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中國農民豐收節  >  最新資訊

村民存款不減反增?特色農業助力農民增收

發佈時間: 2020-08-18 11:00:49    來源:三峽晚報    作者:聶爽 喬雲軍 高凱

層層茶園梯田和木屋,走出木屋山莊茶旅融合的新路子。

農旅融合讓更多遊客看到美麗的田園風光,給農民帶來更多就業和增收機會。

屈原鎮鋪坪村九盤山千畝白茶園。

紅紅的石榴帶來實實在在的收入。

鳥瞰高標準的屈原鎮鋪坪村九盤山千畝白茶園。

8月10日,記者從秭歸縣獲悉:上半年,秭歸縣居民存款新增10億元。

為何上半年受疫情影響秭歸縣村民的存款不減反增,且來自農村的存款佔據絕大部分呢?記者在採訪中找到了答案:特色農業成為了農民增收的引擎,電商銷售緩解了農産品運輸難的問題,黨政領導帶貨直播提升了臍橙及農産品的影響力。

市場主體詮釋

結構調整怎麼幹

青石壘砌的層層梯田由山下向山巔層疊,梯田裏的茶林涌碧蕩翠,6棟金黃色的木屋鑲嵌在茶園中,形成了色差對比獨特的景觀。

這是8月8日記者在海拔1100米秭歸縣水田壩鄉石埡村山山農業開發公司茶園基地看到的畫面。這裡正在建設“壩上人家”莊園,6棟木質別墅已經竣工,30間客房的接待中心正在熱火朝天的裝修中,120平方米的會議室即將完工。“叮叮鐺鐺”的施工聲音打破了水田壩高山茶園的寂靜。

據悉:這是水田壩鄉招商引進的農業項目。2009年李文同從夷陵區鄧村茶山進駐水田壩鄉,流轉了鄉辦茶場620畝,村辦茶場100畝,投資490萬將荒蕪的茶園進行改造,逐漸演變成了現在的茶園景觀。

茶園裏配套有20口抗旱池、有條石漿砌的階梯人行道、有水泥公路、有頻振殺蟲燈……農旅融合項目43萬、綠色防控品質追溯12萬、茶園改造10萬、新發展茶葉9.6萬、新建茶葉加工廠房100萬、貼息貸款500萬……李文同掰著手指計算著各種政策對於産業發展的支援和幫扶項目。他坦言:如果沒有以農業配套為主的幫扶政策支撐,他可能會對這個農旅融合延伸的項目信心不足。

這個秭歸首例農旅融合項目“壩上人家”莊園一期投資1800萬元,“壩上人家”莊園已經開業在即。企業尚未做大,連續的投入讓企業尚未盈利,但是山山茶業卻簽訂了幫扶貧困戶50戶的協議,踐行著保證戶平年增收3000元以上的承諾。記者在採訪中得知在12名常年務工者中有8名務工者是貧困戶。李文同説:山莊開業後可安置30名貧困人員就業,除開吧臺、大廚之外,全部都是貧困戶就近就業。

據了解:山山茶業入駐水田壩鄉後,不僅年年進行産業技術培訓,提供就業崗位,還帶動了産業的升級。尤其是無限制地收購當地茶農的鮮葉進行深加工,徹底改變了當地茶農採茶習慣。李文同介紹:最初,他來到水田壩鄉看到低山農民因種植柑橘富得冒油,而高山農民卻因産業困惑經濟條件捉襟見肘。囧的原因是沒有支柱産業,他發現當地茶農種植茶園是星星點燈(零星分散)且只採春茶,放棄夏秋茶,陷入了産量無法提高、産值不能提升的困局。

夏秋茶無人收購,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新建大型加工廠,無限制地收購當地茶農的鮮葉,加工幹茶後為了不等待渡船每天從宜興路到三峽茶城賣幹茶,晚上再加工,多年迴圈往復一舉解決了當地茶農的賣茶難題。

李文同在茶葉生産加工引領示範,延伸産業鏈條的目的就是通過度假村吸引遊客上山消費,把當地農民的農副土特産就地變成財富。秭歸縣採取獎補辦法促進市場主體示範産業發展,弄清産業化發展依靠誰的問題,這就是讓市場主體帶動引領的例子。

高山區域的特色産業

成為脫貧新路徑

雖然已是下午4點,但陽光直射在臉上依舊火辣辣地疼,8月8日在海拔1000米的屈原鎮鋪坪村一組九盤山茶業基地,有20名60歲以上的老人正在地裏噴藥除草,據稱:前兩天每天有60人在這裡務工。這是秭歸縣在屈原鎮培育的市場主體發展的2000畝白茶基地之一。

