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互聯互通

銅梁:投入9000多萬消除公路隱患守護生命安全

發佈時間: 2020-06-15 14:49:10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

image.png

工程技術人員檢查安全護欄安裝品質

中國網6月15日訊 6月12日上午,在重慶銅梁區太平鎮坪漆村的鮮花鄉村公路上,區公路局工程技術人員正在對新安裝的護欄外觀驗收檢查。

這條公路的安保設施設置合理,非常必要,為群眾生命財産安全提供了可靠保障。“安全出行是脫貧攻堅的底板,也是公路人的使命和責任,”銅梁區公路局負責人章朝兵説。

記者沿著這條兩邊鮮花相伴的鄉村公路前行,交通安全標識標牌不時可見,十分醒目。公路邊臨岩臨坎的地方都安裝了安全防護欄,陡坡設置了彩色防滑減速帶,急彎處安裝了凸透鏡。更為可喜的是,安全護欄涂成了綠色,與田園風光協調共生。

坪漆村是重慶市級脫貧村之一。地處夾皮溝的坪漆村由於坡高溝深,過去的一條老公路非常陡峭。2018年,按照區委工作要求,銅梁區交通部門重新規劃建設了一條長2.6公里、寬6米的草油公路,並配套完善了各類安全防護設施。

image.png

區公路局負責人會商公路隱患排除事宜

坪漆村鄉村公路僅是銅梁區在區鎮村三級公路配套建設安保設施的一個縮影。

由於歷史的原因和路況的局限以及車輛成倍增所的諸多因素,我區普通公路路況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隱患。及時有效排除這些隱患,既維護了正常的交通秩序,又保障了人民群眾生命財産安全。因此,公路安防工程,既是公路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重要的民生工程,更是“以人為本,生命至上”的生命工程。

在區委、區政府的高度重視下,銅梁投入9000多萬元,專項用於公路安防設施建設。與此同時,區交通部門在實施中區裏精心佈置,週密安排,與公安、安監等部門建立了道路交通安全隱患排查會商機制,區公路局精心組織施工,在建設堅持了同時規劃、同時施工、同時檢查的“三同時”制度。

筆者在採訪中了解到,“十三五”規劃期間,銅梁交通部門一手抓公路建設,一手抓公路隱患治理。經過堅持不懈的努力,克難攻關,投入上億元資金,完成了294.6公里的C級波形梁鋼結構護欄安裝和安防設施配套建設,超額完成市裏下達的建設任務,實現了鄉道及以上公路安防工程全覆蓋,大大降低了交通事故。

靚麗成績單的背後凝聚著銅梁公路人的艱辛勞動,飽含著交通人的心血和汗水。

在銅梁區公路局辦公室,筆者看到墻上張貼著公路隱患排查圖和《公路安全隱患調查報告》《公路安全隱患分析報告》等資料。資料上圖文並茂地記載了每一處公路安全隱患的形成原因、隱患名稱、隱患等級和整改措施等。

image.png

山區公路安裝的護欄

2018年以來,銅梁交通公路部門組織力量對全區3100多公里的國省縣公路安全隱患展開了拉網式排查,調查範圍包括6種公路交通安全隱患類型:不良線形、交叉口、邊坡危岩、橋隧、標誌標線、護欄等。工作內容包括安全隱患點的位置確認、圖像採集、原因分析、風險分析、專家診斷等。通過全覆蓋調查,採集照片2000多張,建立了194處公路交通安全隱患檔案,制定了815條整改措施。

“經過普查,銅梁公路安全隱患主要存在邊坡危岩、交叉路口、不良線型、急彎陡坡。”章朝兵説,針對這些問題,我們挂圖作戰,臺賬銷號,對症下藥,制訂了評價、設計、整治、驗收等10多個方案。比如,加快老舊公路急彎、陡坡等線形不良路段的工程改造進度,增設線形誘導標誌、減速設施、標誌標線等降低安全風險;邊坡危岩通過放緩坡比、理順排水、增加支護措施、加強觀察等措施提高安全水準;交叉口設置交通標線,增設渠化設施,清理視距三角形範圍內的違章建築、修建綠化,減少交叉口交通衝突。

在省道銅合公路,新施劃的彩色安全標線十分醒目。據介紹,過去銅合路沒有安全標線,機動車和非機動車混合行駛,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在問題整改中,區公路局按照單邊3.75米機動車道和1.75米非機動車道的標準,新施劃了行車標線。

銅梁區雙山鎮建新村地處海拔500多米的仙隱山上,是重慶有名的櫻桃産地。在區交通部門的支援下,村裏建起20多公里的盤山公路,並配套安裝了安全設施。每到櫻桃成熟時節,上山採果的車輛絡繹不絕,但由於有了安全設施的保護,有效避免了重大交通事故的發生。

“消除公路隱患,保障公路通暢,為人民群眾守護好公路安全”。3年來,銅梁區公路局黨員、幹部身先士卒,職工積極爭先,餐風沐雨,廢寢忘食,早出晚歸,奔波在各個工地上,督進度,查品質,排隱患,用心用情為人民群眾出行上好“安全險”。

近日,在全市召開的“十三五”普通公路安防工程調研座談會,銅梁公路安全防護工程建設管護經驗得到充分肯定,被譽為領跑渝西片區。

“路通路暢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基礎保障,治理公路安全隱患,提升行車安全,是人民群眾安居樂業的一大民生工程。”銅梁區交通局局長張勇説,下一步,全體銅梁交通人將繼續發揚““靠得住、頂得起、過得硬、容得下”的“脊梁”精神,攻堅克難,為鄉村振興、脫貧攻堅和經濟社會發展融合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趙武強 吳發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