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璧山:用勤勞演繹幸福“四重奏”
中國網7月1日訊 雨後的清晨,空氣格外清新。6月28日,記者來到璧山區丁家街道新民村9組,穿過100多米長的田間小路,來到一座嶄新的房屋前,房主劉賢容正在地裏忙著摘菜,準備午飯。
不大的農家小院,收拾得井井有條,房間內雖然只置辦了簡單的傢具,卻整潔有序。
淳樸的笑容、明亮的眼神、平和的話語,劉賢容給人的印象十分開朗、溫暖,言語間,從不抱怨命運的不公和生活的拮據,而是懷著希望和感恩的心面對生活。
3年前,劉賢容的丈夫因肝癌去世,她除了要照顧兩個兒子,還要償還為給丈夫治病欠下的一身債,生活變得十分拮據。在最困難的時候,脫貧攻堅的春風吹進家門,劉賢容一家的生活也因此有了改變。
首先改變的就是住房條件。“外面下大雨,屋裏下小雨,每到颳風下雨,擔驚受怕得不敢睡覺。”回想起住在老房子那些日子,劉賢容依然有些後怕。她告訴記者,一家人也曾想過把老房子修整一下,但是丈夫的病讓家裏負債纍纍,心有餘而力不足。
得益於D級危房改造的好政策,去年9月,劉賢容帶著兒子搬進了新房。雖然沒經過像樣的裝修,但一家人終於能睡安穩覺,劉賢容覺得十分踏實。
圓了安居夢,劉賢容開始考慮增收。新民村黨委書記周發國是劉賢容的村級幫扶責任人,了解到劉賢容的想法後,為她介紹了保潔員的公益性崗位,每月有1800元收入。
“她負責村裏萬壽大橋公路到煙子溝,大概3.5公里路段的保潔工作,還要撿拾6組和9組的垃圾,雖然距離最長,但做得是最乾淨的。”周發國説,“責任心強”是村民對劉賢容公認的評價,每天,她都堅持早上崗一個半小時,做事積極,效率也高。
雖然有了固定的收入,但為了讓一家人的日子過得更好,去年,閒不住的劉賢容又開始養兔和豬,沒有養殖經驗,她就經常打電話向街道幫扶人諮詢,還向周邊的村民請教,經過細心餵養,頭一年就增收了1.5萬餘元。
一邊要做保潔,另一邊還要搞養殖,劉賢容的生活變得忙碌且充實,周邊鄰居一大家才能做完的事,她硬是靠自己的一股拼勁做成了。
“好在兩個兒子很懂事,基本不用我操心。”劉賢容的大兒子今年18歲,讀高二,小兒子讀二年級。
都説“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兩個兒子不僅學習優異,也特別能體諒劉賢容的辛苦和不易,除了學習不讓人操心,空閒時間也主動幫著洗衣做飯、分擔家務。
“孩子能安心讀書,多虧了教育扶貧好政策。”劉賢容告訴記者,從免除學雜費、住宿費,到享受愛心午餐,全過程的幫扶讓孩子能順利完成學業,也極大地減輕了家庭經濟負擔。
“再過一年,大兒子即將高考,他説想學醫,也許是受了他爸爸的影響。學什麼都好,只要有文化,就不會再過我們這樣的窮日子。” 懂事的孩子讓劉賢容倍感欣慰,但越是這樣,她越想著多掙點錢,讓孩子們過得更好一點。
今年年初,劉賢容在總結去年養殖經驗的基礎上,又擴大了養殖規模,花1000元購買了10隻種兔。如今養殖的種兔已達30隻,2頭母豬也即將産仔。
“黨的政策好,衣、食、住、行都有了保障,日子也越過越有盼頭了!”劉賢容笑著説。
這個曾經一貧如洗的家庭,通過辛勤付出,再加上一系列扶貧好政策的幫助,實現了住房無擔憂、工作有著落、教育有保障、産業有支撐,也演繹出了屬於這個家庭的幸福“四重奏”。
防疫小貼士
餐飲、超市,包括交通等服務行業,還有公共窗口的工作人員,因為工作原因接觸的人流量比較大,距離比較近,這些人員的感染狀況不明,所以要堅持良好的衛生習慣,做好個人防護。(黃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