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今日重慶

對標世行評價指標 尋找“重慶化路徑”

發佈時間: 2020-06-19 09:46:05 | 來源: 重慶日報 | 作者: | 責任編輯:

一個地區營商環境如何,很大程度上反映當地的改革發展力度和經濟發展活力。

開辦企業,線上“一網通辦”,線下“一窗通辦”,全流程“一日辦結”;辦理建築許可,減手續、減時間、減成本、提品質;低壓小微企業辦電“零到府、零審批、零成本”……近年我市不斷改革創新,積極推動營商環境的持續改善。

世界銀行每年發佈的《全球營商環境報告》為世界上大多數投資者所認可,成為評價一國(經濟體)營商環境優劣的權威依據之一。對標世界銀行營商環境評價指標體系,重慶優化營商環境成效如何?還面臨哪些難點、痛點和堵點?近日,市政協常委兵分五路,就此開展常委視察和專題協商,通過看變化、找問題、提建議,助力全市營商環境優化。

務實推動減環節、減時間、減成本

5月下旬,市政協常委楊亞麗隨同市政協常委視察團,視察渝中區行政服務中心和國網重慶市電力公司,還到府走訪、電話採訪100余家企業。她驚喜地發現,如今市級各部門正以努力“營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為工作目標,以前所未有的工作力度,強力的改革創新手段,再造開辦企業流程,推進實施重慶市開辦企業“一網、一窗、一次、一日全流程辦結”工作要求及相關配套舉措。

“營商環境其實就是‘做生意簡易程度’。”楊亞麗深有感觸地説,重慶這些務實工作舉措,有效提高了開辦企業的便利性,營造了一種全新的便企、利企、為民的良好營商環境。

世界銀行營商環境評價于2002年啟動,主要對190個國家(經濟體)的中小型企業進行考察,並對適用於此類企業全生命週期的監管法規進行衡量,于每年10月下旬發佈《全球營商環境報告》公佈評價結果及排名。

目前,世界銀行對中國的評價主要由北京、上海兩個樣本城市數據組成。

世界銀行對營商環境的評價標準更多采自企業的數據,重視企業的獲得感,其評價體系主要包括——開辦企業、辦理施工許可、獲得電力、登記財産、獲得信貸、保護中小投資者、納稅、跨境貿易、政府採購、執行合同、辦理破産等11個指標。

對照世行評價體系,學習京滬經驗,我市成立了由市政府主要領導為組長的市優化營商環境工作領導小組、由分管市領導任組長的11個指標專項工作小組,市級部門組建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專班,各區縣建立相應工作機制,形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工作網路。

截至目前,我市各專項小組召開20余次調度會,部門間召開70余次協調會,聚焦企業全生命週期,圍繞減環節、減時間、減成本,出臺了總體優化方案10個、配套政策措施93個。

市政協常委視察中感受到,對標11個指標,我市優化營商環境取得一定成效——

開辦企業方面,實現線上“一網通辦”,線下“一窗通辦”,全流程“一日辦結”。

辦理建築許可方面,開展社會投資小型低風險項目試點,合併工程竣工規劃核實和不動産登記,減免人防異地建設費和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實現9個環節、34天辦結。

獲得電力方面,實現低壓小微企業辦電“零到府、零審批、零成本”,辦電時間平均不超過15天。

登記財産方面,實現“一窗辦理、即辦即取”。

納稅方面,提供所有稅費種類網上申報渠道,梳理髮布195項“非接觸式”網上辦稅清單,實現社保、住房公積金繳費“一表申報、一網通辦”等。

跨境貿易方面,進出口整體通關時間較2017年壓縮50%以上,進出口合規成本降低100美元以上。

執行合同方面,加強延長審限和延期開庭管理,推進民商事案件網上立案。

辦理破産方面,設立重慶破産法庭,提高案件審判和執行效率。

政府採購方面,建立全市統一的公共資源交易市場主體資訊庫。

獲得信貸、保護中小投資者方面,開展動産擔保統一登記試點,並建立了常態化“政銀企”對接機制。

部分指標痛點、難點明顯

儘管重慶的營商環境取得了較大變化、總體向好,但我市營商環境仍然存在諸多痛點、難點、短板。市政協常委、人資環建委主任蔣又一更是直言,對標國際先進,我市營商環境改善還面臨著改革進入“深水區”、大數據“瓶頸”待突破、區域間“不平衡”、宣傳培訓缺乏“吸引力”等方面的挑戰。

以常委們視察“保護少數投資者”和“獲得信貸”兩個評價指標落地情況為例。

由於“保護少數投資者”指標主要衡量上市公司對中小股東權益的保障程度,涵蓋了公司治理領域的法律、法規及監管規則,評估在資訊披露、透明度、董事責任、股東權益等方面是否有明確規定保護公司的中小股東,因此該指標不僅關係到相關法律法規條款,也涉及公司的執行情況。

根據重慶市證監局對重慶轄區54家上市公司的調研發現,多數上市公司保護中小投資者執行情況能夠與《公司法》《證券法》等法律法規保持一致,但在落實累計投票制度、治理層與管理層的任職分離制度、禁止子公司收購母公司股票制度、執行優先股制度等方面還相對較弱,有待進一步完善。

