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生態環何

“記憶中的那條河又回來了!”銅梁穆家河變清的故事

發佈時間: 2020-08-06 14:49:35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

中國網8月6日訊 一個盛夏的午後,在銅梁區永嘉鎮幸福村,一灣碧水從茂密的竹林間流過,由於地勢落差形成一個個小瀑布。河道兩旁石菖蒲鬱鬱蔥蔥,偶有白鷺從水面掠過,過路的村民們在河邊樹蔭下享受著難得的清涼。

image.png

這條河叫穆家河,從上游圍龍鎮流經永嘉鎮,最後從安溪鎮匯入小安溪河。對穆家河沿途的當地人來説,這條16公里長的小安溪支流,就是“家鄉的那條小河”。

自從河長制開展以來,經過截斷面源污染、進行生態修復等措施,今年的穆家河進入小安溪會合口斷面水質連續4個月達標,與2019年同期相比,水質明顯向好,居民記憶中的那條河又回來了。

水岸同治,斬斷污染源頭

在銅梁區永嘉鎮幸福村村民的記憶中,穆家河曾經是居民淘米洗菜的地方。後來隨著場鎮和周邊群眾越來越多,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道,水質變得富營養化,引發了水葫蘆瘋長。此外,岸上堆積了大量生活垃圾,年復一年,小河也遭了殃:河面漂著浮油和塑膠袋、廢紙等,蚊蠅亂飛、臭氣沖天,行人掩鼻而過、避之不及,極大地影響了當地居民的生産生活。

image.png

治理污染須從源頭抓起。近年來,圍龍、永嘉、安溪等鎮均新修了污水處理廠,對居民的生活污水進行了處理,還集中清理了沿河養殖場,從根本上解決了污染源。同時,農村居民垃圾集中清運體系的建立,也改善了河流沿岸垃圾遍地的狀況。目前,穆家河流經的主要區域,安置了400多個垃圾箱,確保生活垃圾日清日收。沿途各鎮還將農村生活垃圾清理和環境綜合整治納入村規民約,引導群眾籌資籌勞,積極參與美麗鄉村建設。

兩年來,銅梁區通過配備完善垃圾收集清運設施,合理設計佈局地下管網做到雨污分流;大力清除淤泥水草和垃圾,完成河岸坡砌硬化解決塌方淤積隱患;常態化做好河面清漂等工作,一條比記憶中更美麗清澈的河流呈現在人們的面前。

“現在我們的垃圾都是用垃圾袋分類裝好,然後拎到附近的垃圾箱裏,幾乎沒有人再把垃圾亂丟亂放了。”幸福村村民郭輝學説,穆家河治理好後,每個人都是受益者。“現在的水質可以直接洗衣服淘菜,而且還不需要用自來水來再清洗一遍。”

生態濕地,讓水質清上加“清”

image.png

據銅梁區河長辦相關負責人介紹,穆家河河道窄、徑流小,比起那些大的江河來説,自我凈化能力差,這就對排入河流的水質提出了相當高的要求。雖然沿河建起了5座污水處理廠,但是排出的水質均為一級B標排放。如何才能讓流入穆家河的水質得到進一步提高,達到國家污水排放一級A標?答案是生態濕地。

烈日炎炎,但在位於圍龍鎮龍珠村的污水處理廠旁邊,美人蕉、梭魚草等水生植物花開正艷,這一片是圍龍鎮黃家岩生態濕地。

“將生態濕地建在污水處理廠旁邊,通過植物吸收能夠利用微生物的分解來脫氮去磷,有效解決水質的富氧化問題。”穆家河河長制牽頭部門、區林業局林政站站長李永錢介紹,水生植物吸收了水中的氮磷等元素,長勢特別好,每年底都要進行一次割除,運往附近林地腐化後作為生態肥,實現生態迴圈保護。

如今,穆家河流域已經建成了3個這樣的生態濕地,對污水處理廠出水水質進行二次凈化,還有兩個正在建設中。其中位於永嘉鎮圍永村的生態濕地面積達14畝,本月內建成後將種植鳶尾、美人蕉、女貞等近十種水生植物,有利於改善出廠水質,美化農村環境。

“過去,有的村民還對建污水處理廠不支援,現在知道了好處後,有生態濕地都高興得很,説以後又多了個逛的地方了。”圍永村村委會主任謝雲模説。

此外,一種“迷你”濕地也在穆家河流域進行試點。“以前在我們村裏,因為沒有污水處理廠,污水基本靠蒸發。”據圍龍鎮龍湖村黨支部書記羅獻平介紹,不少村民甚至擔憂,長此以往,穆家河源頭之一、美麗的橋亭水庫也會遭到污染。

如何解決生活污水這一難題?今年開始,一種全新的水環境整治模式在圍龍鎮龍湖村試點。筆者在龍湖村一處居民集中居住點看到,幾個類似化糞池的水泥池正在建設,這就是“分散式微型人工濕地+生態溝”水環境整治模式。生活污水引到人工濕地之後,污水中的富營養分子經過礫石層層過濾,最終由美人蕉等根系發達的植物“吃幹榨凈”,可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有害物質。

“村民居住相對分散的地方,不適合建集中式濕地。”圍龍鎮副鎮長夏元毅説,將農村産生的生活污水引入濕地處理池進行凈化處理,能夠有效解決散戶污水處理難題,實現美化與治污相結合,確保排入河流的水質達標。(李慧敏、張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