶戶喝上了安全水。

電力通訊變化最為明顯,實現行政村動力電、4G網路、光纖寬頻 “三個全覆蓋”,農戶用電品質更有保障,越來越多的貧困群眾搭上“電商快車”,開起了農産品銷售“網店”,有的還成了名副其實的“網紅”。

人居環境發生了最為深刻的變化。大力實施改廚、改廁、改院壩、改圈舍、改風貌、改習慣“六改”工程,實現村莊清潔行動全覆蓋,農村環境越來越美,居民習慣越來越好。

築牢底板:聚焦核心指標惠民生

image.png

石柱農村居民住房。石柱縣委宣傳部供圖


蹇澤西介紹,石柱縣堅持把實現“兩不愁三保障”作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底線任務,研究制定了“兩不愁三保障”動態監測機制,深入實施兩不愁、産業扶貧、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五大專項行動”,精準推動“兩不愁三保障”各項政策措施到戶到人,全面解決突出問題特別是因疫因災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牢牢守住了“兩不愁三保障”底線。目前發生了幾個顯著變化——

吃穿不再發愁了。全縣脫貧群眾從“有吃有穿就行”轉變為“吃得更健康、穿得更整潔”。在國家脫貧攻堅普查中,所有受訪脫貧群眾均表示,“肉或豆製品想吃就吃,四季衣物應有盡有”。

義務教育更有保障了。全縣貧困學生教育資助覆蓋率達100%,沒有1個孩子因貧失學輟學。疫情期間,我們還為貧困學生贈送560台智慧手機,實現了“停課不停學”。

基本醫療更加托底了。資助參保率、大病救治率、在家貧困人口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率、健康檔案建檔率均達100%,貧困人口住院自付比例9.97%,慢特病門診自付比例10.03%。

image.png

送醫到府。石柱縣委宣傳部供圖


居民住房更加安穩了。危房改造12329戶、舊房整治提升15000戶、易地扶貧搬遷1854戶,所有搬遷戶均實現“住進新房子,過上好日子”。大半輩子獨居在破舊木屋中的貧困戶譚啟宇,搬進新房時激動得流下了熱淚:“我做夢都沒有想到,60多歲了還能住上這麼好的房子。”

鑄就長板:聚焦特色産業活鄉村

image.png

辣椒産業。石柱縣委宣傳部供圖


石柱堅持學好“兩山論”、走好“兩化路”,依託優勢,集中精力發展康養産業,帶動貧困群眾持續穩定增收。主要有以下幾項措施。

延長産業鏈。大力培育引進龍頭企業,根據市場需求和群眾種植習慣,因地制宜發展以黃連、黃精、天麻為重點的中藥材31.3萬畝,以辣椒、莼菜、李子為重點的綠色果蔬30萬畝,以中蜂、生豬為重點的生態養殖26.7萬(群、頭);鼓勵貧困群眾抓住康養旅遊發展機遇,依託扶貧政策,發展黃水人家1200家、森林人家110家,興辦農家樂1451家、鄉村民宿54家;擇優發展以綠特農産品精深加工為重點的生態工業,引進培育127家農産品加工企業帶動貧困群眾就近就業創業。如今,全縣所有貧困村都有1—2個主導産業,每戶貧困戶都有1項以上增收項目。

完善利益鏈。積極開展華溪村“三變”改革(資源變資産、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試點,創新構建1個村集體經濟組織、1個公司、N個合作經營項目市場主體架構,探索建立“三變”改革紅利分享制度,擰緊了“企業+村集體+村民”利益鏈條;探索推行四種資産收益扶貧模式,創新建立土地入股、訂單幫扶、返承包等長效利益聯結機制,實現了貧困戶、經營主體、村集體三方共贏。

拓寬增收鏈。全縣有9787戶貧困戶發展特色高效農業實現增收,7100戶貧困戶通過電商扶貧銷售農産品,6000余戶貧困戶吃上了“旅遊飯”,10099戶貧困戶在經營主體帶動下持續增收。

樹立樣板:聚焦精神扶貧原動力

石柱堅持把扶貧與扶智、扶志結合起來,深化抓黨建促脫貧,建立鄉風文明積分制,探索推廣“貴和”“和美”基層社會治理經驗,全縣處處呈現出黨員幹部帶著幹、能人業主幫著幹、貧困群眾主動幹的火熱場面。

image.png

智志雙扶活動。石柱縣委宣傳部供圖


首先是黨員幹部帶著幹。32名縣領導既挂帥又出征,84個行業部門掃障礙破難題,33個鄉鎮(街道)幹部和242個村(社區)幹部敢擔當善作為,959名駐鄉駐村工作隊員和4880名幫扶幹部結窮親辦實事,共同書寫著一個個感人至深的脫貧故事。其中,六塘鄉六塘村扶貧專幹王明香,舍小家為大家,帶領貧困群眾脫貧致富,如今全村貧困群眾已全部脫貧,然而她卻在扶貧路上因車禍不幸殉職,把年輕的生命永遠定格在了36歲。

其次是能人業主幫著幹。175家企業紮實開展“萬企幫萬村”行動,431名致富能人傳經驗授技術,既幫貧困群眾“富口袋”,又幫貧困群眾“富腦袋”。其中,三紅辣椒專業合作社理事長譚建蘭,帶動10個貧困村、860戶貧困戶通過發展辣椒産業戶均增收1萬元以上。

再是貧困群眾主動幹。如今,“敢吃黃連苦、不怕辣椒辣、樂享蜂蜜甜”的石柱精神深入人心,“黨的政策就是好,我要努力向前跑”已成為普遍共識,全縣有條件、有勞動能力的貧困群眾,全部都參與到了産業發展和務工隊伍當中,通過勤勞雙手脫貧致富。其中,臨溪鎮旭光村五保戶劉成元,身殘志不殘,依靠僅有的一隻左手,積極發展生薑、脆紅李等特色産業,加之農閒時就近務工,每年收入1萬元以上,成為自力更生、自強不息的典型。(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