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菁華:發揮橋頭堡城市作用 努力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中展現潼南擔當
潼南地處重慶、成都兩座國家中心城市一小時經濟圈交匯點,門戶區位優勢十分突出,是主城都市區橋頭堡城市、川渝合作示範區。
潼南全面落實市委五屆八次全會、重慶主城都市區工作座談會安排部署,明確方位、把握定位,搶抓先機、主動作為,做好自己、服務全局,加快建設産城景融合發展“雙百城市”、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樞紐城市“兩城”,國際檸檬之都、中國西部綠色菜都“兩都”,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涪江休閒旅遊度假區“兩區”,高新技術産業基地、天然氣綜合利用及新材料基地“兩基地”,著力形成潼南獨特優勢和核心競爭力。
一、立足濱江城市、花園城市、田園城市本底,構建“五鐵七高一江一機場”交通體系,加快建設“兩城
潼南有103萬人口,毗鄰四川遂寧、資陽、廣安、南充的6個區縣,100余公里內覆蓋11個地市級行政區、5500萬人口,市場空間巨大,發展前景廣闊。
堅定不移建設産城景融合發展“雙百城市”。潼南作為重慶主城新區“獨立城市”,按100平方公里、100萬人口規劃建設。突出産、城、景融合發展的優勢,投資322.9億元推進69個重點項目,正實施城市品質提升三年大會戰,推動潼南城區從過去的“其實一條街”發生根本性變化。
探索“六個一”新型智慧城市建設路徑,建成投用城市數據大腦。潼南將以涪江為生態軸線,統籌産業、文化、生態等功能,優化國土空間佈局,打造“一江兩岸五組團”,謀劃建設朝陽湖、九龍山城市森林公園、涪江“十里畫廊”、雙江古鎮“四大片區”,持續提升城市品質和能級,增強城市集聚力輻射力。
堅定不移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樞紐城市。對接“渝新歐”班列、陸海新通道,加快建設以交通為重點的基礎設施,著力構建鐵公水空立體交通體系,積極融入主城都市區“一日生活圈”“一小時通勤圈”,聯合遂寧市打造成渝腹地綜合交通樞紐。鐵路方面,已建成渝遂快速鐵路,積極促進都市快軌璧銅線經潼南延伸至遂寧,加快推動蘭渝高鐵等建設。高速公路方面,已建成渝遂高速、潼榮高速,合潼安高速年內通車,大力爭取將渝遂復線作為專用貨運通道,加快推進武勝至潼南高速等建設。航道方面,已建成潼南航電樞紐,啟動建設雙江航電樞紐,積極協調聯動提升遂寧、銅梁、合川航道等級,將涪江航道納入國家高等級航道佈局規劃。機場方面,已啟動徵拆和招商工作。同時,潼南加快建設川渝合作示範區,推動遂寧潼南一體化發展,兩地已簽署“1+N”合作協議,開通遂潼首條跨省城際公交線路,將著力圍繞基礎共建、産業共興等方面深化合作,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中開好局起好步。
二、抓好全國現代農業産業園、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建設,做靚“五朵金花”,加快建設“兩都”。
潼南是農業大區,涪瓊兩江橫貫,多衝擊壩地,發展農業優勢得天獨厚。近年來,在保持糧食、生豬傳統優勢的同時,著力培育蔬菜、檸檬、油菜、小龍蝦、花椒“五朵金花”,加快現代農業發展。
發揮優勢建設國際檸檬之都。潼南地處北緯30度,與美國加州、義大利西西裏島並稱世界三大頂級檸檬産地,種植面積32萬畝、去年産量25萬噸,産品出口占全國份額一半以上。發佈中國首個檸檬指數,成功舉辦兩屆國際檸檬節,“潼南檸檬”獲國家地理標誌商標。正大力實施匯達檸檬、檬泰科技三年行動計劃,力爭2022年A股上市,創建中國馳名商標。加快建設檸檬産業園、國際檸檬交易中心、國家檸檬工程技術中心,大力推進檸檬出口備案基地建設,做大做強檸檬全産業鏈,帶動周邊形成具有全國影響力的檸檬産業集群。
