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善美重慶

彭水: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第一書記在行動

發佈時間: 2020-06-08 16:35:53 | 來源: | 作者: | 責任編輯:

image.png

傅礪鋒(右一)入戶走訪群眾。

用實際行動踐行自己的諾言

傅礪鋒,縣群團活動中心維權服務部部長,保家鎮東流村第一書記。

2017年7月,經組織安排,傅礪鋒成為保家鎮東流村駐村工作隊員。2018年6月,他擔任東流村第一書記。立志在脫貧攻堅中不斷成長的他,用實際行動踐行著自己的諾言。

剛到保家鎮東流村時,傅礪鋒得知東流村9組低保戶劉朝平,因自身懶惰,有抵觸心理,始終沒有將自家的廁所和廚房完善。為解決這一情況,傅礪鋒開啟了隨時前往劉朝平家中“報到”的征途,在經過7次不厭其煩地“報到”後,劉朝平終於完成了房屋改造,全家的住房條件得到明顯改善。

劉朝平的問題雖然解決了,但傅礪鋒心裏始終放不下,“一個劉朝平,我天天去,也許可以解決,但是如果有十個八個或者更多的劉朝平,我要怎麼來解決呢?”經過反覆思考,傅礪鋒在東流村牽頭制定了《村規民約》,積極倡導“勤勞致富、勤儉節約、和睦友善”的風尚。

2019年,傅礪鋒多方協調多個縣級單位,開展了“‘播種希望•讓夢飛揚’扶志扶智走進保家鎮東流小學系列活動。通過 “藝術課堂”、“歡樂嘉年華”和專題講座等形式多樣的活動,啟迪孩子們對美好事物的嚮往,激發出了孩子們機靈敏捷、團結協作的生動風采,教育孩子們吃苦耐勞,勤學肯幹的中華傳統美德。

同時,為了爭取到更多的扶貧項目及資金,促進東流村進一步改善基礎設施條件,傅礪鋒攜帶著可行的項目規劃,積極向鎮政府和相關部門尋求支援。項目落地後,他帶領一班人緊盯強推、督促落實,建成83口人畜飲水池,有效解決了全村98%的群眾飲水難問題;修建人行便道78.79公里、硬化院壩13395余平方米;2019年實施通暢公路40公里,已完工35公里,極大地改善了群眾居住環境和生産條件。

針對村裏老百姓就業難的問題,傅礪鋒深入摸底調研,動員致富帶頭人張國種植烤煙100余畝,過安排勞務用工、貧困戶入股、委託幫扶、流轉土地租金等模式,提供群眾務工1200余人次,群眾增加務工收入23余萬元,幫助貧困戶脫貧致富。同時,扶貧扶志相結合,以烤煙種植基地為“學校”,開展 “高梗深種”“地膜移栽”“漂浮式育苗”“烘烤技術”等實用技術培訓,為有需求的群眾提供免費技術指導。

甘做群眾脫貧致富的服務員

image.png

張宏偉(右一)與建卡戶交心談心。

張宏偉,縣文旅委職工,2018年6月來到梅子埡鎮甘泉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

為了儘快適應工作環境,轉變角色,張宏偉來到村裏就將自己看作是一名普通的村民,把駐地當作自己的家。

僅僅用了一個多月時間,張宏偉就把全村74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和已穩定脫貧的6戶走訪熟悉完,基本摸清了他們的所思、所想、所盼。

張宏偉在日常入戶走訪時發現,留在村裏的多為老人、小孩,村裏顯得冷清,大家的精神面貌欠佳。張宏偉便與駐村隊員商量,聯繫了縣裏的民間文藝團隊,通過文化服務進村的方式,為村民組織文藝演出和放電影,以及送圖書、文具等。

村民馬明先説:“平常家裏就自己一個人,自從工作隊進村後,村裏就熱鬧起來了,有什麼困難,只要打個電話,工作隊很快就能給解決,我這心裏現在踏實多了。”

兩年來,張宏偉吃住在村裏,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為學生送學、幫助村民修繕房屋、銷售農産品等,每件事都是實實在在幫助村民解決實際困難。

不僅如此,村裏的産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等也有聲有色。發展紐荷爾臍橙400畝、油茶産業385畝,種植木耳47畝,帶動建卡貧困戶13戶,非貧困戶23戶,戶均增收4500元。硬化鄉村公路和人行便道,著力改善人居環境。

