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開放重慶

兩江新區:內陸門戶 開放兩江

發佈時間: 2020-06-16 13:29:36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

中國網6月16日訊 5月31日,位於兩江新區的魚嘴貨運站商品車物流基地正式開通運營。今後,兩江新區魚復園區長安汽車、上汽通用五菱等整車企業可以通過鐵路將整車分銷至全國市場。

同時,該基地正式運營後,兩江新區乃至重慶的整車運輸比例將提高30%~40%,運輸成本也將隨之大幅降低。

魚嘴貨運站所在的果園港國際物流樞紐,是兩江新區著力打造的對外開放重點區域之一,這裡已經疊加了包括果園港、果園保稅物流中心(B型)等一大批功能平臺。

從更宏觀的意義上而言,無論是搶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重大機遇,還是在重慶主城都市圈中勇挑重擔、走在前列、作出表率,打造內陸開放門戶都是兩江新區的核心著力點。

近年來,兩江新區不斷搶抓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機遇,不斷從開放通道、開放平臺、開放型經濟、開放環境等多個方面構建對外開放新格局。

“東南西北+空中”開放通道

內陸開放高地建設喜訊頻傳

絲路與長江在這裡交匯,自貿試驗區、中新重慶示範項目在這裡集聚,新産業新經濟新業態在這裡融合,兩江新區成為內陸改革開放新地標。

著力建好開放通道,兩江新區正努力做好通道帶物流、物流帶經貿、經貿帶産業這篇文章。特別是把果園港作為“一帶一路”的重要戰略型樞紐型節點進行建設,成為西部陸海新通道、中歐班列(渝新歐)和長江黃金水道無縫銜接的重要戰略支撐點,打造成為國際多式聯運樞紐基地。

2019年11月,國務院批復同意重慶港口岸擴大開放果園港區,標誌著果園港正式成為口岸開放區域,這是重慶加快多式聯運綜合物流樞紐建設和長江上游航運中心建設的重大利好。

口岸開放後,果園港的口岸服務能力、口岸運營能力都得到極大增強和完善,長江中上游部分貨物也以水鐵聯運的方式經果園港口岸作業區轉運歐洲和東盟國家,促進“一帶一路”與長江經濟帶有機融合。

近年來,果園港喜訊頻傳、建設進度更不負眾望。今年以來,果園港的外貿集裝箱吞吐量和外貿集裝箱水水聯運轉机量等多個指標逆勢上揚。一季度數據顯示,果園港完成貨物吞吐量323.8萬噸,同比增長13.4%。

目前,中歐班列(渝新歐)果園港班列、陸海新通道(果園港)班列目前均已實現常態化運作。果園保稅物流中心(B型)已有包括康寧顯示科技(重慶)有限公司等企業入駐其中。自今年1月封關運作以來,果園保稅物流中心(B型)已完成進出口總額17.5億元,整體發展態勢良好。

智慧化改造也在提速。2019年底,場橋遠端操作控制系統在果園港碼頭全面上線,大大提升了作業綜合效率。疫情期間,果園港集裝箱上線“無紙化平臺”,大幅減少了運輸車輛作業時長,提升了口岸通關效率。

與陸上開放體系同步拓展的,是兩江新區的空中開放網路。近日,重慶連續開通了至瑯勃拉邦、萬象、沖繩、布達佩斯航線等4條國際航線,至此,2019年重慶新開國際航線達到13條,其中客運9條、貨運4條。重慶江北國際機場國際及地區航線累計達到95條。

事實上,這也符合重慶市全面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加快建設內陸開放高地推進大會的相關規劃。該會議提出,內陸開放,通道是基礎性、先決性條件。重慶應統籌東南西北四個方向、鐵公水空四種方式、人流物流資金流資訊流四類要素,加快建設出海出境大通道,構建內陸國際物流樞紐支撐。

四大開放平臺

匯聚全球各類開放要素

參與國際分工,融入全球市場,兩江新區探索內陸改革開放新路徑,整合全球先進要素,推進高品質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探尋全球産業鏈、價值鏈、供應鏈在內陸地區的整合路徑。

2020年4月,中國(重慶)自由貿易試驗區成立3週年。截至目前,新區外資企業已達到454戶,世界500強企業158戶。重慶自貿試驗區兩江片區內已有市場主體2.4萬餘戶,註冊總資本超過4000億元。

