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行臨街建築“門前三包”責任制
五月二十九日,九龍坡區楊家坪商圈,城市管理工作人員正在檢查餐飲商戶外擺的衛生情況。記者 鄭宇 攝
為貫徹落實政府工作報告確定的目標任務,提高“大城眾管”水準,我市全面推行臨街建築物所有人(使用或管理人)包衛生、包秩序、包設施等“門前三包”責任制和“五長制”,使其成為城市管理精細化長效化的有效手段。
截至目前,原主城九區簽訂“門前三包”責任書16.6萬餘份,建成“門前三包”“五長制”示範道路20條,今年將新增示範道路50條,推動市容環境進一步向好。
市城市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重慶全面推行“門前三包”以責任制為抓手,通過建立“門前三包”管理體系,開展劃線經營、門前整治、立面清洗、綠帶清理等活動,打造“門前三包”示範道路,提升“大城眾管”品質效益。
在推動的過程中,我市借鑒了新加坡城市環境治理中的“3P”模式,即市民、企業、公共機構全面參與城市環境治理工作模式,發動廣大市民、企事業單位、公共機構共同參與,各掃“門前雪”,以點帶面,推動市容環境向好發展。
2018年以來,按照“學習借鑒渝中區城市管理‘五長制’(街長、路長、巷長、樓長、店長)經驗做法,探索建立城市精細化管理長效機制”的要求,市城市管理局在全市推行試點“五長制”工作。
兩年來,“五長制”在各區縣落地生根,有的區縣還根據當地實際有了創新做法。
例如,九龍坡區在市級“五長制”的基礎上,結合網格化工作,探索出具有該區特色的“五長制+網格化”工作模式。
九龍坡區共劃分750個網格,並設置網格人員1464名。在崗位設置上,將原來線上“街長、路長、巷長、店長、樓棟長”和面上“片長、網格長、網格員”的職能職責整合,由上及下、逐級設置“街長、片長、網格長(路巷長)、樓長及店長”,並突出網格長、樓長及店長的基層治理作用。
在構建平臺體系上,該區先期試點在楊家坪街道建成200余平方米的集應急聯動、平安建設、城市管理等多功能于一體的街道城市治理綜合指揮中心,接入300余個高清監控探頭,實現對城市主要路口、主幹道、公園等重點區域的全天候監控。