走進村裏,一條條寬敞乾淨的水泥路面、一道道平整的機耕道和渠道、完善的各類公共設施,儼然向人們展示了一個宜居、宜業的農村新景象。

張宏偉和駐村工作隊員,始終把群眾放在心上,關心群眾疾苦,打通了聯繫群眾“最後一公里”,獲得了甘泉村村民的一致好評。經常會有村民把剛從地裏採摘來的蔬菜放在他們的宿舍樓下,入戶走訪時村民會為他們遞來一杯蜂蜜水、一個土雞蛋。

張宏偉時常感慨:“通過駐村這段時間的工作經歷,我覺得只要心裏始終揣著群眾,‘憂’‘ 喜’關乎百姓,帶著感情真正走到群眾中去,老百姓就會把你當自己人。”

腳踏實地真扶貧扶真貧

吳國林,縣動物衛生監督所副所長,諸佛鄉清河村第一書記。

“既然選擇了扶貧這條路,我一定會風雨兼程、全力以赴。”吳國林説。

2018年6月,吳國林帶領駐村隊員走進清河村。一到清河村就了解貧困戶家中實際情況、根據各家各戶情況製作詳細表格,從貧困戶家庭人口、健康狀況、務工情況、各類補貼、致貧原因、生産生活狀況、子女上學情況、勞力分佈情況以及收入情況都做了詳細登記。

“扶貧先扶志,治窮先治懶。”吳國林和駐村工作隊員通過召開群眾會、院壩會、入戶面對面等方式,跟群眾講政策、談想法、謀發展、聽心聲、解心愁。使廣大扶貧對象對黨和國家的扶貧政策以及我縣的精準扶貧措施有了更為直觀和深入的了解,也對脫貧充滿了信心。

4組黨員冉啟福2018年初因為腦梗塞使得原本的工作沒了,穩定的收入也沒了,眼看著讀初中的兒子需要人照顧,自己虛弱的身體也需要用錢。經過評定,村裏將他納入貧困戶和低保對象。

吳國林和幫扶責任人了解冉啟福,聽了建議後,意願後,建議他從勞動量不大的養蜂。冉啟福開始少量的養蜂,吳國林作為技術指導員,親自傳授養蜂技術,並現場示範。就這樣,一年多的時間從10箱發展到了現在的60多箱,年收入超萬元,冉啟福也成了村裏的致富帶頭人。

兩年來,吳國林積極爭取各方資金,完善村辦公設施設備、保障農戶産業發展,爭取縣畜牧發展中心産業發展資金13萬元,幫扶清河村困難群眾118戶;中國農業銀行彭水支行在清河發放金融貸款60余萬元,目前已全部歸還,資金惠及農戶33戶;縣郵儲銀行發放金融貸款4萬元。資金主要用於引導農戶發展生豬、蜜蜂、中藥材及種植玉米等農作物。通過向縣交委、縣發改委、縣城鄉建委等部門爭取建設資金,配合村幹部協調土地,動員老百姓投資投勞等,全村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

2018年以來,産業發展一直是開展扶貧工作的重點,發展村集體經濟搞種養殖,動員在家農戶種植中藥材、大豆等,成效明顯。截至目前,吳國林親自參與設計並指導建成一次性存欄300頭標準化生豬養殖場1個,發展蜜蜂養殖大戶一個,蜜蜂常年保有量60余群,年産蜂蜜500斤以上。全村共種植玉米、大豆等2000余畝,種植大戶30戶。目前,在1、2、3組種植楠竹1000余畝,紅高粱1500畝,主要採取農戶土地入股分紅,已初見成效。

心繫扶貧為群眾辦實事

image.png

胡洪周(左)在走訪群眾。

胡洪周,42歲,縣法學會副會長、桑柘鎮鹿箐村第一書記。

2018年6月,胡洪周被派往桑柘鎮鹿箐村擔任第一書記,自擔任第一書記以來,胡洪周切實提高政治站位,準確把握目標要求,牢牢抓住“精準”這一主線,注重發揮自身優勢,抓好黨建促脫貧攻堅。他堅持每月吃在村、住在村、幹在村。

鹿箐村2組建卡貧困戶戶主趙明義,14年前趙明義妻子因病去世。從此,趙明義一人撐起這個家。由於長期勞累,加上年紀越來越大,趙明義患上慢性病不能下體力活。2018年8月初,胡洪周下村走訪,來到趙明義家了解生産生活情況,得知趙明義大女兒趙磊考上了西南民族大學,小女兒考上了縣民族中學高中部,一家人在為學費發愁。