從2017年10月開始,九盤山茶業引進黃金玉、金香玉、中華三號等白茶品種,在鋪坪村發展1000畝白茶基地。屈原鎮副鎮長熊應剛介紹:為了支援白茶發展配套資金近500萬,建成了1萬立方米的水池2個、3公里的公路、U型渠6500米、噴灌設施2套、茶苗1畝,讓産業發展輕裝上陣。

當地村民告訴記者:這個白茶企業的入駐改變了産業結構,企業流轉了47戶103人的土地。記者看到這些石灰岩地區的土壤中含石量較高,且因為海拔500米以上氣溫較低不能種植柑橘,每畝種植玉米收穫600公斤,除去成本幾乎所剩無幾,現在每畝流轉費用為400元,將農民的精力徹底從田間解脫了出來,如果願意可以打工,每天收入80元以上。

一組鄭秀應老兩口的年齡均在85歲以上,已經沒有能力下地幹活了,是因病致貧的貧困戶,屬於政策兜底扶貧類型。但他們將自家11.7畝土地全部流轉給茶業公司,每年增加收入近5000元。村委會相關負責人説:“如果沒有白茶基地她家的田地只能拋荒。”

熊應剛告訴記者:産業市場主體帶動了仙女坪、漆樹坪、天龍的白茶産業,全鎮2000畝白茶産業帶形成,栽植了3年的白茶已經生機盎然。九盤山、樂平裏、屈原三張旅遊名片架構初現端倪。據介紹:僅鋪坪村214戶444個貧困人口除開民政政策和兜底政策之外,全部有了産業支撐,有效預防了貧困戶脫貧之後再返貧的情況。

秭歸海拔500米以下區域農民因柑橘産業脫貧致富,實現了1畝柑橘1萬元收入的目標。但是半高山和高山地區農民如何脫貧致富?

秭歸縣農業部門將養殖産業定位半高山以上區域,重點扶持規模養殖。扶貧養殖,秭歸縣農業部門強化技術指導,尤其是非洲豬瘟的防控成績可圈可點。而疫病防控到位就是為農民增收,死一頭豬這一片區域就要封閉,貧困戶的積極性傷不起,受人畜疫情影響,一度時期生豬價格大幅下跌,目前回歸到24元/公斤。截至7月底,秭歸縣出欄生豬18萬頭,成了農民增收一個重要補充。據了解:秭歸縣養殖戶存欄生豬100頭以上的有1300多戶,存欄500頭以上的300多戶,解決了高山地區産業困惑的難題,也為高山産業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有機肥。

為了防止在小康路上有人掉隊,秭歸縣農業農村局在發展産業上不再強調“一村一品”、“一鄉一業”,而是因地制宜地組織發展,政策傾斜有支柱産業的項目,讓戶戶有致富門路。

秭歸縣最低海拔140米,最高1800米,有頁巖、石漠化、土壤酸鹼度不一樣的問題,為了防止一刀切,秭歸縣農業農村局注重規劃引領,出臺了柑橘、茶葉、核桃、小水果産業發展指導意見。指導鄉鎮怎麼科學發展,由鋪天蓋地變為頂天立地。

在意見的指導下,用政策支撐,獎補辦法讓市場主體示範,讓市場主體帶頭,龍頭企業、合作社、農場、專業大戶引領。目前秭歸有1273家合作社,1592家電商企業,19家農産業化重點龍頭企業。他們在産業發展上游刃有餘。

秭歸縣發展特色農業依靠科技支撐,與華農、省市農科院聯合,請內行當高參,提升特色農業的科技含量。産業的融合、産業鏈條的延長、農産品深加工走向了快車道,目前湖北屈姑國際農業集團借助“網際網路+”,成為湖北省金牌農業企業。

秭歸縣農業農村局特色産業發展的品種選擇、加工工藝、品牌推樹形成了多元化的格局。

以兩河口、楊林橋、沙鎮溪等鄉鎮發展李子、獼猴桃、梨子、蘋果柿為主的新型農業漸成氣候;以屈原鎮等鄉鎮為主的軟籽石榴、桃葉橙已經大面積有了收益;以郭家壩、泄灘等5個鄉鎮為主的杜仲、連翹、金銀花、厚樸等中藥材産業蓬勃發展。秭歸縣每年撥出3000萬元專項資金用來獎勵扶貧農業和特色産業。每年統籌産業發展基金,涵蓋機耕道在內的産業基金捆綁投入不低於3億元,拉動了全縣特色農業的發展,目前秭歸縣小水果達到了4萬畝、中藥材4萬畝,品種達到了10個。

