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美景美食

炎炎夏日 涪陵武陵山鄉避暑正當時

發佈時間: 2020-08-14 16:38:53 | 來源: | 作者: | 責任編輯:

image.png

武陵山風景秀麗

今年8月重慶氣溫總體偏高,大部地區超過35℃的高溫天數可達10~22天。即使在立秋後,仍會出現階段性高溫天氣,除海拔較高地區外,各地超過35℃的高溫天數可達8~18天。

而就在日前重慶市氣象局對外公佈的“重慶市百名清涼鄉鎮”名單中,涪陵區武陵山鄉榜上有名。炎炎夏日,武陵山鄉平均氣溫只有22℃,成為市民納涼避暑的好去處。

來到武陵山鄉,綠油油的森林、蔚藍的天空、隨風搖曳的野花,清脆的鳥啼、悅耳的蟬鳴……無論走到武陵山鄉哪個角落,都能親身感受著大自然的魅力,感受著清涼與愜意。

利用自身資源

高標準推進避暑遊

武陵山鄉地處涪陵區東南端,距涪陵主城區38公里,距重慶主城區105公里,海拔最高1968米、最低175米,平均海拔1100米,地質為“喀斯特地貌”;是涪陵最大的林區鄉,鄉域內森林資源豐富,森林面積17.7萬畝,森林覆蓋率達82.7%;夏季氣候涼爽宜人,置身其間,猶如走進一間健康綠色的大空調屋。

武陵山鄉境內旅遊資源豐富:有4A級風景區武陵山大裂谷,景區山峰、臺地、溝谷等景觀高低錯落,層次豐富,一條長約10公里的裂谷橫貫景區,一段長約1500米的地縫冠絕天下,有等待開發的傳統村落——角幫風情古寨,還有避暑佳地——金子山村。

隨著氣溫的升高,越來越多的市民前往武陵山鄉避暑納涼,而大裂谷景區便成為大家熱衷的旅遊目的地之一。這裡不僅有薄刀嶺、天門洞、情人谷、青天峽等眾多景點,景區還配置了枳人小鎮、雲中漫步、絕壁淩空、迴圈式吊椅纜車、大裂谷管軌滑道、戶外極限運動、地縫漫遊等眾多特色娛樂項目,讓來此的遊客大呼“不虛此行”。

從7月開始,武陵山鄉就進入旅遊旺季。記者從該鄉了解到,不僅有以大裂谷為代表的自然景觀,鄉里還大力發展人文旅遊,不斷提升品質的鄉村酒店、民俗客棧,越來越好的人居環境吸引更多遊客來到武陵山鄉。近幾天已經進入最高峰,尤其是週末,上萬遊客前往這裡露營、避暑,在酷熱的夏日中尋覓大自然的清涼,日均接待遊客達到2萬人次。

特色避暑遊

帶動農家樂持續火爆

“以景區特色旅遊項目和高山避暑納涼資源為依託,大量避暑客的到來,成為推動當地鄉村農家樂快速發展的原動力。”武陵山鄉黨委副書記、鄉長白建銀説,除了賓館以及眾多避暑房外,農家樂是接待避暑客最重要的載體之一。為此,他們積極鼓勵、引導當地民宿及農家樂發展,讓避暑客住得開心、舒心,讓當地農戶得到真正實惠。

有人搭吊床、有人散步、有人遛狗、有人騎車、有人閒聊……當天,記者在位於樂道村2組的武陵伴山客棧看到,遊客們三三兩兩地聚在一起享受植被帶來的新鮮空氣、高海拔帶來的夏日清涼,真是好不愜意。

“今年是我經營這家客棧的第三個年頭,每年一到旺季就有不少遊客前來入住,週末節假日更是需要提前訂房。”客棧老闆陳德權説,他家客棧走的是高端路線,旺季根據單間、標間、套房、三合院房型不同,收費價格在368~2468元/天不等。

記者注意到,整個武陵伴山客棧巴渝民俗風味濃重,自然環境優美,還配備了林間步道、健身器材、娛樂棋牌等設施,48個房間也是乾淨整潔。“我們這裡以‘山文化’為主題,山是主人,人是客人,人與自然充分融合。”陳德權説,在修建客棧時,他秉承著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原則,儘量不破壞這裡的一草一木,不少庭院都是依山靠樹而建。

與此同時,陳德權還告訴記者,客棧是優先從當地建卡貧困戶、農戶手中購買食材,不夠的再從城裏進貨。而且,不少遊客在遊玩結束離開時,想帶點高山土特産回家,他也是聯繫當地建卡貧困戶和農戶來供貨。

截至目前,武陵山鄉農家樂(鄉村民宿)數量已達到166家,可以同時提供7000余張床位、27000多個餐位。

特色旅遊

助推當地農民就業增收

武陵山鄉鄉村旅遊從2008年開始萌芽,目前,鄉村旅遊經營戶達到了166家,從業人員達2300人。休閒避暑納涼式旅遊人氣聚集,民宿酒店、農家樂火爆,鄉村旅遊2019年遊客接待總量為132萬餘人次,旅遊總收入為3.9億元。

説到以旅遊助推當地農民脫貧致富取得如此顯著成效的原因,武陵山鄉採取的幾大做法不容小覷。

首先,以旅遊助推産業結構變化。該鄉支援鄉村傳統農業向旅遊觀光農業轉型,支援建卡貧困戶建設鄉村客棧、農家樂等,依託旅遊服務業自主創業。例如轄區內的金子山村、樂道村鄉村旅遊經濟帶已初具規模,建成了民宿客棧、鄉村酒店166家,接待床位7000余張,餐位27000個,其中有6家建卡貧困戶經營農家樂,帶動就業30余人。

其次,該鄉以遊客需求為導向,規劃和發展農業特色産業,讓煙葉、特色水果、特色養殖、高山糯玉米、有機蔬菜成為脫貧支柱産業,並且免費為貧困戶提供雞苗、高山糯玉米種子、化肥、農藥,自主引種鴨苗、鵝苗、豬仔等,並提供技術支援,一大批貧困戶實現脫貧。白建銀告訴記者,今年,全鄉共種植3200畝高山糯玉米,如今已經賣得接近尾聲,粗略估計有400多萬元進賬,對鄉村旅遊扶貧有著不小的功勞。

此外,該鄉還以旅遊助推農民就業增收。政府在場鎮上建起旅遊扶貧超市,建卡貧困戶和農戶將他們的産品放在旅遊扶貧超市售賣,有高山糯包谷、高山洋芋、手工紅薯粉、野生菌等産品,旅遊旺季期間,每天會有20余個大巴車在那裏停靠,能夠幫當地村民賣出去不少東西。此外,該鄉還加強對貧困戶業務培訓,通過開設培訓班、進村入戶為貧困戶傳授旅遊、特色種養殖等技術知識,以提升貧困戶就業、創業技能,今年先後舉辦5次培訓,累計培訓涉旅貧困人員30余人次。(文/喻文萱 圖/黃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