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璧山區:産業興 日子美 “顏值”高
近兩年,重慶璧山區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重慶主城“綠色菜園”“四季果園”“城郊花園”建設為抓手,像抓工業一樣抓農業生産,逐步探索出符合地方實際的農業現代化發展新路徑,特色農業佈局更加優化,農業産業“接二連三”,品質和效益“雙提高”,鄉村振興邁出新步伐,取得初步效果。
璧山區地處重慶西部,剛剛被納入重慶主城都市區。立足農業資源基礎和區位優勢,璧山提出打造重慶主城“綠色菜園”“四季果園”“城郊花園”的發展目標。去年以來,伴隨著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入,璧山“三園”建設提速提質,特色農業佈局更加優化,農業産業“接二連三”,品質和效益“雙提高”,鄉村振興邁出新步伐。
農業産業提檔升級
4月13日清晨6點,一輛輛滿載蔬菜的貨車從田野間駛過,喚醒了璧山七塘鎮建設村的早晨。站在田埂上望去,4萬多畝連片的蔬菜地裏,菜農忙碌的身影隨處可見。這裡是距離重慶主城區最近的“菜籃子”基地,每天都有超過500噸蔬菜運出。
同一天,福祿鎮斑竹村,上千畝的晚熟柑橘迎來採摘旺季,村民分揀、打包、搬運,一派忙碌。與往年不同,今年遊客到府採購少了,村裏的柑橘更多是通過農業合作社和電商渠道進行銷售,線上線下合力,銷路反而拓寬了。
來到丁家街道蓮花壩村,繁華的城區背後隱藏著一座“大花園”:3000多畝的苗木基地裏,500多種花卉苗木色彩繽紛。前不久,這裡剛剛又栽種下2000多株楊梅苗,為城區增添了一抹新綠。
蔬菜、水果、苗木,是璧山的三大農業主導産業。3個不同的場景,共同折射出鄉村振興的産業脈動。結合資源稟賦和産業特色進行差異化佈局,璧山建成了璧北10萬畝蔬菜、璧南10萬畝苗木、璧西10萬畝水果三大産業基地,並在此基礎上加快産業提檔升級,現代農業體系日益完善,為鄉村振興提供了産業支撐。
璧山區農業農村委副主任姚敏告訴記者,最近兩年,璧山區委、區政府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三園”建設為抓手,像抓工業一樣抓農業生産,逐步探索出符合地方實際的農業現代化發展新路徑,鄉村振興的産業引擎動力強勁。數據顯示,2019年,璧山實現農業總産值45億元,同比增長3.7%。
科技賦能,農業發展品質更高。太空番茄、太空辣椒、太空南瓜……走進璧山國家農業科技園區蔬菜基地,各式各樣的新品種蔬菜令人眼前一亮。“目前,園區已經成立院士專家工作站,引進1000多個新優品種,以及有機栽培、綠色防控、套作栽培等10多項新技術。”璧山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説,過去一年,科技園實施土壤培肥改良3000畝、綠色防控3000畝。
去年,璧山區編制出臺了《關於菜園、果園、花園提檔升級規劃方案》。根據規劃,璧山將用3年時間,實施菜園“十百千”工程,即十個特色菜園、百家標準菜園、千戶家庭菜園,將璧山打造成重慶市民樂享的“綠色菜園、田間超市”;圍繞品種、品質、品牌提升璧西10萬畝水果基地,把果園打造成重慶主城市民休閒體驗採摘的樂園;依託璧南10萬畝花卉苗木基地,實施花化、彩化、香化、美化項目,推進“果園菜園花園化、花園家園樂園化、水岸廊道景觀化”融合發展。
農文旅融合風景好
建在柑橘林裏的公園,你見過嗎?在璧山福祿鎮斑竹村,就有一個佔地300多畝的“橘香示範園”。這裡不僅柑橘成林,更有步道、休閒亭、景觀塘,當地的“福”文化以雕塑、石刻等形式融入景觀,是一個集柑橘文化、休閒觀光、採摘體驗于一體的主題公園。
福祿鎮素有“柑橘之鄉”的美譽,全鎮有6000多畝柑橘。近年來,該鎮依靠産業優勢和文化資源,堅持農文旅融合的發展思路,引進企業打造了柑橘主題公園、農業生態園科普示範基地、智慧農業休閒觀光園等一批旅遊點,並舉辦旅遊節會,已經成為獨具特色的休閒旅遊目的地。
田園變公園、産品變商品、農家變商家。鄉村旅遊的紅火,帶動了農戶增收。福祿鎮斑竹村村民劉啟華告訴記者,最近幾年,週末和節假日進村的遊客明顯增多,許多農戶在家門口做起了生意,自己家的土雞土鴨也賣得很好,收入每年都在增長。
以“三園”為特色,璧山積極打造鄉村旅遊項目,推出鄉村旅遊線路,培育生態遊、鄉村遊、農業體驗遊等農旅融合産業,農村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成效明顯。記者了解到,璧山將全域當作一個大景區來規劃,把每一個村當作一個小盆景來設計,實現了120個行政村規劃編制,開展了8個示範點、22條示範線,全域推進整治提升工程,形成以點帶面、示範帶動、全面推進的局面。
“去年,全區升級打造了8個蔬菜採摘園,投入資金117萬元在七塘鎮實施了晚熟柑橘及休閒觀光融合發展項目,同時依託苗木基地推出了多條鄉村旅遊線路。”姚敏告訴記者,當前,璧山正在打造5000畝集中連片的特色開花瓜果蔬菜和5000畝開花“經果林”,並完善基礎配套設施。
“三變(資源變資産、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改革盤活鄉村資源,助推農文旅融合發展。在正興鎮沙塝村,農民以土地、房屋,集體以配套基礎設施入股農業公司,合營打造了“花田牧歌”主題觀光園;在丁家街道,蓮花壩村、石埡村分別依託苗木基地、民俗文化、自然景觀,組建農房合作社,採取“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方式發展民宿經濟,吸引市民由旅遊變旅居。
鄉風文明煥發新動能
這兩年,璧山七塘鎮喜觀村變了模樣,往日的臟亂差現象已然不再,取而代之的是乾淨整潔的鄉村小道、錯落有致的農家小院、特色鮮明的禮儀廣場、如畫般的田園風光。“産業發展起來了,環境也變美了,日子越過越有奔頭。”村民陳繼紅説。
變美的不只是環境,還有人的心靈。喜觀村黨支部書記李國洪説,近年來,全村持續開展曬家風亮家訓等評選活動,涌現出“五好家庭”15戶、“好婆婆”15人、“好媳婦”15人、“整潔文明戶”43戶,居民的思想道德素質明顯提高,崇德向善之風盛行。
“三園”建設振興了鄉村産業,提高了鄉村“顏值”,也增強了廣大農民的主人翁意識,民風鄉風有了極大提升。如今,放眼整個璧山,一大批村莊已經發展成為有顏值、有內涵又富有特色的新家園。比如,福祿鎮建造了迎福門、福橋、福墻等建築,把“福”元素充分融入鄉村景觀,打造了“福文化”基地,並通過開展福文化活動,弘揚中華傳統美德。
前不久,中央農辦、農業農村部通報表揚的2019年全國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璧山區榜上有名。“在産業發展、環境治理的同時,我們堅持保護開發並重,注重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璧山區文明辦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當地持續開展農村思想道德教育活動和優秀鄉土文化挖掘傳承創新行動,多舉措倡導文明新風建設,僅2019年就組織開展了近200場農村群眾文化活動。(中國經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