“獲得信貸”這一指標比較特殊,不是指單一的辦事程式,而是考核參評經濟體是否存在比較健全統一的法律,與國家層面立法修法緊密相關。市政協常委、民宗委專職副主任譚凈坦言,目前金融信貸資訊不對稱、信用體系不完善。在辦理信貸業務時,借貸雙方通常都傾向於披露對自己有利的資訊,隱瞞對其不利資訊。而受資訊數據部門分割、行業自律不足、對失信者的懲戒力度偏弱等的影響,失信事件仍時有發生。

除了“保護少數投資者”和“獲得信貸”兩項指標還存在較大提升空間外,剩餘9項指標也或多或少存在痛點和難點。

市政協常委們認為,對標國際先進,我市優化營商環境政策仍有較大改進空間,制度和技術創新還需加強。我市相關改革舉措更多集中在並聯審批、網上辦理等傳統方式,先進技術、制度運用還不夠,還未真正實現流程再造、業務協同、數據共用,全流程線上辦理。

同時,政策落地落實也還有差距。線下服務窗口整合不夠,部分區縣行政服務中心未按要求建立綜合服務窗口,有的窗口工作人員未吃透最新政策,對申報流程不熟悉,企業“來回跑”“多頭跑”問題仍然存在。還有由於政策宣傳推介不夠精準,部分目標企業未能及時知曉新政策。

巧借“他山之石”以謀“渝商環境”

優化營商環境是刀刃向內、激發內生動力的改革,更是以市場主體視角提升企業便利度、提升服務效能的改革。

“民之所望,行之所向;民之所盼,政之所向。”專題協商時,市政協常委、副秘書長余季平認為,當前,境外疫情和世界經濟形勢嚴峻複雜,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困難和壓力前所未有,同時民眾也對政府提出了更高的監管和服務要求。

“這些都迫切需要我們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強化責任擔當,精準對標世行標準,積極尋找‘重慶化路徑’,進一步通過簡政放權、放鬆管制、深度融合、有機銜接、一體推進、持續攻堅,形成改革乘數效應,不斷為市場主體輕裝前行創造良好環境,為重慶經濟高品質發展注入新動力。”余季平表示。

下一步,重慶如何進一步改善營商環境?在與市級相關部門單位專題協商中,市政協常委們認為,京滬等地今年陸續出臺了營商環境3.0版改革措施,重慶可巧借“他山之石”以謀“渝商環境”。

具體而言,針對我市營商環境存在的短板和不足,市政協常委視察團主要提出了五個方面的建議。

在法律層面,北京、上海已制定《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從法律角度為各部門改革創新設定了依據,提升了其依法治理能力。而我市尚未制定相關條例,各部門在行使職權時存在一些畏手畏腳的現象。市政協常委視察團建議,下一步,我市應積極推動制定《重慶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等法律法規,為各政府部門及公共服務部門提供法律保障。

在技術方面,我市政務服務平臺“渝快辦”目前尚未實現對各政府部門的數據共用,也不具備將辦理事項同步推送至不同部門的功能,技術上還無法為真正的“同步受理”“並聯審批”提供支撐,而上海的政務服務平臺已實現相關功能。此外,我市也未形成全市統一的市場主體資訊庫。為此,市政協常委視察團建議深入推進電子資訊系統提檔升級,強化部門間的數據共用和業務協同,融合線上線下服務,打破行業部門間數據割裂的現狀,真正實現跨層級、跨區域、跨部門、跨業務的數據資訊交換與安全共用。

在合作方面,除進一步加強我市與國家部委和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的溝通對接,深化各政府部門間的協同合作外,市政協常委視察團還建議,更多地從市場主體角度出發,加強政企溝通,主動運作,跟蹤服務。通過實地督察、隨機訪問等方式增強改革措施落地的實效和精準度,探索與市場主體間更有效的對話方式,加強良性溝通互動,提升市場主體的獲得感。

在效率方面,我市在“政府採購”“納稅”等指標上與北京、上海等城市仍存在一定差距。市政協常委視察團建議,進一步簡約辦事環節,提高審批效率,縮減辦理時間。逐步建立起資訊共用與管理機制,減少同類資訊重復審查的情況。加強線下綜合窗口服務水準,強化服務隊伍規範建設,使當前業務辦理標準不統一、服務標準化程度不高的現象得到徹底根治。

在成本方面,儘管我市開辦企業所需成本已從1320元減少到250元,僅包含社保卡工本費,但這與北京、上海的0元還存在明顯差距。市政協常委視察團建議,爭取取消社保卡工本費,儘快實現開辦企業全環節“零成本”。就稅費而言,2019年我市總稅費率降至50%左右,相比2018年下降了近10個百分點。但市政協常委視察團認為,總稅費率短期內主動下調的空間有限,而納稅時間等指標評判標準主觀隨意性較大,打分存在很大不確定性,因此,政策精準度需要進一步提升,同時應不折不扣落實各項減稅降費政策,鞏固拓展減稅降費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