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銅梁:全面發力 繪就美麗鄉村新畫卷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美麗宜居鄉村,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第一場硬仗。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啟動以來,銅梁區嚴格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進一步深入推進廁所革命、生活垃圾治理、生活污水治理等“6+3”重點工作任務,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整治、高品質推進,通過綜合整治、全面整治、深度整治,推進農村展現新面貌、居民展現新氣象、生産展現新姿態,實現生産生活生態“三生”融合、同步提升。
成功入選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全國鄉村治理體系建設試點區,先後獲評全國美麗鄉村建設典範區、全國鄉村振興先鋒十大榜樣……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銅梁樣板已初具雛形,鄉村振興的銅梁腳步已足音鏗鏘。
美景從來不是在畫中,而是來源於現實生活。
在銅梁鄉村振興西郊示範片這種體會更加來得真實,由60公里綠道串聯的5個鎮街的24個村成片推進,正以各自的方式給人留下深刻印跡,寫下絢麗篇章:土橋鎮六贏村碧波十里,荷花暗香;巴川街道玉皇村果香花艷,遊客繽紛;南城街道馬灘村風景如畫,詩意田園……品味銅梁鄉村,就猶如一幅山清水秀、天藍地綠、村美人和的美麗畫卷。
西郊美如畫
全面補短板、還欠賬
——實現由“一處美”到“處處美”
7月31日,清晨氣溫稍降給夏日裏的西來村增添了幾分清爽。驅車行駛在銅梁區南城街道西來村平整筆直的柏油路上,兩側綠樹成蔭,各色鮮花開得正艷。“以前這裡是荒草灘,現在變成了花紅柳綠的小遊園。”11社村民李國明説,西來村曾是一個貧窮落後的小村落,村集體經濟薄弱,人居環境差,甚至沒有一條像樣的道路。如今小村落舊貌換新顏,不但通村道路兩旁美,家家戶戶農家院落也乾淨整潔。
鄉村新貌
而放大南城街道,乃至於整個西郊示範片,西來村的變化只是一個縮影。整齊的房屋、平坦的道路、滿目的花草……處處洋溢著凈與美。
從點上出彩到線上成景,再到面上推進,面對農村人居環境歷史欠賬多,全域推進面臨資金、長效管理等難題,銅梁建立起了區黨政“一把手”一線抓、“三級書記”一起幹、萬名黨員幹部齊上陣的集中推進機制,將補齊基礎設施短板與鄉村振興緊密結合,以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取得重大進展硬任務為尺規,堅持“一張藍圖幹到底”,“點線面”齊發力,立足“清潔、秩序、美化”目標,逐鎮逐村逐院逐戶實施“三不見兩改造一美化”,因地制宜彰顯龍鄉鄉愁,實現鄉村從“一處美”變“處處美”。
據銅梁區人居辦相關負責人介紹,其中,針對整治環境發展不平衡的問題,該區以村莊規劃引領人居環境整治,科學佈局村民聚居點,配齊花園綠地、垃圾收運、污水治理、文體廣場等公共服務設施,內外兼修推進改水、改廁、改廚統籌規劃一體打造。針對資金使用難題,該區建立涉農資金統籌調度、打捆使用機制,整合資金實施“補短板惠民生”三年計劃,精準投向基礎設施、村容村貌、生態環境等領域,避免財政資金“壘大戶”“造盆景”,推動“零錢”化“整錢”産生聚合效應……
安溪茶園
全面推行“積分制”
——實現由“一時美”到“常態美”
補足鄉村環境短板,這是提升鄉村顏值的第一步。如何發動群眾一起保持愛護好鄉村顏值,這是進一步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的關鍵。
近日,巴川街道玉皇村又一次對全村312戶農村人居環境進行了評選,獲得獎勵的農戶喜笑顏開,邀請大家到自家院裏看一看。其他的村民則排成幾行,有序地憑著手中的積分存摺依次領取獎品。
村裏2社50多歲的王永忠家再次被評為美麗庭院,領到了三角形狀的流動紅旗。他把紅旗拿在手中看了又看愛不釋手:“為了保住流動紅旗我還要繼續努力,可不能讓它到了別人家,等會兒回去我再檢查一下家裏的衛生。”
一個評比活動,整個村都“醒”了過來。像王永忠一樣,對評比榮譽愛不釋手的也不是個例。為了讓農民群眾樹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主人翁意識,從過去的旁觀者、局外人變為參與者和受益者,銅梁在紮實開展村莊清潔行動基礎上,全面推行人居環境整治積分制,激發群眾內生動力,實現“整而治”。
據了解,該區將積分獎勵機制貫穿于清潔衛生、環境維護、日常管護全過程,發動群眾參與“五改”“五化”等行動,從26個方面科學設置分值,“一戶檔”建立積分臺賬,實行周檢月評,積分與物質獎勵、榮譽激勵掛鉤,推動環境整治從“一陣風”變成“常態化”,呈現“過去掙工分現在掙積分”的火熱場景。
