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寶中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平遙古城"——平遙縣衙(一)

發佈時間:2020-07-09 10:25:46  |  來源:中國網-中國國情  |  作者:  |  責任編輯:李昭
分享到:
20K

大門俗稱“衙門”,坐北朝南

平遙古城

平遙古城位於山西省中部,始建於周宣王時期,明洪武三年(1370年)擴建,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歷史。較為完好地保留著明清時期縣城的基本風貌,是中國漢民族地區現存最為完整的古城。

平遙古城自明洪武三年(西元1370年)重建以後,基本保持了原有格局。平遙城內的重點民居,係建於西元1840~1911年之間。民居建築佈局嚴謹,軸線明確。交通脈絡由縱橫交錯的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條蚰蜒巷構成。整座城市非常周正,街道橫豎交織,街巷排列有致。市樓位於城市中央,明清街位於南北中軸線上。古城建築分為兩部分:城隍廟居左,縣衙居右,文廟居左,關帝廟居右。道教清虛觀居左,佛教寺院居右。平遙也被稱作“龜城”,南門是頭,北門是尾,東西四座城門為四條腿,城內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條蚰蜒巷仿佛龜背上的花紋,組成了一個龐大的八卦。平遙古城內精巧的木雕、磚雕和石雕配以濃重鄉土氣息的剪紙窗花、惟妙惟肖,栩栩如生,集中體現了西元14至19世紀前後漢民族的歷史文化特色,對研究這一時期的社會形態、經濟結構、軍事防禦、宗教信仰、傳統思想、倫理道德的人類居住形式有重要的參考價值,是迄今漢民族地區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居民群落。

平遙被稱為“保存最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也是中國僅有的以整座古城申報世界文化遺産獲得成功的兩座古城市之一。平遙古城199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産名錄。2009年,平遙古城被世界紀錄協會評為中國現存最完整的古代縣城。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  


中國網官方微信
中國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