得知一家人的現狀後,胡洪週一邊鼓勵兩姐妹自強自立,一邊組織為他們開展募捐,經過半個月的募捐,共籌集愛心款10150元。同時,還幫助趙磊申請到了國家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另外,胡洪周聯繫上了縣城一家企業愛心人士,答應免費資助趙磊大學4年的學費和生活費,徹底解決了趙磊大學期間的後顧之憂。

同樣,他在走訪中了解到村民田應全因腿部殘疾,不能從事體力勞動;相依為命的老母親謝朝香,更是70多歲高齡,完全無勞動能力,一家人只能靠低保維持生活,日子過得捉襟見肘,所住房屋也存在明顯安全隱患。

2018年初,田應全被評定為建檔立卡貧困戶。2019年1月,田應全安排到村裏的公益性崗位擔任保潔員,負責鹿箐村場鎮的保潔工作,每月有1000元工資;2019年2月,胡洪周又著手為田應全家進行D級危房改造規劃,新修建了60平方米的新房,6月田應全和謝朝香搬進了新房入住。入住新房後,胡洪同又動員指導老田種植了幾畝玉米和紅薯、養了一頭豬。現在,田應全一家每月有工資1000元、低保金、養老保險金,加上種養殖收入和發放的耕地、林地補貼等收入,一家脫了貧,日子過得有滋有味,田應全臉上笑容也多了起來。

另外,胡洪周充分發揮身邊資源優勢,聯繫縣婦幼保健院,每月組織醫生深入各小組為老百姓開展免費健康體檢;每年春節前,他還聯繫社會愛心人士、愛心企業到鹿箐村開展慰問活動。

在胡洪周的帶領下,鹿箐村産業發展成效明顯,種植烤煙1350畝、馬鈴薯500畝、紅薯500畝、玉米1000畝、高山蔬菜700余畝。發展肉牛200頭、山羊50頭、生豬500頭,家禽2000羽,中蜂300群。積極發展村集體經濟産業,利用集體發展資金入股鬱山晶絲苕粉廠,每年分紅。

點滴成效滋潤百姓心田

image.png

嚴九江(左一)與群眾交談。

嚴九江是彭水政協辦副主任,2018年6月,他來到鞍子鎮幹田村駐村任第一書記。

“嚴書記,你都來這麼久了,説好的要到我屋吃頓飯,但你一直沒去”。6月3日,一位老黨員在組織生活會上認真地給他提了一個意見。在嚴九江到幹田村任第一書記這兩年裏,貧困戶經常往駐村隊員手裏塞土雞蛋、水果,邀他們吃“刨湯”更是家常便飯。

幹田村轄7個村民小組,共397戶1719人,2019年減貧10戶46人,全村已退出58戶225人,貧困發生率0.75%。

因為這裡山高坡陡、交通不便、自然條件惡劣,村民們多以外出務工為主,所以村裏沒有支柱性産業,村民經濟收入普遍較低。村裏除了逢年過節,村民返鄉走親戚時熱鬧些外,平時都冷清清的。

嚴九江來到幹田村任第一書記後,這種情況慢慢地發生了變化。2018年以來,村支兩委決定以發展産業來帶動建卡貧困戶增收,力爭做到家家有增收渠道、戶戶有增收産業。

“在産業發展上,我們盯準貧困戶增收這一目標,通過引導在外成功人士回鄉組建公司、合作社發展産業,建卡貧困戶以土地入股等形式,將産業精準到戶到人。”嚴九江説,下一步將繼續完善産業發展有效機制,按照房前屋後“栽滿種盡”、長短結合的原則,引導貧困戶飼養土雞,種植蜜本南瓜、糯玉米、小米花生等短平快産業,帶動村民增收致富。

在嚴九江的努力下,幹田村在不到兩年的時間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道路修通了,産業引進了,果園高標準地發展起來了。同時還通過對口幫扶單位把村民種植糯玉米賣到了重慶主城。

通過近幾年發展,幹田村的長效産業已初具規模,500畝軟籽石榴、600畝花椒、400多畝核桃長勢喜人,全村80%左右的建卡貧困戶土地入股分紅,基地優先向貧困戶提供常年管護崗位20余個。

如今,駐村工作隊員走在村裏,不論年齡大小,村民都親切地稱呼他們為 “哥、姐”,經常都聽村民念叨“秦姐透和氣、嘿奈凡”“勇哥好實在、愛幹事”“每次跟他們反映的問題都跟弄得巴巴實實”等等。簡單樸實的話語,讓駐村幹部的形象在基層百姓心裏深深紮根。村裏幹部群眾説起他們都由衷讚嘆:這幾年幹田村取得大發展,駐村工作隊幫了大忙。(陳興盛 任會 廖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