“探索實施積分管理,既增強了群眾環保意識,又讓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成本低、易實施、受歡迎,讓整治成果看得見、摸得著、管得久。”銅梁區人居辦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銅梁每個村都鋪開了這項工作,激發群眾內生動力,讓村民從思想自覺到行動自覺,自發參加到人居環境治理中來。
全面踐行“兩山論”
——實現由“環境美”到“産業美”
環境美不美既要看顏值,更要看價值。
近日天氣晴朗,初夏的土橋鎮六贏村連綿不絕的荷塘間,荷花或亭亭玉立,或含苞待放,美不勝收的風景引得遊人如織。
據了解,六贏村位於銅梁區西南方向,距銅梁城區5公里。雖然村裏從上世紀90年代就開始種植蓮藕,但規模不大不説,種出的蓮藕也是單純的銷售,並沒有發展鄉村旅遊,形成這樣的美景。直到最近幾年,隨著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推進和美麗鄉村打造才迎來了改變。通過大力發展以蓮藕産業為重點的新型農村集體經濟,該村以荷和原鄉景區為支撐打造了享譽渝西地區的農旅融合産業品牌,如今通過連續多年舉辦荷文化旅遊節唱響品牌,每年實現接待遊客50萬人次以上。
電商小鎮
以荷為媒,六贏村環境美、産業旺,蓮藕種植面積已達3000余畝,打響的“龍鄉蓮藕”品牌,更延伸出了藕粉、荷葉茶和全荷宴等特色農家樂産品。
美化一片環境,發展一項産業,富裕一方百姓。在銅梁,與六贏村一樣實現既有顏值又有價值的案例還有不少。據銅梁區人居辦相關負責人介紹,如今銅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成果正成為農村經濟新的增長點,環境美化與經濟發展良性互促的“村美民富”局面正在形成。
近年來,該區以好産業塑造好景觀,聚力田園變花園、農區變景區,正大力打破鎮村界限,集中成片發展特色産業,建設精品花木、精品果蔬、精品養殖、精品民宿産業群、經濟帶,已建成西部最大的三角梅基地、玫瑰花基地、彩葉林基地、觀賞魚基地,全面唱響“西郊花語悠遊谷”旅遊品牌。
同時,依託良好環境,農業正實現“接二連三”。目前該區圍繞農産品精深加工,引進“中央廚房”,建設冷儲基地,發展鄉村物流,建設網紅直播帶貨基地,已盤活農村閒置土地、開墾荒山荒坡5萬餘畝,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466個,入股農民戶均增收2500元以上,全面消除了“空殼村”。
全面深化鄉村治理
——實現由“外在美”到“人文美”
美麗鄉村不僅在於美化鄉村,更在於弘揚鄉風文明。
土橋鎮黃沙村用村規民約將“鄉風文明”種入村民心田。據了解,該村根據實際情況,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列入了“村規民約”內容的一個大項,涉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內容,共包含多條環境治理細則,涵蓋衛生保潔、村容村貌整治、生態環境保護垃圾分類等方面內容。
“我們將原來口號式的村規民約細化成為更具有指導性的指南,將愛護環境的意識轉化成群眾約定俗成的行為習慣,與時俱進地開展村民管理工作,推動中心工作的落實。”據黃沙村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該村在人員流動密集處均已張貼了新版村規民約。
村規民約寫在紙上,挂在墻上,融進村民的心裏,使得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與鄉風文明建設相得益彰。
據銅梁區人居辦相關負責人介紹,為了打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長效管理“持久戰”,該區正不斷充實人居環境新內涵,將其同鄉村治理和鄉風文明培育結合起來,大力推進“黨建扎樁,治理結網”,著力營造鄉村新環境、倡導新風尚,走出了一條具有地域特色的鄉村治理之路,實現了由“外在美”向“人文美”提升——
通過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全覆蓋推行黨員“三亮”行動,該區讓每一名黨員都成為人居環境整治的一面旗幟;通過開展“三小”認領、“五小”管護,推行“院落長制”“園長制”,群眾主人翁意識得到不斷增強;通過建成村級社會治理指揮中心,打造“開英調解室”“少雲理事堂”等品牌,建立矛盾糾紛資訊員隊伍,推行“法律工作者駐村”制度,村民變得遵法守法、知法用法;通過實施“五風”浸潤工程,村民崇德向善、見賢思齊成為新風尚……
從處處美到常態美、到産業美,再到人文美,在銅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正實現著各美其美,美美與共,大美銅梁,美不勝收!(重慶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