鞏固優勢建設西部綠色菜都。潼南蔬菜復種面積100萬畝、産量200萬噸以上,保持鮮銷蔬菜全市第一,是重慶主城的蔬菜保供基地。積極推行稻魚、稻蛙、稻蝦、稻蟹等“稻+”種養模式,大力發展以小龍蝦為主的特色水産,現已成為西部最大小龍蝦生態養殖基地。同時,油菜籽産量全市第一,花椒成為全市第二大生産基地。累計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5941家,認證“三品一標”351個,“潼南綠”品牌享譽全國。農産品加工企業達到120余家,運營好20個鎮級電商公共服務中心,農産品網路年銷售額達13億元。
潼南將進一步聚焦品種、品質、品牌建設,加快建設特色産業帶、産業園,大力發展冷鏈物流,做強精深加工,全力打造重慶、成都的“菜籃子”“米袋子”“後花園”。
三、用好涪江山水文旅資源,走深走實城鄉融合發展之路,加快建設“兩區”。
潼南推進城鄉融合發展、打造全域旅遊,有基礎、有條件、有優勢。
全力以赴建設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重慶西部片區被列入首批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為潼南城鄉融合發展帶來重大利好。潼南正圍繞城鄉産業協同發展、生産要素優化配置、進城落戶農民權益保障、農民持續增收長效機制等重點任務,加緊編制實施方案,加快城鄉融合發展步伐,推動以城帶鄉、以城促産、以業聚人。
全力以赴建設涪江休閒旅遊度假區。涪江源於四川岷山主峰,全長721公里,流域面積3.64萬平方公里,積澱了厚重的巴蜀文化,流域歷史名人、田園風光、農耕文明、民俗古鎮等資源豐富。潼南境內河段66.7公里,沿線自然人文景觀薈萃,水質長期穩定在II類及以上。歷史文化遺産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寶貴資源,生態優勢是最具競爭力的優勢。
潼南堅定下好“山水”這盤大棋,著力建設好涪江流域50平方公里、50公里環江步道城市最大自然公園;加快建設雙江—大佛寺、人工運河—九龍山兩大康養景區;提檔升級崇龕陳摶故里景區、柏梓—太安旅遊帶、龍多山鄉村旅遊區三大鄉村休閒旅遊基地;紮實開展“花漾潼南、水韻潼南、田園潼南、鄉愁潼南”四大系列活動,舉辦好菜花節、小龍蝦節等特色節會,叫響“週末到潼南”,建設“巴蜀福地•六養潼南”。
四、依託産業基礎和資源稟賦,構建現代産業體系,加快建設“兩基地”。
潼南突出資源優勢,堅持以錯位發展、特色發展、融合發展推動高品質發展,積極打造成渝中部産業集聚高地。
著力建設高新技術産業基地。潼南2017年獲批市級高新區,國家高新區獲批在望。近年來,大力實施以大數據智慧化為引領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行動計劃,引進杭州數夢工場、播思通訊等優質項目,累計建成市級研發平臺28個,科技型企業達到411家,高新技術企業達到48家。2019年,戰略性新興産業、高新技術産業産值分別佔規上工業總産值的27.3%、48.9%。潼南將始終走好高新産業發展之路,重點打造智慧製造、特色消費品、綠色建築建材等百億級産業集群,逐步形成千億級工業産值。
著力建設天然氣綜合利用及新材料基地。潼南天然氣儲量3000億立方米以上,是全國單體規模最大的整裝氣藏主産區。正大力發展以天然氣綜合利用、新材料為主的迴圈經濟産業,引進大慶油田建設第二産業基地,發展環保表面處理全産業鏈,努力打造成渝中部新材料産業基地。積極爭取國家專項債券等,推動工業園區北區化工企業搬遷,加快騰籠換鳥、提檔升級,實現綠色發展、高品質發展。(作者係中共重慶市潼南區委書記曾菁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