留樹保鮮化解

柑橘銷售危機

産業發展起來了如果市場出現偏頗怎麼辦?今年春節期間受疫情影響秭歸臍橙遭遇了大考,但是政府主動作為化解了一場銷售危機。

秭歸臍橙紐荷爾、長紅的最佳成熟時間是節後,熟透了的秭歸臍橙甜味更濃,味道更美。因此當地橘農將留樹保鮮當做提升品質的殺手锏,時間最長的留到3月倫晚上市,沙鎮溪鎮及水田壩鄉新河村是一個柑橘專業村,大多采用留樹保鮮。但是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徹底打亂了計劃,隨著封城、封鎮、封村交通不便成了銷售最大障礙,因為人們對疫情的認知度不夠,對水果帶不帶病毒並不知情,隨著春節在宅守中漸漸走遠,車不能動造成了柑橘待銷的情況。臍橙如果3月前不賣出去,將出現落果現象。

此刻秭歸縣有2萬噸紅肉,5萬噸紐荷爾,加上晚熟的倫晚11萬餘噸,共18萬噸。彼時,受疫情的影響,全國推遲復工時間,物流行業也在其列,加上湖北省上下交通管控,出現了販子進不來、物流出不去的局面,全縣果農、菜農都受到了嚴重的影響。發現情況不妙,正月初三秭歸縣政府縣長楊勇、副縣長宋俊華、農業農村局局長蘭華鋒到沙鎮溪樹坪村現場辦公,問計基地,協調渠道,拿出了可行的辦法。本地柑橘企業發起了消費幫扶、共渡難關的倡議;沙鎮溪、水田壩的柑農則自發地捐贈柑橘到武漢給各大醫院抗疫的醫護人員……因疫情緩解市場被激活,通過爭取農産品運輸的綠色通道,柑橘也點對點地運送到武漢進入了市場。

今年1月31日深夜,秭歸臍橙投石問路到北京新發地“撬”開了市場。秭歸縣協調順豐快遞,助力柑橘銷售。曙光漸漸明朗,正月初九農業農村局局長蘭華鋒帶貨首度在CCTV央視、阿里巴巴客戶端直播30分鐘,成為全國首個帶貨直播的地方領導幹部。期間邀請了柑橘院士鄧秀新為秭歸臍橙代言,為湖北農産品證明,包括臍橙、茶葉在內的農産品並不帶病毒,一場因為疫情草木皆兵、對湖北農産品抵觸心理的心病及消費誤解漸漸消除。

此後,秭歸縣委書記盧輝在京東、縣長楊勇在抖音、縣委副書記徐本禹在拼多多、分管農業副縣長宋俊華在阿里巴巴帶貨直播。同時,秭歸縣在阿里巴巴、惠農網通過中國柑橘協會向全國發出消費幫扶倡議。通過交通物流綠色通道解決了封城、封路的快遞物流運輸瓶頸難題,通過網購解決了人與人接觸的風險問題;消費幫扶讓全國人民幫助秭歸臍橙渡過銷售難關,通過網路市場秭歸臍橙大面積挺進山東市場,秭歸縣致電對口支援單位江蘇省......秭歸縣從縣委書記到普通柑農都在發力。通過全國各地的愛心幫扶,秭歸臍橙銷售市場打開,留樹臍橙不僅很快找到了市場,還為3月份才開始上市的倫晚開啟了銷售的星光大道。

今年受疫情影響,秭歸縣茶葉銷售比去年同期推遲一週,秭歸縣採取將工會會費的50%用於消費茶葉幫扶的方式,解決了茶葉銷售難題,雖然受疫情影響,但是上半年秭歸臍橙、秭歸茶葉卻讓農民收入穩步增長,居民在銀行存款增長10億元成了最好的佐證。

秭歸縣農業農村局局長蘭華鋒告訴記者:今年因為前期低溫、後期長期梅雨導致病蟲害對柑橘挂果、保果造成了影響,全縣198名農業科技人員提前干預,走到田間地頭進行技術培訓,面對面地講技術要領,合理施肥、修剪樹勢、清溝排澇、減少自然生理落果,今年柑橘將迎來豐收年。

8月11日,記者致電郭家壩鎮煙墩堡村二組種植大戶劉國華,他的柑橘銷售實際上只用了一個月,從2月22日開始到3月22日結束,電商共銷售7.5萬公斤,比去年的6萬公斤增加了1.5萬公斤,銷售收入達60萬元。自家11畝柑橘銷售收入15萬元,加上柑橘銷售利潤20萬元,今年純收入35萬元。劉國華坦言:今年因為通過電商銷售,5公斤一盒的利潤高了許多,比去年相比多掙了1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