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美景美食

黔江金塘村“轉”出來的幸福美景

發佈時間: 2020-08-28 13:16:15 | 來源: | 作者: | 責任編輯:

初秋時節,走進黔江區白土鄉金塘村,山上桑園青蔥,山下魚塘連片,山間蜜蜂飛舞,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

轉變觀念 貧困發生率降為零

金塘村位於白土鄉西北一隅,山高坡陡、狹長谷深。10年前,這個村和周邊村一樣,以種植水稻、玉米等基礎農作物為主。加之交通閉塞,資訊不通,群眾與外界聯繫少,村集體産業發展一窮二白,就是一個典型的“空殼村”。

窮則思變,變則有法。黔江區委組織部、扶貧駐村工作隊、鄉駐村幹部從“拓展視野、轉換觀念、激發動力”入手,組織村支“兩委”幹部先後參加各類培訓30多人次進行“蓄能充電”,村支“兩委”幹部、種養大戶前往武隆、貴州湄潭和深圳等地學習考察先進經驗,打開了村幹部的“思想枷鎖”,勵志要幹一番事業。

尹德梅曾經是村裏出名的“不講理”,不相信發展産業能致富,只想政策資金送到手上,撿現成。

“有困難,找村幹部;有需求,找村幹部。”村支“兩委”幹部從村民的“等、靠、要”思想入手,帶動更多村民改變狹隘的“山溝”眼光,掙脫貧困的思想束縛,主動思考、謀劃發展特色産業。

有了村幹部的承諾,尹德梅思想逐漸轉變,在幹部的鼓勵下,接連發展了20畝蠶桑、2畝稻田魚,擺脫貧困。嘗到了收穫的甜頭,尹德梅一改常態,逢人便説:“跟著政策走,依靠雙手啥都有。”

從“要我發展”到“我要發展”的轉變,金塘村“兩不愁三保障”問題基本解決,從2014年貧困發生率高達11.7%,到目前貧困群眾全部穩定脫貧,貧困發生率降為零。

轉活山水 “巴掌地”巧變增收“聚寶盆”

金塘村土地資源零散,85%以上為“巴掌地”“雞窩地”,土地撂荒率達30%以上。

長期以來,金塘村單一的“糧豬型”二元産業結構鏈條短、效益低,靠種植水稻、玉米、馬鈴薯勉強糊口度日。

對此,村支兩委多次就“發展什麼産業、怎樣發展産業”進行深入探討,並決定結合村情實際,充分依託山水資源稟賦,量身定制出“2+X”的産業發展思路,即打破傳統糧豬農業格局,重點發展蠶桑、水産兩大産業。

要發展産業,必須要找好産業帶頭人。2016年,村支兩委動員打工回鄉的村民石恒現試水流轉撂荒土地80畝,第一年就實現毛收入20余萬元。

看到石恒現收穫了養蠶的第一桶金,不少村民躍躍欲試,想要參與到種桑養蠶項目。在石恒現的帶動下,遊定祥、遊訓全等也發展起蠶桑産業。目前,全村13名種養大戶帶動29戶村民相對集中連片種植蠶桑600多畝。

從山上的桑園走到山腳,在金塘村4組脫貧戶黃尤群的稻田裏,眼見草魚、鯉魚的喜人生長勢頭,黃尤群笑容滿面。“以前收入主要以務農為主,來源單一。稻田養魚能夠為我們增加不少經濟收入。”黃尤群算了算:5畝稻田魚裏,投放4000尾魚苗,加上5畝稻米的收成,今年預計能收入8萬元。

如今,金塘村充分利用溝岔間的生態溪流資源優勢,建成3個生態水産養殖區,面積400余畝。同時,利用山間林地資源栽植黃精、白術等中藥材300畝,養殖中蜂規模突破1000群,全村實現了貧困戶産業全覆蓋,“巴掌地”變成了群眾增收致富的“聚寶盆”。

轉出新路“空殼村”變為富裕村

村民致富了,村支“兩委”又開始謀劃集體經濟。

順著蜿蜒的山路至半山腰,便看到一池碧波盪漾的山地立體魚塘沿蘭河而建。基地負責人宋波介紹,項目採取立體生態迴圈養殖模式,通過“集體經濟+公司+農戶”的模式共同打造而成。2019年8月投放第一期魚苗150萬尾,預計今年10月收穫第一批水産進入市場。

“金塘村通過財政資金配股50萬元,定向投入蘭河優鱻水産有限公司,村級集體經濟組織每年可按比例固定分紅。”宋波説道,基地還與産業薄弱的貧困戶建立長期利益聯結機制,每年每戶除固定分紅120元外,還可獲得0.05%的收益分紅。

蘭河優鱻水産養殖基地是金塘村股權化改革的一個縮影。金塘村抓住了“股權”這一核心,成立金塘村股份經濟合作聯合社,將全村相對集中連片的撂荒田地集中起來,實行合股聯營機制,把全體村民變成聯合社的股東,入社自願、退社自由,可享受土地流轉、務工薪金和二次分紅3項收益,有效增加了村民收入、拓展了扶貧方式。

資源變資産、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金塘村由過去遠近聞名的“空殼村”,躍身變成了集體經濟年收入20萬元的富裕村。(費玉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