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範項目運營以來,作為核心承載區的兩江新區目前共簽約項目59個,全市佔比30%,簽約金額120億美元,全市佔比42.9%,一批具備示範性、影響力的重大項目相繼落地。

如今,兩江新區正匯聚全球各類開放要素,強力推進自貿試驗區和中新項目核心區建設,全力打造果園港、兩路寸灘保稅港、江北嘴國際金融中心、悅來國際會展城和多個國際合作平臺在內的多維度開放平臺。

其中,作為兩江新區對外開放的窗口,兩路寸灘保稅港區(以下簡稱保稅港區)近年來成績亮眼,持續向好,港區整體發展水準已躋身全國保稅港區前三強。

今年4月份,保稅港區跨境電子商務進口成交訂單約179萬票,約佔全市當月進口業務訂單量的82.48%。

依託兩江新區優勢資源,保稅港區不斷做大做強“一帶一路”商品展示交易中心,努力建成內陸地區最具影響力的保稅商品展示交易中心。目前,交易中心國家特色商品館增至20個,商品種類5萬個。

搶抓大數據智慧化的發展機遇,保稅港區也在持續進行智慧化改造。在空港片區,包括緯創在內的保稅港區內的智慧製造企業更是位於海關特殊監管區、面向全球産業鏈分工合作的外向型企業,對助推兩江新區及重慶內陸開放高地建設發揮著重要作用。

開放平臺方面,新區國際合作平臺的建設也頻現新進展。疫情防控期間,中關村醫學工程轉化(重慶)中心仍有多個項目採取屏對屏“雲簽約”的方式完成簽約。中以産業園的建立,不僅是對以色列技術項目的引進,更給兩江新區走國際化道路做出了示範。

近年來,兩江新區打造了中德、中瑞、中意、中日、中韓、中以等多個國際合作産業園,搭建了金融、會展、物流、資訊等開放型功能平臺,開放平臺的集聚效應逐漸顯現。

發展開放型經濟

高水準開放推動高品質發展

開放是兩江的文化基因,智慧是兩江的別樣風景。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和長江經濟帶發展,在西部內陸地區帶頭開放、帶動開放,兩江新區正以高水準開放推動高品質發展。

近年來,兩江新區做好外資引進、外貿拓展、外經發展的文章,著力發展開放型經濟。兩江新區對標世界頂尖水準,加快推進新一輪産業規劃、開放規劃、創新規劃、城市規劃,完善了兩江開放制度框架,為實現帶頭開放、帶動開放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産業方面,兩江新區堅持做大做強汽車、電子資訊、裝備製造、生物醫藥4大支柱産業,金融、現代物流、服務貿易、商貿文旅、會展5大現代服務業,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區塊鏈等一批戰略性新興産業,高端高質高新産業集聚不斷加快。

其中,兩江新區圍繞大數據、人工智慧、積體電路、智慧機器人、智慧製造裝備等領域,狠抓龍頭企業引進、補鏈、強鏈、壯鏈,加快構建“芯屏器核網”“雲聯數算用”全産業鏈,依託緯創、京東方、奧特斯等企業,打造了年産量6000萬台的筆記型電腦製造基地、500億元級顯示光電産業集群,以及500億元級電子材料産業集群。

2019年,兩江新區招商引資簽約合同額達1673億元,10億以上重特大項目23個,外資項目60.7億美元。新增的35家外資企業中,來自“一帶一路”沿線的國家和企業有25家,佔比達到70%。

此外,在優化開放環境方面,特別是深化“放管服”服務來打造高效的智慧政務新模式,兩江新區通過各種方式來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特別是注重智慧財産權的保護。同時也在全力提升國際化、綠色化、智慧化、人文化的城市功能,讓各類市場主體在兩江新區安心投資、順心興業、舒心生活。

2020年,同為國家級新區,承擔國家重大發展和改革開放戰略任務,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賦予了兩江新區和天府新區新的重大使命,同時,推動成渝地區成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重要經濟中心、科技創新中心、改革開放新高地、高品質生活宜居地,也為兩個新區帶來了歷史性發展機遇。

兩江新區將攜手天府新區,共同打造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重要引擎和內陸開放的重要戰略平臺。

兩江新區目前正處在二次創業的關鍵關口,瞄準打造內陸開放門戶的目標,努力在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中作出更大貢獻。(謝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